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07-23
三成年薪超50万,AI技术人才狂揽金,国内缺口仍超500万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智东西

作者 | 陈骏达

编辑 | 云鹏

大洋彼岸的 AI 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国内 AI 人才供需情况究竟如何?

智东西 7 月 23 日报道,近日,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2025 上半年人才供需洞察报告》。报告显示,在以 AI、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带动下,一些科技属性较强的技术岗正持续释放岗位需求。

2025 上半年全行业细分职能增长数据显示,高科技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在同比增长最快的 TOP20 职位中,AI 相关岗位占据六席,且增速均超过 30%。当前国内 AI 人才缺口已突破 500 万,AI 技术人员平均年薪为 32.35 万元。

其中,机器人工程师和算法工程师以超 50% 的增速位列第一和第三,数据建模、深度学习、数据标注及机器学习等岗位也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这一增长趋势与 DeepSeek 等现象级事件引发的 AI 热潮密不可分,上半年频繁举办的机器人赛事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对具身智能的关注,推动了相关技术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

一、算法工程师需求增长超 50%,50 万 + 年薪岗位数量增速超 44%

在席卷全球的 AI 浪潮推动下,一场围绕顶尖 AI 技术人才的争夺战已全面爆发,进一步推高了市场对 AI 人才的需求和薪酬水平。

2025 上半年 AI 技术新发职位(人才需求)整体增长显著,为 36.82%。其职位遍布各个行业,充分证明了 AI+ 与各行业融合的趋势。其中互联网、电子 / 半导体 / 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占比位居前三。

从占比 TOP10 行业的 AI 技术新发职位的同比增长来看,家电行业的 AI 技术职位增长最快,为 277.43%。

AI 技术职位类别占比排名前五的是算法工程师、图像算法、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从其同比增长来看,算法工程师增长最快,超 50%;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增速位居第二、第三,均超 30%,

这反映出 AI 行业正加速构建底层算法能力并深化技术应用落地;图像算法和机器视觉的稳定需求则表明视觉领域已进入场景深耕阶段。整体来看,市场更青睐具备算法能力和跨领域经验的复合型人才,AI 技术红利仍处于扩张周期,未来竞争将聚焦 " 算法 + 行业知识 " 的交叉能力。

猎聘大数据显示,50 万年薪以上的 AI 技术岗占比高达 31.03%,远超全行业(6.40%)、互联网行业(18.64%)和 AI 行业整体(15.31%)的水平。从增速来看,2025 上半年 AI 技术岗 50 万年薪以上职位同比增长达 44.42%,显著高于互联网行业(刚突破 30%)和 AI 行业整体(36.91%)的增速。这充分印证了 AI 技术岗位的市场稀缺性和高含金量,使其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核心人才资源。

从 AI 技术岗位分布最多五大的职位类别来看,高薪段的职位在深度学习最多,占比 39.54%;机器学习紧随其后,50 万职位占比 36.16%;算法工程师 50 万以上职位占比 31.94%。

二、长三角需求最旺盛,北上深贡献过半数 AI 岗位需求

从 AI 技术人才需求城市群分布来看,长三角以 40.30% 的占比领跑全国,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分别占据约 20% 的市场份额。

增速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以 45.12% 的同比增速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长三角和成渝地区以超 35% 的增速紧随其后。

长三角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人才储备稳居核心枢纽,粤港澳大湾区依托政策红利和国际化优势实现增长,京津冀与成渝地区则分别发挥科研资源和产业转移优势,共同构建起多极联动的发展生态。

从 AI 技术岗的城市分布 TOP10 来看,深圳、北京、上海位居前三,占比合计 50.94%,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从这些城市 AI 技术岗的同比增长来看,2025 上半年武汉和苏州的增幅最大,增长率为 77.96%、67.39%。

北上深凭借先发优势持续吸引高端人才,而武汉、苏州等新兴科技城市正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和区域创新生态建设实现超高速增长,反映出 AI 产业资源开始从传统一线城市向具备成本优势与特色产业基础的准一线城市扩散,未来有望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区域创新格局。

三、AI 人才缺口已突破 500 万,期望薪资超 44 万

当前国内 AI 人才缺口已突破 500 万,其中技术类人才尤为紧缺。2025 上半年数据显示,AI 技术人才整体紧缺指数(TSI)达 2.30(TSI>1 即表示人才供不应求),处于高度供不应求状态。

细分类别中,搜索算法(TSI 7.22)和推荐算法(4.70)人才缺口最为突出,语音识别和算法工程师(均超 2.5)紧随其后。图像算法、机器学习、NLP、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等方向(TSI 均超 1.4)同样面临人才短缺,可见 AI 产业各技术环节对专业人才的持续渴求。

国内 AI 技术人才呈现 " 高学历、高门槛 " 特征:据猎聘 2025 上半年大数据统计,毕业于 985/211 院校的 AI 技术人才占比达 46.89%,同比增长 17.87%;海外院校毕业的人才占比 10.72%,同比增长 32.63%。

在 AI 技术人才中,硕士和博士学历合计占比 67.90%,两者增速均超 20%。这些 AI 技术人才主要来自计算机和 AI 相关专业,具备优质教育背景,当前平均年薪已达 32.35 万元,但从业者期望薪资更高,为 44.09 万元。

AI 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就业市场格局。2025 上半年,明确要求掌握 AI 工具的职位数量同比激增 149.41%,反映出企业对 AI 应用能力的重视已从技术岗位扩展到更广泛的职能领域。

薪酬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 上半年和 2025 上半年,要求 AI 技能的岗位招聘平均年薪(27.84 万、29.45 万)持续领先无 AI 技能要求的岗位约 7.8 万元,AI 能力已成为职场竞争力的重要溢价因素。

在上半年要求掌握 AI 工具的 TOP20 职类中,产品经理位居第一。技术类岗位有八类上榜,设计类岗位上榜六类,而内容及运营类岗位上榜四类。

猎聘大数据显示,近一年在简历中标注 AI 技能的人才数量同比增长 86.61%,其中 25-30 岁群体占比最高,为 30.06%。45 岁以上群体的 AI 技能掌握率增速达 81.56%,仅次于年轻群体,这一现象打破了 " 技术是年轻人专利 " 的固有认知。

AI 技术正在成为大龄求职者突破年龄壁垒的有力工具,通过掌握新兴技能,他们获得了与年轻从业者同台竞技的机会。

结语:数字化技能成职场竞争力关键

当前国内就业市场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AI 技术作为重要驱动力,将持续引领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潮流。高科技领域人才需求保持强劲增长成为趋势;技术赋能效应显现,数字化技能正成为职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面向未来,猎聘高级职场顾问建议求职者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提升数字技能与跨界学习能力;关注新兴产业动向,同时注重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工程师 深度学习 技术人才 机器学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