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时茸茸
监制 - 她姐
欢迎走进属于女性的后花园,女孩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嬉戏游玩,安全、舒适地享受身体本身的快乐。
后花园里有旋转木马、过山车、秋千、浴池,也有恐怖主题的聊斋园……
这里没有男性,只有雄性特征人体。在园区各个角落都有他们作为仆人、作为设施、作为玩具提供服务。
这是 90 后女孩陈韦伶创造的让女性自在地享受性的乐园。
从 2016 年开始,23 岁的她以一个月一幅作品的速度,持续创作女性为第一位的春宫图。
在她的画里,女性是情欲的主体,女性可以自在快乐地享受对身体的探索和自己的欲望。女性夺回定义自我体验的权力。
购买她画册的女孩评价:画里有坦荡的欲望、勇敢的呐喊、温柔的抚慰、深刻的启示,把对身体的敬畏和喜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女性不再是传统艺术作品中被物化、被凝视的对象。
她为什么选择性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她如何表达女性的性?
让我们走进这座后花园,走近她。
困惑和笔
把性作为创作主题,始于陈韦伶感受到的性压力。
大四那年她刚刚恋爱,家人便提醒她,女人在婚前不能有性行为,否则会得不到未来丈夫的尊重。
传统母辈心中,性是女人为了证明自己而献给男人的东西。
陈韦伶第一次认真思考起性对一个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性在她过去的人生里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她的。
她出生于传统色彩浓厚的潮汕地区,是揭阳普宁人。她从小便表露出对绘画的热爱,如果有一个抓周仪式,她会毫不犹豫地拿起画笔。
2012 年,她如愿考上广州美术学院,她沉浸在绘画的纯粹象牙塔里,专注于技法的精进。直到临近毕业,她恋爱后,现实世界对她张开了一角。
针对女性的双重性标准性规范,带给她一种很深刻的冲击:为什么女性要比男性承受更多压力?为什么允许男性风流而女性被套上贞洁枷锁?
与此同时,随着婚前性行为在网络被热议,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呼吁性解放。
女性关于身体的感受,对性快乐的需求,一直以来都被当成一种禁忌,讳莫如深。也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太过于私人的。
被裹挟其中的陈韦伶猛然发现,与性有关的信息充斥在生活中,自己却从来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过性知识,接受过性教育,她成年后还不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不知道如何使用卫生棉条。
站在两种观念的路口,她试图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或者一个可以抵达答案的路径。
从小就一直拿在手中的画笔成为了她的选择。
她的偶像,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应为,也给了她反叛的勇气。在那个女性很难署上自己名字的年代,她沉醉于创作浮世绘、春宫图,为此毫无顾忌地进出烟花柳巷,跟男性画师争论体毛的形态。 她被后人称 " 在时代困局中,以艺术劈开命运的坚韧女性 "。
现在,女性在情欲表达上的缺失给了她创作的激情。
陈韦伶想到她一直以来接受的纷杂的关于性的信息中,性都是以男性体验感受为视角、为男性服务的、单向的性,女人的喜欢,并不在场。
就如上野千鹤子所说," 对许许多多从未有过性经验的青少年来说,AV 中的性行为就是学习‘何为性’至关重要的初体验,也极大程度上塑造了他们对性的印象。我们通过媒体学习过性和爱是什么,才能为实际的体验命名 "。
陈韦伶想着,如果长久以来女人的性并不被看见,那么就让手中的画笔,成为她描绘性、表达性的武器吧。
没有男性参与的性
陈韦伶从一个女孩对性的想象和好奇画起。她想通过画笔,勾勒出由女人主导的性是什么样。
她想象白雪公主为什么被魔镜称为 " 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 按理来说,魔镜是皇后的仆人,它需要顺从皇后。是什么让它反抗,对着皇后说出‘白雪公主比你更美’?"
陈韦伶想," 很有可能白雪公主对着镜子‘自我探索’时,魔镜看到了,它被迷住了,所以它反抗了皇后。"
于是她画下了,白雪公主对着魔镜探索自己。
象征着纯洁无邪的白雪公主,在诚实着迷于自己的身体时,是最美丽的。
《白雪与魔镜》受访者作品
陈韦伶画出女人一个人的性,没有男性参与的性,女人探索自己的身体,发现自己的快乐。
" 传统观念里觉得女孩应该婚后再有性行为,仿佛在说性这个东西就是给男性准备的。但性实际上都不需要两个人参与,它可以是属于女性一个人的,女性可以自我欣赏,自我愉悦 "。
她把女性的欲望与世间万物联系在一起。在她的创作里,她们的身体化作花苞,化作流水,化作森林,化作沃土,不管是疼痛还是欢愉,都自然又伟大。
《柔情似水》受访者作品
在创作的过程中,陈韦伶意识到,从乳房开始微微胀痛,手臂下悄悄冒出细密绒毛,女性便猝不及防地被推入了一个陌生而羞耻的世界。
" 很多关于性的问题和困惑似乎只困扰着女性。对于男性来说,他们并不在意什么时候发生性。但在性的各个阶段,女性都会面对很大的风险和压力 "。
意外怀孕的风险,成为悬挂在每一次享受与伴侣间的性爱的女性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使做好了保护措施,她身边的女性朋友们也会在月经推迟了的时候想:" 糟糕,该不会是怀孕了吧 "。
她们也会担心在亲密行为中感染妇科疾病,害怕作为有性经历的女性需要接受的妇科检查——仿佛拥有了性,就自动被划入一个需要接受特殊检查的类别。对于她的许多朋友来说,妇科检查的过程本身,也常常伴随着难言的尴尬、不适与羞耻。
于是她开始为女性想象一个不用顾虑这些的世界,一个游乐场。" 游乐场是休闲娱乐的地方,充满快乐、刺激——就像人在探索性爱时的心情。"
女孩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嬉戏游玩,安全、舒适地享受性本身的快乐。
看不到嬉戏玩乐的女性的脸,她们可以是任何一个人。
《谷风过山车》受访者作品
她画出一个庞大的女性后花园。她幻想在某个平行世界,一个完全属于女性的世界,男性是为女性服务的客体。在这里,女性可以忘我、入迷、沉醉。
她希望女性可以大大方方地正视自己的原始欲望,可以面对自己的身体,不要被代表,也不要被审视。
有女孩给她留言:" 像是把我内心对性的状态呈现出来了,比起与男性互动,我更感兴趣如何接纳自己的身体,或者允许身体与性相关联 "。
陈韦伶想为女性的性欲正名,女性也有享受性的权利。女性不是只能被动,也不需要掩饰自己的欲望,为此感到羞耻。女性理应成为自己情欲的主体,以自己的感受为第一位。
定义女性性欲的权力,应该握在女性自己手里。
恐惧与渴望并存
春宫图是陈韦伶的乌托邦。乌托邦之外,她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在细微之处,感受到了女性身份、女性身体真实的处境。
第一份工作里,上司有意无意触碰她的头发、发生肢体接触,在微信上发丫头等似是而非的话,她干了一周就离职了。
租房时不是遇到房东想来她家里看看,就是遇到房东为了争房产召集男性亲戚狂敲门,她只好频频搬家。
地铁上几次被人隐隐约约触碰,她很难断定是性骚扰还是不小心碰到,让她觉得不适却无处说理。
这种日常生活里若有似无的凝视,难以启齿的不适,讲述出来如此琐碎,如此微不足道,却让陈韦伶更理解大部分普通女生面临的困难。
陈韦伶开始更有意识地关注和女性处境相关的公共事件。她把她的思考融入作品中,她想画出她感受到的权力与对抗,情欲与掌控。每幅画都是一场她与女性的沟通。
她画女性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不怀好意。她看到新闻中,有一些男性会组队去酒吧 " 捡尸 ",内心很愤怒,她想到 " 王子吻醒白雪公主 " 的情节," 看到一个沉睡的裸体美女,他会仅仅是想吻醒她吗?" 她画出面对沉睡的白雪公主,王子正在宽衣解带来讽刺。
《唤醒老白》受访者作品
她画女性的恐惧。她注意到女性在住酒店时,会反复检查,担心自己的身体和性行为被摄像头暗中记录,被陌生恶意的眼睛偷窥," 相比之下,男性就很少有这样的顾虑 "。
《瞧一瞧》受访者作品
也会有女孩跟她分享,看到女性情趣玩具店,很想进去看看,但是很害羞不敢进去。
她便用骷髅元素表达女性在性体验中面临的挣扎——恐惧与渴望并存。灵感来自清代小说《子不语》中 " 骷髅吹气 " 的故事:一具骷髅会趁着男人每晚睡觉时,对着他吹气。
《恐怖与渴望并存》受访者作品
在小时候,陈韦伶喜欢反反复复地画一棵苹果树,树下站着一个小女孩。长大后,陈韦伶又画了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下是好奇地用竹竿拨开树叶的小女孩,苹果树上是欢爱的男女。情欲不再是夏娃一个人的苹果,不再是一种禁忌。
《在苹果树上》受访者作品
画下来,痛苦就会过去
陈韦伶也在创作的过程中成为更有主体性、更能为自我负责的人。只依靠自己的努力,她在广州买下一间属于她的房间。
在她的家乡,买房子被认为是由男性来做的事情。妈妈也跟她说早日结婚嫁人,房子之后由老公来买就好。
但房子买好后,妈妈不再反对,等陈韦伶装修完新房,妈妈高高兴兴地来广州为她庆祝,在她的墙上贴上潮汕传统的镇宅符。
36 平,一室一厅,虽然不大,但足够容纳她对自己生活的想象。在窗台放上心爱的绿植,电视机前是爱玩的 switch 游戏卡带。她把客厅布置成自己的工作室。可升降的茶几下,是她收藏的厚厚的春宫画册、浮世绘画册。她又养了一只鹦鹉。
楼前有两棵大芒果树,她会带上猫粮喂给小区里的猫。十分钟就能走到她上学时爱去的街道。
她为自己打造了一座现实中的 " 后花园 "。
那个在当初反复叮嘱她 " 不能有婚前性行为 " 的妈妈,某次在家里看到她的画,确认是她画的后,夸赞," 画得不错,发我吧 "。
之后,她有了新作品,或是有关于她的报道,妈妈都会第一时间转发、帮她宣传。
外婆看不懂她的作品," 但她会认为,只要是我画的作品,就一定是最棒的 "。
她也得到了很多额外的、未曾料想到的馈赠。
最初展示自己的作品时,会有一些男性冒犯地搭讪,索要联系方式,或者开黄腔。
甚至有人给她私信:" 继续创作你的性题材作品,会导致你一生命运凄惨坎坷。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部分人心乱神迷,妻离子散。希望你可以创造正能量的东西。"
但越来越多的女孩告诉她,她们在这些画中感受到的鼓励和力量。有女孩看了她的画后,不再觉得性是件恶心的事情。有的女孩向陈韦伶倾诉藏在内心深处不敢和任何人提起的创伤经历。那个女孩之前一直认为自己很脏,被侵犯是自己的问题。
来自 @请听小蛇发言
开始,陈韦伶只是为了表达、纾解自己的困惑,没想到她的困惑也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女孩成为自己、探索自己的女性身体过程中的困惑。她的画成为她和其他无数女孩沟通交流的媒介。这些女性的反馈,让陈韦伶更理解、更肯定自己的画存在的意义。
艺术节上,路过的小女孩好奇地翻看她的画册,她的妈妈认真为她讲解," 这是女人的身体…… ",坦荡而平常。
这些微小的涟漪,会激荡着,连接着,影响整个水面。
注释:
1. 首图为受访者作品《旋转木马人》
2. 葛饰应为部分参考资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浮世绘女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