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6 日,海尔集团(下称 " 海尔 ")以超 25 亿元完成对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新时达 ")的战略入股交割,正式将这家连续三年亏损的工业机器人龙头纳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
在传统家电市场增长见顶的背景下,作为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操盘者,海尔近年来正加速从 " 家电制造商 " 向 " 工业生态构建者 " 转型。
6 月 30 日,海尔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硬件技术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可加强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硬件设备的自主研发与生产方面的能力,形成软硬件互补的生态格局。此外,机器人产业是未来家庭与工业场景的核心方向,新时达的技术积累符合海尔在工业自动化、国产化替代领域的战略布局。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分析,新时达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海尔的战略入股无疑将助推其转型与突破。通过 " 硬件技术整合 + 软件生态协同 " 的差异化路径,双方有望打破行业壁垒,重构工业互联网赛道的竞争版图。
软硬件互补是核心
海尔为何豪掷 25 亿元收购新时达?在海尔相关负责人看来,该收购是基于构建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的 " 综合考量 ",核心在于补齐海尔的关键硬件能力。
2017 年,海尔依托 40 年智能制造经验,在家电行业探索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推出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的核心在于解决工业生产中 " 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 " 的关键问题。目前,卡奥斯已赋能家电、汽车、电子、化工等 15 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的企业约 16 万家,赋能场景超过 200 个。
根据新时达 2024 年半年报,其电梯控制器业务出货量居全球第二,SCARA 机器人出货量处于国产第二、全球第四,是国产头部机器人厂商中最早拥有全自主可控控制技术的企业。
海尔集团副总裁展波指出,海尔卡奥斯是海尔集团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新时达在工业控制、机器人研发等 OT 层能力实力雄厚,能够与卡奥斯已经具备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座能力、IT 层软件及解决方案的能力进行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 " 云 - 边 - 端一体 " 的全栈式数字化解决方案。
海尔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这种 " 硬件执行 + 软件集成 + 平台赋能 " 的一体化能力,不仅能提升海尔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一站式服务竞争力,更能助力海尔从大规模制造向个性化定制转型。同时,机器人产业作为未来家庭与工业场景的核心赛道,新时达的技术积累恰好契合海尔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生态布局与国产化替代战略。
关于此次收购,新时达董事长纪翌介绍,海尔战略入股标志着新时达开启了发展新篇章。
当前,中国工业互联网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规模化推广应用的新阶段。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 — 2024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预计 2026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 14,862.5 亿元。
" 海尔收购新时达,长期而言,对双方来说都是利好。" 余丰慧指出,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家居、工业 4.0 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掌握这一技术不仅能够丰富海尔的产品线,还能够提升其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对新时达来说,不仅可以缓解资金压力,加速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还可获得全球市场渠道与国际化研发资源。
如何整合
海尔与新时达的业务整合路径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根据海尔向经济观察报记者披露的整合框架,双方将围绕战略定位、供应链协同、技术融合三大维度推进整合。
新时达连续 3 年累计亏损超 17 亿元,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财务压力。据新时达年报,2022 年至 2024 年,该公司的营收为 30.97 亿元、33.87 亿元、33.5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57 亿元、-3.79 亿元、-2.88 亿元。
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表示,近年来,由于下游市场需求下滑、压力增大,以及机器人行业内部竞争的白热化,工业机器人企业普遍陷入亏损困境。目前,新时达亟须资金与技术支持以开辟新赛道,海尔的战略入股为其提供了转型与突破的关键机遇。
新时达总裁、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梁锐曾在 2024 高工机器人年会上透露,2025 年新时达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把电梯的控制柜、伺服系统、电机、机器人等各大产品全部打通。
凭借雄厚的资金与丰富的并购经验,海尔具备全面整合新时达的能力。2024 年,海尔实现营收 4016 亿元,利润总额达 302 亿元,同比增长 13%。
海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战略定位层面,海尔将新时达的定位明确为 " 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对新时达的首要改造,便是引入海尔 " 人单合一 "(员工直面用户需求)的管理模式,以股权激励、考核机制等激励改革激活团队,解决其原有战略模糊、组织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其专注于硬件研发制造,与卡奥斯平台的软件能力形成互补。
此外,海尔将通过供应链协同改善新时达的经营状况,利用自身在采购、制造、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新时达优化成本结构、提升毛利率、缩短交货期和提高运营效率。
同时,海尔欲依托内外市场协同联动机制,打造 " 海尔生态 + 新时达硬件 " 的市场协同网络体系。内部开放海尔智家全球工厂作为新时达产品的实验场地,共同研发工业智造整体解决方案;外部通过海尔上下游供应商及卡奥斯客户需求对接,借助海外渠道拓展国际市场。
在数字化整合层面,海尔将搭建运营管理体系,助力新时达实现收益核算与激励分配的精准化管理。同时,新时达设备数据将全面接入数字化平台,实现生产流程可视化,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逐步打破双方数据壁垒。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卡奥斯的垂类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将为新时达在设备管理、排产优化、质量检测等方面赋能,推动数据驱动的生产流程优化成为现实。
余丰慧强调,海尔整合新时达需防范文化与管理差异影响协同及团队稳定,同时机器人领域技术迭代快、竞争加剧,整合需跟上节奏。海尔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创新优势,避免市场份额被挤压。
双场景突围机器人赛道
6 月 26 日,在海尔完成收购新时达股权交割当日,便同步启动了两大生态布局动作:联合 7 家具身智能企业与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成立 " 具身智能创新生态联盟 ",并与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产学研合作与区域经济协同层面夯实机器人产业基础。
同日,海尔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也透露了海尔在机器人领域的战略蓝图:海尔已成立机器人事业部,不仅研发工业机器人,还涉足家政服务相关领域。他强调,人工智能是未来 50 年最大的技术变革,任何企业不和人工智能结合终将被淘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要结合技术,更主要的是以场景应用为牵引。
早在 26 年前,海尔就开始布局机器人赛道,如今已形成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双线并行的格局。
1999 年,海尔设立机器人公司,和高校合作、国际企业开展技术合作;2015 年,海尔机器人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成立,专注于智能家居与服务机器人研发;2018 年推出首款清洁机器人,切入家庭服务场景;2025 年推出国内首款家庭人形机器人 " 夸父 ",标志着其机器人业务从功能化向具身智能升级。而海尔对工业机器人龙头新时达的收购,标志着其正式进军工业机器人赛道。
近年来,海尔将智慧住居、大健康和数字经济视为三大产业布局。周云杰表示,此次战略入股新时达,充分彰显了海尔坚定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以工业互联网生态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的决心。
在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看来,近年来,中国传统家电市场逐渐日趋饱和,增长空间有限,但泰国、越南等国外新兴市场仍处于渗透率提升期,中国家电巨头凭借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场景应用,可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以更具竞争力的姿态参与海外市场竞争。
" 布局机器人领域可以理解为传统家电巨头向‘科技生态’转型的关键一步。" 卢瀚宸表示,在传统家电市场步入存量竞争的行业背景下,海尔、美的、格力等龙头企业正以差异化策略深度切入机器人赛道,呈现 " 三足鼎立、路径分化 " 的格局。
海尔聚焦 " 工业 + 家庭 " 双场景,收购新时达后通过卡奥斯平台实现软硬协同;美的通过收购库卡跻身全球工业机器人 top 级玩家,同步布局工业机器人与家庭服务机器人;格力主要通过自主研发进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赛道。
孙燕飚分析,海尔拥有覆盖 70% 制造业大类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叠加其在全球 122 个工厂(含 56 个海外基地)的产业布局,其资源整合能力在行业内颇具竞争力。收购新时达后,海尔在跨行业渗透与全球化布局上或优于依赖技术收购或本土深耕的竞争对手。然而,海尔的工业机器人短期内还需面临一定的盈利压力和技术整合的不确定性,卡奥斯平台以软件见长,与新时达硬件技术融合还需时间验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