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 7 月 2 日消息,据报道,在近日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对脑机接口进入人体的技术路径提出了不同看法。
目前美国的脑机接口技术路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以 Neuralink 为代表的侵入式方案,需要通过开颅手术将微电极直接植入大脑皮层。
另一个则是 Synchron 公司采用的介入式方案,经由血管将传感器输送至颅内。
不过郑海荣认为行业更应关注和探索的,是无需手术的 " 无创 " 脑机接口技术," 所以马斯克搞的那个东西我觉得太落后了,非得把人的大脑打开放一些芯片。"
他解释说," 人的大脑已经进化 300 万年了,你放一根针,把这些电极放进去,它会跟你打架的。所以生物相容很难,经常装了几个月,就根本不导电了,信号也出不来。"
基于这种理念,郑海荣及其团队所倡导和研究的,是一条 " 无创 " 之路,其核心逻辑是不再试图用物理电极 " 刺入 " 或 " 贴近 " 神经元。
而是通过超声波、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外部物理手段,在不破坏颅骨的前提下,实现对大脑内部信息的 " 读取 ",甚至是 " 写入 "。
郑海荣还在现场介绍了由他牵头的一项重大科研项目,正是致力于 " 用超声波去控制神经元放电 ",并已在动物实验中实现了对老鼠记忆和行为的精准调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