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星球 07-14
「蔚小理」上飞书发布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撰文  | 吴先之

编辑  | 王   潘

近日,理想汽车 CEO 李想参加了央视《对话》栏目中提到,无论是与雷军、李斌还是何小鹏,他们都会定期一起吃饭、聊天。

对于这种可能成为对手的人来说,太过于了解自己似乎并不有利,李想却用 " 坦诚相待 " 这四个字来概括他们之间的关系。高层间的互通有无,为四家新势力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位知情人士提到,如何提升企业组织效率一直是茶余饭后的高频话题。这一点从小鹏切到飞书便可以证明," 蔚来、理想、小米前些年的快速发展,加上老板之间相互安利,切到飞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去年以来,人们看到了小米汽车无论是 SU7 还是 YU7 不仅有大量颠覆性的设计与快速产品化的效率。鲜为人知的是,早在 2020 年小米集团就已开始用飞书给全业务提效了。

而继李斌、李想之后,何小鹏也在 7 月 9 日,首度登上飞书未来无限大会,分享了小鹏汽车如何使用 AI,如何在飞书上构建自身能力。

" 从某种角度上讲,我并不是来帮别人打广告的,但我真的觉得飞书非常好,它帮助了我,也帮助了小鹏。" 何小鹏在发布会上解释了自己现身说法的原因。

何小鹏在大会上的发言与一年前李斌所言如出一辙。去年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李斌提到,"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应该是最卷的行业之一了,如果没有飞书帮助整个组织提升效率,我们不可能在产业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李想、何小鹏、李斌这些年陆续登上飞书发布会为飞书站台,有一重原因来自 " 蔚小理 " 上飞书后在效率上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

从蔚小理身上,我们不仅发现车企们通过协同办公软件持续提效,而当行业高速发展时,飞书自身也在不断迭代,从而在过去五年中不断形成新的共识,这一点,从主机厂用飞书扩散到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之中。

可以说,飞书已经成为新能源车企们越来越离不开的共同 " 助手 ":在当下高度复杂的汽车行业,飞书高效协同功能和强大的 AI 能力,正是新能源车企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提升组织效率、优化内部协作、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 " 最优解 "。

从协同提效到 " 体系化效率 "

新能源车企的业务业已变得非常复杂,传统的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大型软件,未来可期的自动驾驶与日常运营,需要企业把不同组织、不同业务,汇聚为一个公司进行有效管理。

且不论 " 三化 ",单是改一个车灯尺寸之类的日常,就得找外饰、尺寸、质量,以及供应商等十多个团队反复沟通。过去五年,我们看到蔚小理使用飞书呈现出三个递进关系。

李想曾基于曾鸣的组织四象限图所迭代出的 " 汽车行业版本 ",发现所碰到的问题其实来自不同象限下,不同组织形态的差异。传统车企属于 " 工业型组织 ",流程设计与管理至关重要;早期互联网公司属于 " 初级网状组织 ",核心是技术架构。理想汽车需要具备跨越象限的能力,才能消弭隔阂。

李想在经纬亿万创业营上分享四类组织的演进

这恰好说明,李想此时便意识到汽车制造组织体系的复杂性,因此在这一阶段他认为需要好的工具,来对齐组织认知,降低熵增。2021 年春季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李想就曾提到," 飞书最大功能是超级感知工具,流转的不仅是办公流和信息流,还是认知和知识,并把知识和认知通过有效共创的方式连在一起 "。

一年之后,协同工具已经渗透到主机厂的毛细血管之中。比如飞书多维表格与 ERP、SRM、WMS、PLM、DMS 等垂直业务系统打通,多业务系统的数据已实现 " 力出一孔 "。

这时候蔚小理们发现,新能源车企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光是认知和沟通上协同对齐尚不足以支撑自己闯入 " 半决赛 "。" 提效不是为了降本,是为了生存 ",李斌去年在飞书未来大会上发言的主旨,便对这一变化作了非常准确的注解。

蔚来汽车能源部门最早上飞书的动因是协同需求,然而随着蔚来补能体系逐渐铺开,降本增效成为了下一阶段最紧迫的任务。

以换电站为例,除了要与业主沟通外,要与电网对接,内部团队还要进行选址分析。建成后,换电站每天要进行几十次换电服务,同样需要项目管理。此外,随着蔚来补能体系不断扩大,尤其是完成 2026 年覆盖全国超 2800 个县级行政区的目标时,能源团队的项目管理压力更是只增不减。

管理一座投资上百万的换电站如同管理一个项目。蔚来的能源团队,通过飞书多维表格,将换电站的修建与运营按照项目的方式进行管理。

多维表格让蔚来按照预期节奏,迅速建立起了补能体系,能够做到加电县县通的区域也越来越多。值得一提的是,多维表格还释放了蔚来的能力,推动其补能体系走向开放,据了解,蔚来 80% 以上的电量都是其他品牌使用。

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又一次迎来新的转折,一方面汽车正在成为 AI 改变物理世界的重要终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在产品力中的权重越来越高。另一方面,AI 时代要求车企具备更快的迭代速度,尤其是新技术研发和内部应用创新上。

飞书与蔚小理的 " 共同进化 "

车企们的需求变化,和飞书前进的方向,在 AI 时代实现同频,其核心点在于 AI 功能的更全面、更细致引入——这也代表着飞书和车企们,正在一起步入新的阶段。

具体来说,蔚小理们借助飞书的技术与功能实现了效率提升和业务优化,而飞书则通过服务车企,加深了对行业需求和变化的理解,这也成为其功能优化迭代的 " 基石 "。

To B 产品不同于 To C,其落地要求要苛刻得多,一款应用的上线需要经历更为细致的检视。然而市面上没有任何现成的 AI 评估体系,飞书只能自己构建 AI 产品评估模型。

在 2025 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推出业界首个 AI 应用成熟度模型,将 AI 应用分四个等级:其中,M3 和 M4 分别对应 " 成熟应用,可以大规模使用 " 和 " 完全成熟,在适合的任何场景都可使用 ",成为飞书为市场提供 AI 产品的标准,还发布知识问答、AI 会议、Aily、飞书妙搭等多款 AI 新产品。

" 我们承诺为企业提供‘真能用、真落地’的企业 AI 产品,真正帮助企业在 AI 时代实现智能化。" 飞书 CEO 谢欣表示。

飞书的 "AI 进化 ",何小鹏分享的 AI 提效案例正是最佳注脚。小鹏汽车的 AI 提效,既包括如何将汽车与 AI 结合,也包括在企业内部运转中,AI 如何在协同提效和项目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企业的潜能。

而飞书则扮演了那个替小鹏汽车做 " 降低熵增 " 的角色。

同大部分车企一样,小鹏此前也有大量会议。据了解,月均产生 1.2 万场会,总时长高达 1.4 万小时,其中 20 人以上、超过 90 分钟的大型会议有 344 场。何小鹏曾按每小时平均工资 150 元计算,一场大型会的成本是 2.7 万元,"10 场会议就够买一辆小鹏 G6 顶配版 "。

为此,小鹏汽车进行了两轮会议提效,第一轮是将 8 人以内、低于 1 小时的线下会议转为线上,用飞书云文档协同。据了解,小鹏汽车在去年全年总计建立了 450 万份云文档,减少了 30% 的非必要线下会议,每天有 72% 的小鹏员工使用飞书云文档协作工作。

第二轮则是缩短会议规模和时长,并利用 AI 会议纪要提效。具体而言,是缩减会议流程和规模,何小鹏在大会上提到,今年 8 人以下、小于 1 小时的短会占比从一季度的 74% 提升到了二季度的 81.2%。上半年,AI 生成的纪要超 63 万份,平均每天生成 3500 份。" 会议效率提升 30%,会议的价值提升一倍。" 何小鹏说。

AI 正在将小鹏从繁杂的会议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释放更多资源分配到其他领域,例如产品设计、研发、洞察用户需求。

在大会上,何小鹏还提到了小鹏汽车今年年初上线的数字员工 IRON,几乎是飞书 " 协作即沉淀,沉淀即智能 " 的具象化案例。

IRON 将小鹏汽车内部既有的 44 个服务台和各种系统集成为一个系统。而开发过程中,小鹏用 " 飞书项目 " 进行敏捷管理,并接入了飞书知识问答 API(企业知识库)。数字员工能够提升报销审核、筛选简历、按需生成营销海报等方面的效率。今年上半年,IRON 在小鹏的渗透率已经接近 70%。" 当⼀个企业真正认同群体效率、群体复利之后,它就会发⽣巨⼤的变化。" 何小鹏说。

AI 提效还成为小鹏 AI 门店管理服务系统上持续迭代、沉淀知识的重要手段。小鹏和飞书共建了 AI 服务台,用于门店的销售、售后和服务管理。目前,在小鹏全国 690 家门店,门店员工都可以跟 AI 对话,自动检索相关知识库、生成参考话术,人工⼯单⽐例从 15% 降低到了 8%。

五年,飞书扩大朋友圈

到今年,协同工具几乎成为了头部车企的标配。而飞书 CEO 谢欣此前提到,在 TOP30 的新能源车企中,六成企业正在使用飞书。

这意味着,飞书正在成为新能源车浪潮中不可或缺的 " 推手 " 之一,也是众多追求先进车企的首要选择。" 先进团队 先用飞书 " 这句口号,在新能源车赛道上的体现愈发显著。

飞书的外部机遇之一来自高速爆发的国内新能源车产业,而从内部看,飞书的高效协同办公能力、可定制和扩展性、AI 技术的成熟性,都为新能源车产业的复杂多变和生产组织形态提效需求带来了应对解法,这也是飞书成为头部车企共同选择的 " 必然性 "。

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汽车行业,外化的表现为卷价格,内化则是创新能力,两者都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组织形态上——不管是品牌力、产品力,背后都是 " 基本功 " 的全方位比拼,尤其是组织与生产力的效率竞速。

从油到电,从物理按键到语音交互,从简单的内设到冰箱彩电大沙发,对于车企能力的要求远远超出了 " 象限 " 之外。如同李想所言,未来成功的车企一定是具备横跨所有可能的象限。具备整车设计、制造的能力,同时也有互联网快速迭代的产品思维,和高效、稳定的服务体系。

到 2020 年,蔚小理们摸爬滚打了五年之后,发现了行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 " 黑洞 " ——离散制造需要大量协同,而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 " 三化 " 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棘手。制造、互联网、半导体有不同的工作流,而新能源汽车需要将之协同到一起,并高效完成任务。

内饰到外饰,从底盘域到控制域,从硬件到软件,漫长的产业链与耗神费力的内外部沟通,无时无刻不在吞没着企业的资源。为了提升效率,蔚小理不约而同地找协同工具要解法。

事实上,蔚小理五年来在飞书上 " 造车 " 的历程,也折射出整个汽车行业叙事的变化——从协同到项目管理,随着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以及飞书这类协同工具的迭代,AI 提效显然将会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下一轮生产组织变化的重镇。

车企对于提效永远没有止境,五年前,蔚小理们先上飞书;五年后,云集了地平线、亿纬锂能、延锋等企业,汽车产业链上飞书已然成为整条赛道的共识。

微信号|TMTweb

公众号|光子星球

  别忘了扫码关注我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蔚小理 何小鹏 李想 李斌 新能源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