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张玲玲:滨州市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亲近母语儿童阅读中级教师。
山东邹平的黄山不算高,168.4 米的海拔,却在山脚下藏着分量千钧的文化密码——梁漱溟先生长眠于此。每次走过山脚下的青石路,先生 " 世界未来文化必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 的话语总在耳畔回响。
我叫张玲玲,是这片土地上的一名语文教师,总觉得自己手里握着的粉笔,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该是点燃文化火种的火柴。
1
微光初现
2013 年的晨读课,至今想起来仍像蒙着一层薄雾。晨读课的寂静像一块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教室里——那不是专注的宁静,是生命力被闷住的沉滞。我捧着语文课本站在讲台上,像捧着一块温吞的石头,满腔的热忱找不到出口。
直到那天,徐宏伟老师桌上的《日有所诵》像枚小石子,在我心里漾开涟漪。随手翻开," 小老鼠,上灯台 " 的童谣突然跳出来,带着清晨露珠的鲜活气。
我用展台投影让孩子们读,没想到曾经沉闷的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我跟孩子们都爱上了《日有所诵》。从徐老师的口中,我知道了 " 亲近母语 "。
孩子们的声音起初怯生生的,渐渐就像挣脱了束缚的溪流,哗啦啦地漫过整个教室。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不是孩子们不爱语文,是我们还没找到让文字活起来的钥匙。 " 亲近母语 " 这四个字,就是从那天起,像颗种子落进了心里。
孩子们满心欢喜地尽情诵读《日有所诵》,同时也点燃了孩子们的读写之光。让读写当堂发生,让读写诗意盎然。
《日有所诵》(第七版)
给孩子的诗教经典
从童谣童诗,到现当代诗歌
从古典诗歌,到经典原典
六年一贯,缓坡而上
《日有所诵》第七版已上市,现已开启班级团购征订通道,赠诵读打卡平台和教学资料,欢迎咨询和交流。
朱老师
班级团购咨询
2
破茧之路
2016 年,真正走进这个大家庭时,教学的天地仿佛突然亮堂起来。可教育的探索从不是一路坦途,当新鲜感褪去,困惑接踵而至:整本书阅读如何才能不流于形式?亲子阅读中家长的畏难情绪该怎么化解?四十不惑的年纪,27 年的教龄,职业倦怠像青苔悄悄蔓延,我开始在 " 安于现状 " 和 " 坚守初心 " 之间拉扯。直到读到克雷洛夫的《池子和河流》,才猛然惊醒:若像池子般耽于安逸,终将干涸;唯有如河流般奔涌向前,才能永葆清澈,滋养两岸。
恰在此时," 亲近母语 " 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推出的儿童阅读师资认证课程,像座灯塔出现在迷雾里。握着入学通知书,我把自己变回了学生。6 个多月的时光,66 本书籍在案头流转,118 个视频照亮深夜的书桌,6 本笔记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当电脑屏幕弹出 91 分的成绩时,窗外的月光正落在《文言日诵》的扉页上,那些平仄相间的字句,仿佛都在轻轻颔首。2021 年春天拿到的那本证书,更像枚勋章,提醒我:教育者的成长,永远在路上。
▲
自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自 2020 年 6 月上线以来,深受大家信赖。厦门海沧、青海西宁、安徽阜阳等多地教育局组织区域内老师们学习,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广西柳州文惠教育集团、安徽合肥巢湖路小学、山西运城市明远小学等众多学校组织教师参与,提升阅读教学专业水平。详情点此了解
3
灯火长明
再回到课堂时,我的讲台变得丰盈起来。我将《新母语》《日有所诵》《明亮的文学课》设计成校本课程,每周两节,雷打不动。
《日有所诵》的童谣在晨光里跳跃,《文言日诵》的韵律在午后流转,《新母语》里的汉字像会说话的精灵,《明亮的文学课》把孩子们领进文学的百花园。
我们把这些读物变成每周两节的校本课程,从 " 字课 " 里看汉字的象形之美,在 " 古代歌谣 " 里听先民的吟唱。二年级的孩子指着 " 月 " 字说:" 老师,这个字像不像黄山山顶的月牙?" 那一刻,我忽然懂得:母语的根,就是这样在孩子心里慢慢扎下的。
整本书阅读的课堂上,我们建立了小小的读书共同体。微信读书群里,《三国演义》小组逐回拆解英雄故事。
《君子的春秋》讨论中,孩子们为齐桓公的礼仪争得面红耳赤;《诸神的踪迹》交流时,李思萱说 " 大禹走过的路,比黄山的云雾还远 "。这些细碎的瞬间,像散落的星光,拼凑出阅读最本真的模样。
AI 时代的浪潮涌来时,有孩子问:" 老师,机器都能读万卷书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慢慢读?" 我指着教室后墙那片 " 阅读星空 " ——贴满了孩子们画的读书小报,写满了稚嫩的批注。"
你看,AI 能记住《静夜思》的字句,却记不住你们读 ' 床前明月光 ' 时,脑袋轻轻晃动的模样;它能分析《诗经》的修辞,却品不出你们念 ' 蒹葭苍苍 ' 时,眼里闪过的迷茫与向往。"
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复兴藏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我信。在邹平的黄山脚下,我的课堂就是一方小小的天地。《日有所诵》的琅琅书声撞在窗棂上,像一串串清脆的风铃;孩子们攥着《新母语》的小手,正捧着沉甸甸的文化基因。AI 时代的挑战或许汹涌,但我不怕。就像 " 亲近母语 " 说的 " 一灯照隅,万灯照国 ",我这盏灯,会在黄山脚下一直亮着,亮得踏实,亮得欢喜,让母语的微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END】
寻找 " 发光的人,有光的课 "
欢迎师资学员投稿
让学习成果看得见
实践投稿 / 课程咨询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