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 日
由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咸新区联合主办的
2025" 挑战杯—国创赛 " 金奖夏令营
在西部科技创新港开营
全国 57 所高校 76 名优秀营员携项目入驻
标志着校地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
迈出实质性步伐
赛事成果转化再升级
76 个金奖项目落地
追溯 " 挑战杯 " 与创新港的深度联动,要从 2024 年第十四届 " 挑战杯 " 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说起。该赛事吸引 60 余个国家和地区、2700 余所高校的 39 万余个项目、300 余万学生参与,最终产生 280 个金奖项目。同期,西部科技创新港获批 " 挑战杯 "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这是继中关村科学城、上海张江集团、苏州工业园区等之后,全国第 6 个获批的基地,为赛事成果落地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也是西咸新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基于该赛事奠定的基础,2025" 挑战杯 - 国创赛 " 金奖夏令营得以在西部科技创新港顺利启幕。含创新港及重点实验室参观、产业环境与落地考察(秦港孵化器、产业园及创新企业)营员考核 PPT 拷贝测试、学业与综合能力评估、项目落地评估等环节。
经前期遴选,来自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 57 所高校的 76 名优秀营员入选,并在开营仪式现场签订落地意向书。营员项目聚焦陕西省重点产业,划分为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 7 个组别,旨在借助孵化转化基地的综合优势,为金奖项目提供精准支持,推动营员学业深造与创业成果转化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全链条服务体系护航
政策 " 组合拳 " 赋能项目落地
近年来,西咸新区以校地协同为创新动能核心抓手,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此次夏令营的 7 大项目组别与新区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实现了高校创新资源与区域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新区将对项目提供全要素保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服务保障方面,西咸新区搭建全链条服务体系,覆盖包括研发补贴、场地支持等从项目孵化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秦港孵化器、产业园等载体提供 " 拎包入驻 " 服务,助力创新成果快速落地。这种 " 高校出智、新区出力 " 的模式,加速推动了创新港 " 研发在校园、转化在新区 " 的生态效能。
政策赋能方面,西咸新区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入营项目打造了涵盖资金、场地、人才的政策支持体系。从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专项扶持,到西安交大技术经理人学院的专业服务,再到沣西新城 " 校招共用 " 人才机制,形成了 " 扶上马、送一程 " 的政策闭环。
来自山东财经大学的毕业生表示,这里完善的政策体系,完备的配套和人才服务保障,为项目落地提供了适合的 " 土壤 ",希望自己的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未来 4 天,营员们将深入考察区域产业载体,寻找项目转化最佳落点。校地双方将以夏令营为桥梁,推动更多金奖项目在西咸新区实现从 " 纸上蓝图 " 到 " 产业实景 " 的跨越,打造校地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典范,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来源 / 西咸新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