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昨天
方案来了!武汉市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武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培育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创新驱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布局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打造我市人工智能创新生态集聚区,助力建设 AI 开发者之城。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应以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为工作主线,重点打造 " 种子 " 发现、企业培育、投资促进、平台服务、资源融通等功能,充分发挥在全过程创新、全要素集聚、全链条加速等方面作用,助力人工智能企业培育和产业发展。

到 2026 年底,全市培育 5 个左右市级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打造 3 个标杆孵化器,建设 10 个左右孵化空间。到 2027 年底,推动 1-2 家标杆孵化器打造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孵化培育 100 家人工智能企业、20 家高新技术企业、10 家种子独角兽企业。

二、建设要求

(一)

基本条件

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应提供算力补贴、数据保障、模型服务、场景对接、金融投资等政策服务。市级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的孵化场地面积原则上应不少于 1 万平方米,入孵企业不少于 10 家,户均面积不少于 300 平方米。市级人工智能产业标杆孵化器原则上应建于市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园区内,孵化场地面积不少于 2 万平方米,入孵企业不少于 20 家,成功孵化 3 家以上种子独角兽企业。

(二)

申报程序

由各区(开发区)人工智能主管部门组织申报,市经信局组织开展书面评审和现场核查,提出评审意见,经研究批复、公示等程序后,正式确定为市级人工智能产业(标杆)孵化器。

(三)

政策支持

在算力补贴、语料服务、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市级政策将优先支持市级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及入孵企业。在供需对接、产品宣介等活动中,优先推介入孵企业及其产品。对优质的企业项目优先向国家和省、市、区产业基金推荐。市经信局对建设在园区内的孵化器,经评估后按园区相关政策给予一定的建设补助和奖励。

三、主要任务

(一)

优化区域布局

支持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等,依托市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园,打造市级人工智能产业标杆孵化器。鼓励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东西湖区、江夏区等积极创建市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园,配套建设一批市级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支持各区结合本区实际,打造一批专业的人工智能产业孵化空间。

(二)

强化功能配置

坚持 " 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生活舒适、科创主导 " 的理念,科学规划孵化器空间,合理设置人才食堂、人才公寓、多元文化娱乐场所等生活设施,构建集工作、生活、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创业环境。加强 5G-A 网络、智算中心、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链接的算力资源不少于 500P、高质量数据集不少于 5 个。

(三)

完善运营机制

建立市场化运营模式,引入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专业运营团队,团队负责人应长期从事孵化、管理、投资等相关领域工作,熟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特点、产业发展规律、投融资情况等。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给予运营团队招商、孵化、投资等决策权,激励团队成员积极链接市场、资本等资源,推动孵化项目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四)

加强人才培育

建立 " 高校创新、孵化创业 " 联合培养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型人才。实施创业扶持计划,着力招引国内外头部高校毕业生和人工智能头部企业离职创业人才,强化创新创业服务,给予算力保障、创业投资、场景对接等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吸引集聚 " 高精尖缺 " 人才,探索 " 企业人才自评 " 模式,将符合条件的重点孵化器和用人单位纳入武汉英才计划举荐单位,优先推荐评选国家和省、市、区人才计划,按有关政策落实人才奖励和购房安居、子女教育、优疗优诊等 " 关键小事 " 服务。

(五)

健全服务体系

鼓励各区出台服企政策,为入孵企业提供办公用房、创业培训、市场拓展、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在办公用房方面,对初创小微企业提供 " 拎包入住 " 创业空间,对入孵企业择优给予租金减免,对市、区重点支持的企业可给予免租支持。在创业培训方面,邀请行业专家、企业精英进行授课,分享行业洞察和创业经验。在市场拓展方面,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行业展会、技术交流、供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渠道。在融资对接方面,加强与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合作,设立孵化基金,为入孵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六)

营造产业氛围

鼓励孵化器联合专业化市场主体,打造企业创新产品展示销售平台。支持孵化器举办硬科技、品牌化的创新创业赛事、论坛、资源对接会和学术沙龙等,开展多元化的交流合作。加强对孵化器、一流人才、创新创业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在全市倡导创新文化,吸引更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集聚武汉,营造良好的 AI 创新创业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

强化组织保障

健全市区协同工作体系,市经信局(市人工智能产业专班)负责统筹协调,会同各区(开发区)推进工作落实。各区(开发区)要根据本方案,结合本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一器一策 " 制定本区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空间)建设方案并抓好工作落实。

(二)

强化政策保障

在市级产业政策基础上,各区要结合本区实际,配套出台相应的算力服务支持、数据流通共享、模型研发奖励、应用场景落地、股权投资基金等政策支持措施,提升孵化服务效能。

(三)

强化资金保障

各区要统筹好财政资金,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建设运营资金支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市经信局按照《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有关规定,对园区内的孵化器给予相应支持。

来源:武汉经信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独角兽企业 武汉 技术创新 东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