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狗 21小时前
索尼 Sony ILME-FX2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换壳 A7M4"?你可能真冤枉它了。

索尼 FX2 一出来,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 这不就是 A7M4 穿了件黑外套,多了几个螺丝孔?" 确实,它用的还是那块 CMOS,拍照功能也还在,连菜单都挺眼熟的。但真把它当 A7M4 换壳,那就像拿高铁当地铁坐了——你没用错,但你也确实没发挥它的本事。

FX2 的思路,从根上就是单兵电影机:

电影菜单、Cine EI、自动 ISO、16 组 LUT、双 XLR 音频接口、AI 识别追焦 ……

当然它也不是冷冰冰的纯视频专业怪兽,你甚至还能拿它拍拍照,做点图文小活儿。

可以看到这里有个拨杆直接一拨就进入独立的拍照模式,非常方便,且所有拍照的功能都在。

核心规格不同点

虽然与 A7M4 同款传感器,但 FX2 的核心定位是一台面向专业视频创作的全画幅电影摄影机,拥有一整套完整的视频工作流支持:

支持 Cine EI / 快速 Cine EI 模式,提供专业的 Log 拍摄流程与高宽容度管理;

自动 ISO + 自动曝光支持 S-Log3 拍摄,降低单人作业难度;

内置 16 组 LUT 预设 + 用户 LUT 导入,支持实时 LUT 监看与内录;

双原生 ISO(800 / 4000),保障不同光线下的动态范围表现;

新一代 AI 识别对焦系统,可识别人物、动物、车辆、昆虫,自动追焦更稳定;

电影人熟悉的 6 宫格菜单界面,参数调节更直观;

创意外观首次加入了色彩滤镜 FL2 / FL3(胶片风),快速输出可用素材。

支持长达 13 小时 4K60P 连续录制,配备主动散热系统,适应长时间拍摄环境。

这不是一台拍视频的微单,而是一台兼顾轻量化与专业流程的 " 入门级电影机 "。

对于以视频为主的内容创作者,尤其是从事短剧、旅拍、人像视频、婚礼记录、直播等工作的人来说,FX2 是一个高度契合的创作工具。它兼顾全画幅画质、专业音频输入、AI 追焦与完整的 Log + LUT 流程,同时又保持了紧凑轻便的体积与相对易用的操控逻辑。

相比 FX3 / ZV-E1,它能兼顾拍照作业,甚至还能在视频里直接截取静帧;

相比 α7M4 / α7C2,它拥有更纯粹的视频功能配置,音频系统也更专业;

而相比传统的电影机系统,它无需额外配套录音设备、外挂显示器或繁琐设置,就能实现标准的项目交付流程。

如果你是正准备从 " 拍点视频 " 过渡到 " 真正用视频说话 " 的那类创作者,FX2 是一台值得你长期投入、逐步进阶的全画幅视频设备。

有一点也是往往大家容易忽略的,那就是它除了电影机的六宫格菜单,同时也支持竖屏菜单模式——这对于直播、短视频等场景中有极大的便利性和易用性,这往往是各种专业机型所欠缺的。

实拍体验

当然,参数和功能写得再好,最终还是得落地拍片才算数。

尤其是这种主打 " 单人作战 " 的轻量级电影机,一旦发热控制不好、录制不稳定,

哪怕功能再全,也顶不上片场一句:" 你这机子怎么又炸了?"

所以我们直接把 FX2 带去了重庆 38 ℃ 的盛夏室外

在全程沐浴日光、长时间拍摄、频繁操作切换的条件下,

实测它的录制稳定性、发热控制、Log 画质、AI 对焦表现与电池续航

到底它是不是一台真正能陪你上工地、敢长期上活的主力机,

我们接下来会一条验证给你看。

为了测试连续录制(室外下雨了),我们在室内用灯光烤着保持一个 30 ℃的稳定室温,实测连续录制时长差不多 60 分钟,并且也完全没有过热,甚至都没高温提醒。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拍摄,我们越来越确定:

FX2 并不是靠 " 规格 " 取胜的机器,而是靠一整套流程级体验打动人的。

它的 Log 流程非常顺滑——即使是非专业团队,也能快速掌握 Cine EI 与 LUT 配置;

对焦和主体识别准确稳定,大量竖屏短剧、人像旅拍可以直接自动跟拍;

菜单逻辑电影机化,真正做到了 " 视频为主 " 的思维,少了传统微单的混乱感。

它不再是 " 拍视频的微单 ",而是一台可以让你安心开拍、敢于交付的全画幅电影摄影机。

理论测试

我们测试在 XAVC S-I 4K 格式下完成,该模式下 4K30p 和 60p 的规格表现码率分别为 300Mbps 和 600Mbps。

视频画质

首先是 4K30p,在此模式下相机会应用超采,是 7K 超采到 4K 的 , 因此整体画质表现非常出色 , 甚至可以说应该是最好的几个 4K 之一。

4K60p 下,画面应用约 1.5 倍裁切,且不支持超采,因此整体的画质表现相比 4K30p 有所下降,不过相信熟悉的大家应该也很了解这个画质了,表现其实是比较好的。

视频宽容度测试

使用 4K30p S-Log3 拍摄,进行宽容度测试,分别让画面过曝、欠曝 5 挡,在后期软件中进行拉回,观察其恢复曝光的程度。

在过曝 1-4 挡时拉回,画面整体具有较好的细节表现,噪点均不明显;过曝 5 挡拉回时,画面的亮部会有一定的细节损失。

在欠曝 1-2 挡时拉回,画面几乎没有损失,在欠曝 3 挡后拉回,画面开始出现轻微的彩色噪点,整体对画面的影响不大;欠曝 4 挡开始,画面的噪点明显增多,进行降噪处理后则相对可用;欠曝 5 挡后拉回,画面的噪点明显,明暗部细节均有丢失,一般来说不太具备实用价值。

综合来说,这台相机在过曝 4 挡至欠曝 4 挡时拉回均有着的可用度,整体表现符合其全画幅电影机的表现。

视频高感测试

在 4K30p 下进行高感测试,S-Log3 基础 ISO 为 800,采用视频截帧放大方式查看,画面仅套还原 LUT,未进行其他处理。

总的来说,该相机直到 ISO3200 画面都非常纯净,几乎看不出噪点,在 ISO6400 时开始出现一定噪点,在 ISO12800 之后,噪点变得明显。

果冻效应测试

统一快门速度为 1/1000s,测试其果冻效应表现:

4K30p 下,由于相机应用超采,果冻效应会略显明显一些。

在 4K60p 下,由于该模式下画面没有超采且应用 1.5 倍裁切,因此整体果冻效应控制相比 4k30p 好不少。如果你需要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或大范围运镜,可以尝试使用此模式进行拍摄。

整个理论测试做下来,我们认为它性能是不用太担心的,这绝对符合电影机的基准性能。

综述

所以,关于索尼 FX2,你可能真的有点误解。

它确实用了 A7M4 的那块 CMOS,但却不是换个壳这么简单——

这是索尼电影机家族中的新成员,是一台面向内容生产者的全画幅视频主力机

对于以视频为主的内容创作者,尤其是从事短剧、旅拍、人像视频、婚礼记录、直播等工作的人来说,FX2 的确是一个高度契合的创作工具。

另外,FX2 也可以说是 A7M4 的 " 进化版 ",在保留了 A7M4 完整的静态性能的同时,在视频功能方面还有了进一步的强化,AI 智能对焦等功能的加入也让它更加好用!如果 A7M4 用户正在考虑升级一台 " 干活更顺 " 的机器,那么也完全可以考虑 FX2。

如果你正在从 " 能拍 " 迈向 " 要好拍、要高效交付 " 的阶段,

那么 FX2 值得被认真考虑,它能带给你三点核心价值:

① 真正以视频为核心设计的操控逻辑和系统架构;

② 面向新一代创作者的 AI 对焦与智能工作流;

③ 稳定可靠的轻量化平台,适合长期使用与独立作业。

它不是入门门槛最低的那台机器,但它可能是最适合你认真开始拍的那一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索尼 ai 全画幅 cmos 界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