8 月 17 日,午后的阳光洒满榆中县马坡乡,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也照亮了受灾群众回家的路。在旧庄沟村小学临时安置点,王利成一家 5 口在驻守干部的帮助下,带着分发的方便面、牛奶、暖水壶等物资,踏上了返回自家的路。紧随其后,旧庄沟村临时安置点的 14 户 38 名受灾村民也将陆续告别安置点,回到熟悉的村庄。望着眼前既熟悉又带着些许灾后痕迹的村子,大伙的心中既有归家的小激动,又有劫后余生的感慨。
榆中山洪灾害发生后,41 岁的王利成和妻子、3 岁半的儿子以及父母,被妥善安置到了旧庄沟村小学的临时安置点。学校的办公室和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一张张床,床上铺着暖暖的被褥,还贴心地放置了各种生活必需品,让他们在灾难过后有了一个温暖的临时家。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物资不断运往临时安置点,方便面、牛奶等供应充足,王利成一家的伙食也变得丰富起来。" 临时安置点上,一般每天中午是米饭炒菜,下午是一锅子面。" 当天上午,志愿者和支援的干部们早早开始忙碌,淘米、洗菜、炒菜,不一会儿,两道香喷喷的菜就新鲜出炉了:炒土豆片和芹菜炒肉。" 饭菜好得很,我们很满意。" 王利成一家围坐在一起,美美地享用了这顿热乎饭。
午饭过后,安置点的干部带来了好消息,通知王利成一家准备好行李,可以回家了!临走时,他们一家不仅领到了两箱方便面和牛奶等物品,王利成 3 岁半的儿子东东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毛绒玩具。" 回家开心吗?" 安置点的干部王娅晶蹲下身子,轻声询问小东东。" 开心啊,我要回家喝饮料。" 东东抱着毛绒玩具,稚嫩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一切收拾妥当后,王利成抱着物资带领全家往家走去。他家在村子的最东头,距离临时安置点有 10 多分钟的路程。一路上,王利成难掩内心的激动," 家里还有 100 亩地要赶紧去看一下。" 今年,除了自家的 10 多亩地,他还承包了 80 多亩地,地里种满了洋芋、大豆和油菜。" 家里的 5 亩洋芋、4 亩油菜被水冲了,货车也被淹了,前天刚挖出来,修一修应该还能开。" 他边走边向记者介绍着家里的情况,语气中虽有对损失的惋惜,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 这么大的雨,房子都还好,全家人都好好的,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他感慨道," 这么大的灾难,政府第一时间就来救我们,给我们吃、给我们住,我们很知足了。"
不一会儿,王利成家就到了。他快步走进屋,伸手拉开电灯,原本黑乎乎的屋子瞬间亮堂起来,仿佛照亮了他们灾后重建、重拾生活的新希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永昭 首席记者 苏 晓 见习记者 秦文玉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