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08-15
雪王冲塔:6块9的幸运咖死磕上海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文 | 蓝媒汇,作者 | 刘杰,编辑 | 魏晓

最近,蜜雪冰城和上海的梗被大家玩坏了。

" 在上海喝蜜雪冰城会被防御塔攻击。"

" 东方明珠塔尖突然开始闪烁红光——后来才知道,那是检测到雪王进入浦东的防空警报。"

蜜雪冰城也亲自下场玩梗,官方账号发布雪王和东方明珠的合影配文:上海,侬好 ~

不过,这次又来了个更狠的,蜜雪带着 " 幸运咖杀到上海了!"

而且不是开在偏僻之地,点开定位——长风公园店,上海中环内,开在星巴克和 %Arabica 的包围圈里,像个误入奢侈品店的县城青年。

魔都是出了名的咖啡之都,蜜雪祭出旗下咖啡品牌,展开一场 "6 块 9" 的尊严之战。

在上海喝幸运咖配东方明珠,算是 " 雪王冲塔 " 了。

此前,幸运咖一直围绕三线及以下城市,一线城市占比不足 1%。

但最近,其推出了新的重磅加盟政策,针对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天津等六座城市,单店免收两年的加盟费、管理费、培训费,总减免 3.4 万元的特定扶持。

俨然一副要进军一线城市,攻城略地的姿态。

但不少人也为幸运咖捏一把汗——毕竟这是在咖啡圈的 " 王者峡谷 " 里冲塔,一不小心就可能被 " 防御塔 " 打回三线。

拿下沪圈咖啡绝非易事

蜜雪与上海的爱恨情仇还未解开,幸运咖为何又要挤进这座咖啡修罗场,无惧群嘲的风险?

要知道,沪市是有咖啡鄙视链的,喝特调的看不起喝美式的,喝手冲的看不起喝奶咖的,喝独立馆子的看不起喝连锁的,更何况连锁中也不缺一家幸运咖。

但没办法,要想品牌升级,幸运咖只能硬着头皮上。

大城市本身就是品牌背书机器,尤其是上海这种 " 打卡经济 " 很盛的地方,本身自带流量。

对他来说,能在上海立足,形象便会从 " 蜜雪的咖啡版 " 升级为 " 有品质的平价咖啡 ",本质上是采用一种 " 品牌价值放大器 " 的战略。

不过,幸运咖真想打入上海咖啡圈绝非易事。

在上海,咖啡不仅是饮品,更是圈层的入场券。魔都的咖啡馆像是分层俱乐部—— 20 元是便利店美式的门槛,30 元是连锁精品的起步,40 元以上才能端着玻璃杯坐进黄浦江畔的落地窗。

据《中国城市咖啡消费指数》数据显示,2024 年上海现磨咖啡均价约 27.5 元,而幸运咖的均价只有 6.9 元。这价格差距,就像穿着蜜雪冰城雪王 T 恤走进新天地独立咖啡馆——没被白眼已经算客气。

最近,上海咖啡圈还流行一个梗:" 咖啡师自带滤镜 "。意思是魔都咖啡馆的主理人,不光手冲讲究,还带着点文艺气场——你点单,他会先用眼神扫描你的穿着,再用耳朵捕捉你说的是 " 拿铁 " 还是 "latte",语气里自动分出你是路人还是圈内人。

在这样的环境里,幸运咖就算有蜜雪的供应链做后盾,也必须面对一个现实:上海的咖啡圈不缺便宜的咖啡,缺的是能让人拍照、发朋友圈、附带一段 " 我今天在这里 " 的故事的咖啡品牌。

据公开资料,幸运咖在上海曾布局 5 家门店,但目前仅剩 4 家营业,其中 3 家位于外环外的郊区,唯一一家位于中环内的长风大悦城店,仍藏身 B1 层,与 %Arabica、星巴克等品牌同场竞技,却难掩边缘感。

多年来,幸运咖始终未能真正打入上海核心商圈,其拓店逻辑明显偏向低成本、低竞争、低品牌风险的郊区策略,尚未实现破圈。

幸运咖进上海,就像一个擅长打县城篮球的队伍去打 CBA,全场的闪光灯都在拍它,但能不能赢,还得看技术而不是票价。

月开一千家,能成第二个蜜雪吗?

抢占一线,为何是现在?

事实上,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幸运咖急需让已经焦灼的市场知道他的存在。

近几个月,外卖大战正在让各大茶饮咖啡品牌,历经一场供应链、经营管理、资金链上的极限压力测试。

当竞争对手在商战中打得热火朝天,高举旗帜、你来我往时,幸运咖却像个迟到的士兵,既没有抓住流量入口,也没能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

蜜雪集团可以给幸运咖试错的机会和时间,但市场不会,也并不缺一个新品牌。

2020 年,蜜雪冰城总经理张红甫提出 " 五年内复制出一个蜜雪冰城 " 的目标,希望幸运咖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如今,距离五年之期已不足一年。

幸运咖高速扩店的转折点发生在 2023 年,当年,其门店数量不增反减,缩至 1317 家。

那一年,咖啡界突然杀出个程咬金——刚满周岁的库迪率先发起 "9.9 元咖啡 " 促销活动,在行业内投下一枚深水炸弹。

也是在那一年,瑞幸创新推出 " 带店加盟 " 计划,允许现有商铺经营者无需重新选址,即可直接升级为瑞幸门店,该计划首批开放加盟的城市几乎都聚焦三线及以下市场。

" 低价 + 下沉 " 不再是幸运咖的独特优势,面对彼时的激战,他选择了沉淀。

如今,外卖大战之下,咖啡市场厮杀的号角再次吹响,若再选择沉寂,恐怕连参与终局角逐的入场券都将失去。

最近,幸运咖终于喊出年底万店口号。

但其角色似乎切换过于猛烈,近乎疯狂。据大象财经报道,截至 7 月 30 日,幸运咖门店数量已突破 7100 家。从 6 月 26 日突破 6000 家店到 7 月 28 日突破 7000 家店,仅用时一个月,可见其急迫之心。

本质上,其是想复制蜜雪模式,毕竟大家都难逃路径依赖,但其能沿着老路复制第二个蜜雪吗?

从模式上,蜜雪是靠一套 " 极致供应链 + 全民参与感 + 情绪记忆点 " 的组合打法,其通过玩梗、造 IP 绑定大众情绪,没有走 " 小资 "" 精品 " 的路线,而是选择快乐、接地气、全民洗脑。

这套模式在茶饮赛道极其成功,但在咖啡赛道恐会水土不服。

若幸运咖延续蜜雪接地气模式,很可能在咖啡圈显得廉价,其要做社交化营销,不能硬抄蜜雪的那套 "IP+ 洗脑歌 ",必须结合咖啡调性,去找新的社交触发点。

在营销上,幸运咖的加盟商表示," 成也蜜雪、败也蜜雪 ",营销少是他们共同的苦恼,他们甚至很羡慕蜜雪一直在搞联名。

有加盟商表示," 感觉今年的营销效果不太符合预期,去年还有全场 6.6,前几年还送过 9 号电动车呢。"

还有加盟商苦笑的说," 感觉幸运咖更像是蜜雪的试验品,卖的好的产品都被蜜雪收编了。"

AI 蓝媒汇在小程序上查询到,蜜雪的新品中茉莉拿铁、拿铁咖啡,均是此前幸运咖的招牌饮品。

蜜雪与幸运咖,一时分不清是敌是友。

低价是入场券,但绝非终局

以低价咖啡教育市场的这条路,幸运咖成了后来者。

当年,蜜雪作为低价奶茶的引领者,靠 4 块钱柠檬水、2 块钱的冰淇淋杀出重围,对手是均价 35 元的喜茶、奈雪的茶。

而今天,幸运咖作为后来者,以 6 块 6 的咖啡价格,与 9 块 9 的库迪、瑞幸比拼,局势俨然完全不同。

幸运咖靠单纯卷低价成功难度加大了。

瑞幸、库迪虽然价格低,但在品牌包装上坚持 " 专业、现代、都市化 ",不让自己掉到 " 廉价咖啡 " 的心智里。

瑞幸广告里都是干净利落的职场场景,强调 " 咖啡师专业、原料优质 "。库迪虽然猛打 9.9 元,但用的是瑞幸出来的团队,视觉、店面、菜单都保持了精品咖啡的调性。

幸运咖背靠蜜雪冰城,消费者对它的第一印象天然是 " 平价茶饮的延伸版 ",而不是正统咖啡品牌。这意味着它要想用低价建立 " 专业咖啡心智 ",需要跨过一个额外的信任门槛。

咖啡是高频功能性消费,瑞幸、库迪的低价战,不是单纯降价,而是通过高上新频率来培养粘性。

多位加盟商表示幸运咖新品上新速度慢,一位加盟商提到," 过完年两个月不出新品,之后返场个草莓和荔枝,然后又出了一大波新品,现在又有些沉寂了。"

因此,幸运咖更需要补足的是产品创新和品牌调性的短板,而不是仅靠卷低价。

即便打低价战,瑞幸有自己的烘焙工厂、供应链和研发能力,可以长时间承受低价战,还能维持毛利率。库迪通过万店规模,能扛住短期亏损换市场份额。幸运咖虽然背靠蜜雪体系供应链强,但咖啡豆的全球采购、烘焙能力、饮品研发积累还不及瑞幸,门店铺设规模赶不上库迪。

长此以往,幸运咖是否会陷入成本 - 品质平衡的死胡同,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刘杰 上海 蜜雪冰城 一线城市 鄙视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