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网 07-17
一高科技:聚焦“双减双升”,以人机协同赋能智慧教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自 " 双减 " 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 " 减负提质 " 到 " 提质升效 ",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正在从 " 限制无效教育行为 " 转向 "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当前,国家推进 " 教育强国 " 战略,智慧教育建设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聚焦 " 双减双升 ",推动人机协同,引领智慧教育发展,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

01" 双减 " 不是终点," 双升 " 才是未来

" 双减 " 政策初衷是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其成效已初步显现,但更深层的目标在于重构教育生态、提高学校育人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 " 双升 " ——即 " 教学质量提升 " 和 " 学生素养提升 ",更是对教育质量的正向引导。

当前," 双升 " 正成为 " 双减 " 政策的逻辑延续与深化实践。一方面,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师教学从 " 讲授中心 " 向 " 学习中心 " 转型;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包括创新能力、数字素养、合作精神等,真正实现 " 五育并举 "。只有将 " 减负 " 转化为 " 增效 ",才能避免 " 减 " 而无 " 升 " 的空转风险,使政策目标落地生根。

02 人机协同是教育新范式的支点

智慧教育的核心不是 " 技术替代教师 ",而是 " 人机协同育人 "。人工智能、大模型、教育机器人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教学、精准教学、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教师角色转型创造了新空间。

所谓人机协同,即 " 人 " 与 " 技术 " 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在教学中,AI 可承担批改作业、数据分析、学习路径推荐等重复性任务,使教师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创造力和深层认知。在管理上,AI 系统能实现学生学习轨迹的实时反馈、预警机制的智能触发,提升教育治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机协同不是 " 技术中心主义 " 的再包装,而应坚守教育的本质,即 " 人的发展 "。技术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育伦理,在教育中承担 " 工具性角色 ",而非 " 主导性角色 "。

03 智慧教育要引领,而非跟随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布局智慧校园、数字教材、虚拟教研等项目,智慧教育呈现多点突破、快速演进的态势。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 " 重平台轻内容 "、" 重技术轻应用 "、" 重建设轻运营 " 等问题,导致许多智慧教育成果 " 沉睡 " 在系统中,难以转化为真实教学力。

因此,引领智慧教育,必须回到 " 教育需求驱动 " 的核心逻辑,推动从 " 项目驱动 " 向 " 场景驱动 " 转变,从 " 技术展示 " 向 " 教学融合 " 跃迁。具体而言:

内容为核:发展 AI 驱动的智能教材、互动式微课、可视化实验资源,实现优质内容的精准供给;

场景为引:根据教学实际,开发适配课堂、课后、评价、家校沟通等不同场景的智慧工具;

数据为本:建设统一数据标准体系,打通教学、管理、评价各环节的数据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师生为本: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学生数字伦理教育,提升人机协同的可持续性。

04 服务教育强国是价值归宿

" 教育强国 " 不是 " 技术强国 " 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独立而深远的战略目标。智慧教育在服务教育强国中具有四个价值支点:

公平价值:通过数字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弱势地区流动,提升教育普惠性;

效率价值:通过 AI 助教、数据诊断、个性推荐等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创新价值:借助虚拟仿真、沉浸式课堂等创新模式,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与创新能力;

治理价值: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教育治理平台搭建,提升教育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

教育强国的关键在 " 强教以强人 ",技术虽非核心,却是不可或缺的 " 加速器 "。唯有将智慧教育深度嵌入教育全过程,真正实现 "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人机协同 ",才能在全球教育竞争格局中掌握主动权、话语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智慧教育 教学 教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