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 日,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动力新科)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称 " 上汽红岩 ")的债权人重庆安吉红岩物流有限公司以上汽红岩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严重资不抵债,但仍具备重整价值及重整可行性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上汽红岩破产重整。目前,法院已经受理重庆安吉红岩物流有限公司对上汽红岩的破产重整申请。
天眼查显示,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是动力新科旗下全资子公司,而动力新科是上汽集团旗下控股公司,持股 38.86%,上汽红岩是上汽集团商用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商用车品牌还包括申沃客车、南京依维柯、上汽大通等。
上汽红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1965 年,其前身为四川汽车制造厂,是在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下诞生的,选址在重庆双桥。在 1965 年至 1976 年期间,红岩先后试制出六种车型,红岩 CQ260、红岩 CQ261 汽车实现批量生产,主要用于军用装备,其后又相继试制出导弹装配车底盘、自卸汽车、65 吨汽车吊底盘等国防和经济建设急需的车辆,构成我国第一代重型军用装备主力,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之后的发展中,上汽红岩不断创新突破。1983 年,红岩引进德国曼恩 3320 系列卡车技术,开发出我国第一代大马力重型卡车 CQ30.290 型,填补国内 18 吨级重卡市场的空白。随后,红岩又积极参与组建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并引进奥地利斯太尔技术平台,推动了我国民族重型货车的更新换代,技术和研发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品质也广受好评,一度独占鳌头。
2007 年,是红岩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红岩与上汽集团、意大利依维柯商用车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下称 "上汽依维柯红岩"),标志着我国首家重卡合资企业正式诞生。此后,上汽依维柯红岩不断推出新车型,如红岩杰狮、红岩金刚、红岩杰卡、红岩杰豹等,丰富重卡产品线。
在 2010- 2011 年期间,上汽依维柯红岩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2010 年,红岩重卡累计销售 27700 辆,同比增长超60%,全年销售突破 3 万辆,再创历史新高;2011 年制定了完成 4.3 万辆、挑战 4.5 万辆的销售目标,产销要过百亿元,其中杰狮品牌销量要达到 1.4 万辆,成为新的增长点和主力军。
2016- 2020 年,上汽红岩同样表现出色。2016 年,上汽集团增资并成为控股方后,明确以工程车、特种车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在此后的 3 年时间里,上汽红岩稳居工程车行业市场份额第一,并在中置轴轿运车领域表现突出,在 2016 - 2020 年期间,销量持续攀升。
然而,辉煌并未持续下去。近年来,上汽红岩的发展急转直下,陷入重重困境。自 2020 年起,受国内工程车需求缩减的影响,上汽红岩库存积压问题凸显,同时在载货车、牵引车领域也未取得显著进展,导致公司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剧。2021-2024 年销量持续下滑,从2021 年的6.3 万辆,行业排名第六,到 2024 年的5511 辆,掉出行业前十。从财务数据来看,上汽红岩的亏损情况也十分严重。根据动力新科此前发布的财报,上汽红岩在 2022 年-2024年连续大幅亏损,分别亏损约 17 亿元、24 亿元、21.9 亿元。
从市场环境来看,近年来,国内重卡行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受宏观经济波动、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重卡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重卡销量为 67.2 万辆,同比下滑51.9%,创下近 8 年来的新低;2023 年重卡市场虽有一定复苏,但全年销量也仅为 88.2 万辆 ,与巅峰时期仍有较大差距。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上汽红岩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在市场需求下滑的同时,重卡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技术、品牌等优势,不断挤压市场份额。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等在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优化营销策略等方式,巩固自身优势。而一些新兴企业也在加速崛起,如比亚迪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迅速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崭露头角,2024 年其新能源重卡销量超过 4 万辆,同比增长 52%,市场份额高达 24%,位居行业第一。相比之下,上汽红岩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除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上汽红岩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在产品布局方面,上汽红岩过于依赖工程车市场,特别是自卸车产品。当工程车市场需求下滑时,其销量受到极大冲击。2020- 2024 年,国内工程车市场需求持续缩减,上汽红岩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在载货车、牵引车等领域发展滞后,导致市场覆盖面较窄,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为突破困局,上汽红岩尝试产品多元化,计划推出杰狮 M100 中端产品,开发窄体准重卡,打造宽体自卸车,甚至考虑与德国马基路斯合作进军高端消防车领域。此外,在新能源战略尤其是氢能重卡方面,公司计划到 2025 年开发 37 款新能源产品,在鄂尔多斯投资 20 亿元的氢能重卡产业基地,并在未来 4 年逐步落地超 1 万台氢能重卡,但这些布局尚未见效,上汽红岩还是陷入破产重整边缘。
在危机全面爆发前,动力新科开始高层换血。今年 5 月,动力新科完成董事会换届,原董事长蓝青松离任,由杨怀景接任董事长,徐秋华出任总经理。据了解,杨怀景现任上汽集团商用车执管会主席和上汽大通总经理,徐秋华曾负责上汽大通的常务工作,而上汽大通也是上汽商用车的重要板块。
据了解,上汽集团商用车板块主要包括上汽红岩、上汽大通、申沃客车、南京依维柯等。据上汽集团数据显示,上半年上述品牌累计销量约为12,159辆,同比下滑 27.5%。动力新科在公告中强调,若重整成功实施,将有利于化解上汽红岩债务、缓解公司经营压力。不过,即使法院受理申请,也不代表重整必然成功,重整能否成功,都还是未知数。
汽车行业关注 人气汽车新传媒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