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19小时前
肝移植后肝癌卷土重来!这次医生没动刀,却让肿瘤原地消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几年前,他靠肝移植打赢了一场生死战;半年前,命运却再次亮出残酷底牌—— 1.5cm 的小肝癌盘踞膈肌之下,转移灶更在腹腔悄然蔓延。

当肝癌卷土重来,他这次还能不能赢?

一、疾病卷土重来

" 小肝癌 ",王强(化名)盯着检查单上的这三个字,喉头似有惊涛骇浪翻涌。

几年前,他和家人历经千辛万苦才成功完成肝移植手术,本以为从此能摆脱病痛折磨。可命运弄人,肝移植 2 年多后又发现肝癌,外院治疗后 3 个月后,磁共振检查又发现了 1.5cm 的小肝癌,病变紧贴膈肌;腹腔内,转移灶也悄然出现。再次手术意义不大,肝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又让全身治疗的选择寥寥无几。

既要保住得来不易的肝脏,还要控制肿瘤,怎么办?

二、磁共振下消融治疗带来希望

就在走投无路时,一个消息带来了转机。影像诊疗科陈宝莹主任团队对于类似病变的处理有丰富的经验。经熟人介绍,他们找到陈宝莹主任,王强爱人诉说了这些年看病的艰辛,不时满含热泪,目前这种两难的境地,想治肝癌,又害怕损伤膈肌,已经有个病友出现了严重的膈肌损伤,但是不治疗病变只会越来越大,还是希望能够搏一下,陈宝莹追问了病灶位置、既往病史,仔细端详着影像资料,向夫妻俩解释,虽然肝癌位置刁钻,但磁共振引导下的消融治疗能精准定位,就像给医生装上 " 透视眼 ",而且磁共振能够清晰显示即刻消融范围,既能消灭病灶,又能保护膈肌不受损伤;而腹腔的转移瘤,与肠管比较近,后期可用 CT 下冷冻消融 " 歼敌 "。

磁共振下消融治疗有 " 四大法宝 "

透视眼:敏锐捕捉其他检查发现不了或显示不清的早期癌变

狙击枪:毫米级精度避开血管、胆管等正常结构

金钟罩:术中实时清晰显示消融边界,不伤正常组织

绿科技:局部麻醉、无辐射

陈宝莹主任特邀感染肝病科马春燕主任团队助力,全身治疗保护得来不易的肝脏。

三、利刃出鞘

6 月 14 日,磁共振手术室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局麻后,陈宝莹将手中的消融针化作 " 侦察兵 ",在磁共振 " 导航 " 下,灵巧地避开血管、胆管和肺。当针尖抵达病变左侧部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 这里紧挨血管,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 开始消融!" 随着陈主任一声令下,2 分半的紧张操作,成功消除了临近血管处热沉效应可能导致的病变残留隐患。紧接着,MR 扫描确认高信号环出现,消融针微调位置,扫描确认和膈肌的关系,又是关键的 2 分半。短短 5 分钟,磁共振屏幕上,一圈清晰的消融高信号环显现,如 " 生命之盾 " 将癌细胞牢牢困在其中,而膈肌、胆管和血管毫发无损。

三天后,当王强顺利出院,夫妻俩的脸上写满劫后余生的喜悦。他们竖起的大拇指,不仅是对精湛医术的赞叹,更是对陈宝莹、马春燕两位主任团队的由衷感激。

在西北地区,陈宝莹主任团队凭借率先开展的磁共振微创介入技术,突破了很多仅磁共振显示的病变难以诊治的瓶颈问题。磁共振下穿刺、定位、靶钉置入、旋切、消融等多种技术,从亚厘米级小肝癌,到膈肌下、近肝门处、贴胆囊等特殊位置的 " 顽固分子 ",这项技术就像一把 " 精准手术刀 ",以无辐射、高清晰、超微创的优势,为无数患者点亮希望,更是陈主任团队不断创新、探索,用科技与仁心带给患者的温度、展现医疗的温暖。

相关标签

肝癌 王强 磁共振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