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之家 07-26
三千万辆中国车利润真不如丰田吗!《经济日报》反击:不能只看眼前数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快科技 7 月 26 日消息,之前有专家抛出 " 三千万辆中国车利润不如丰田 " 的言论,这引起了轩然大波,而《经济日报》现在特意撰文回击了这个说法。

有专家指出,中国卖出 3000 万辆汽车的利润总和,不如丰田 900 多万辆汽车的净利润,制造能力并未转化为利润能力。

对此,《经济日报》直言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销量高达 3143.6 万辆,利润为 4622.6 亿元。丰田 2024 财年全球销量为 1027 万辆,净利润 4.7650 万亿日元(约合 2376.21 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3000 万辆中国车利润还是远高于丰田的。

不过,"3000 万辆中国车利润不如丰田 " 的观点,确实折射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失衡问题,暴露出产业在转型升级中的深层矛盾。

以比亚迪、长城汽车等 18 家主要上市车企为例,去年其净利润总和不到 800 亿元,仅相当于丰田的三分之一。更尴尬的是,丰田每卖一辆汽车能赚 2.3 万元,而自主品牌平均单车利润不到其一半,很值得深思。

对此,文章也指出,造成这个情况有多种因素,比如中国车企众多,竞争激烈;产业转型不同步,燃油车利润压缩," 智电 " 投入短期仍难以盈利。

此外,市场结构失衡、产品偏中低端,也导致了中国车企利润不高。

汽车是资金、技术与人才密集的长周期行业,目前除了比亚迪、理想等少数企业,我国大部分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上仍处于投入期,短期还很难实现盈利。然而,新能源汽车已展现出相较于燃油车较强的竞争力,这也是看得见的。

新能源汽车在成长早期普遍亏损,其实符合产业发展和市场规律。特斯拉历经 18 年成长才开始盈利,就是例证。随着燃油车规模不断下降,利润会不断缩水;而新能源汽车规模不断扩大,会加速利润拐点的到来,促进我国车企盈利状况改善。

分析产业发展,不能只看眼前数据,还要看变化趋势。事实上,去年不仅丰田全球利润开始下降,大众、奔驰、通用、斯泰兰蒂斯等以燃油车为主要产品的跨国车企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已实现从传统燃油车主导到新能源汽车引领的历史性跨越。与之相伴,中国汽车的利润将从 " 依赖外资 " 向 " 自主创造 " 转变,从 " 依赖油车 " 向 " 智电创造 " 转变,这种结构性改变比单纯的利润数字比较更具有意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丰田 经济日报 燃油车 新能源汽车 中国车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