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 07-02
港新混战!26fall南洋理工、港理工加入提前批阵列,提前批常态化是对抗人才流失的手段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港理工 7 月 2 日提前批全专业开放!

南洋理工 7 月 1 日开放所有授课型硕士提前批!

这下港四新二提前批都齐活了!

要知道,港大、新国立的提前批由来已久,商学院、理学院的部分专业,借提前批模式成功锁定大量顶尖生源,发展态势良好。而这两所理工类院校,在 26fall 之前却一直保持观望,从未跟风开展提前批。

扛不住,26fall 的港校 :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你争我抢互不相让的抢跑布局提前批,且规模持续扩大。面对优质生源被抢占、申请资源提前分流的局面,港理工和 NTU 终于坐不住了,宣布加入提前批阵营!

但 NTU 有特别说明提前批是 by invitation only,也就是仅限受邀学生参与。仅为特定院校的优秀学生开辟专属快速通道;如果进入候选名单,学校将主动联系学生完成提前批录取流程;未进入候选名单的申请者,仍将自动进入常规录取轮次审核。

ANYWAY!一场史无前例的 " 抢人大战 " 提前打响,今年夏天,必将见证一大波学霸提前上岸!

港新提前批是 " 王者 " 的游戏!

提前批的本质就是 " 掐尖 ",在常规申请季开始前,就把那些背景顶尖、目标明确的学霸 " 预定 " 下来。学校需要拔尖,抢占优质生源,不仅和同类留学院校强,甚至要和国内 985 的保研群体。

对于学霸来说,能提前拿到顶尖 offer,心里踏实,也减少了同时准备多国申请的精力消耗。对学校来说,提前锁定优质生源,也降低了招生季的不确定性。

去年,港大的提前批到 8 月中旬才突然公布,并且开放申请的时间很短,从 8 月 16 日开放到 24 日就已截止。指南者在这短短几天时间内就递交了 231 个申请,远超早在 6 月底就已经开放提前批申请的港中文商学院。

25fall 港大提前批投递的多,竞争也更激烈,实际录取率不足27%。而 25fall 的 NUS 提前批录取方面,985/211 依然是主力军,占比91.6%,海本普本的同学相对机会较少。在 GPA 方面,录取学生的平均 GPA 在 84.5 分左右,85 分及以上占比为50.1%,部分理工科项目对 GPA 要求相对宽松。

25fall 提前批中,港中文商学院录取学生的本科院校背景较为集中在 985/211 院校上,占比超70%。由于港中文提前批都是商科项目,所以语言成绩相对较高,其中雅思或折算雅思 7.0 及以上,达到53.6%。虽然港中文取消了 GMAT/GRE 要求,但从录取看,仍有 1/3 的学生已经具备了 GMAT/GRE 成绩,是真的 " 卷 "!

985 院校学生中,极少来自 C9 院校的;录取的 211 院校学生中,以四财一贸(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居多。双非录取主要集中于财经类的双非院校,如东北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

而 25fall 开放最早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提前批以理学院和风险管理学院项目为主,指南者共递交了198 个申请。

从录取数据分析,不同项目的录取标准差异较大,部分热门项目的录取门槛高,而非热门项目则要相对宽松很多。以 25fall 的 NUS 提前批数据为例,热门项目录取者中83.3%来自 C9 院校,非热门项目仅21.4%。GPA 方面,超八成录取学生 GPA 都在 85 分以上,而这一比例在非热门项目中仅不到三成。

所以,各院校在提前批招生中展现出的录取倾向与申请要点还是有差异的。想要冲刺提前批的学霸们,一要动作快,抢占申请先机;二要瞄得准,依据院校喜好定制相应的申请策略。

当然也是 " 天降大馅饼 "!

都说提前批是 " 天降大馅饼 ",而多一次录取机会,就是提前批的最大好处!

提前批没录上,完全不影响后面正常批次录取,相当于比别人多一次 " 抽奖 " 机会。相比于常规轮次的申请,提前批轮次的申请者面临的竞争者数量较少,还能比大部分申请者 " 抢跑 ",即使没有拿到 offer,也不影响 10 月份的常规轮次申请,可以顺延到正常批次,意味着有两次被审理材料的机会!!

早申请,早拿 offer,避开常规申请的 " 卷 ",而且可以和保研、考研同时进行,为未来升学加上 " 双保险 "。

此外,提前批对于奖学金的发放会更慷慨,想要争取奖学金的同学一定要重点关注。

提前批的热门学校及热门项目,目的就是抢名校保研档的学霸,对本科学校档次、专业对口度、GPA/ 排名都非常看重,能录上的申请人基本上正常批也能有其他好去处。优中选优,自然会释放更多的奖学金机会。

去年港大的奖学金最高 25 万港币封顶,今年提前批宣布:院长硕士奖学金直接 25 万起,甚至能覆盖全额学费!除了钱,名企实习内推、导师 1v1 指导、海外学习机会、商界交流圈…福利叠满,可谓诚意拉爆!

港中文在提前批中更是承诺,如果你相对比较优秀,还有很大机会拿到最高等同于学费 50%  的奖学金。获取奖学金的流程很简单,不用自己申请,招生官会根据提交的申请来确定人选。

  " 大馅饼 " 的背后还有一个 " 小陷阱 " 得留意,港校经管学院这类热门学院的提前批,往往会收取高额留位费,而且通常不予退还。特别是港大与港中文,动辄十几万港币的留位费让不少学生和家长都望而生畏。

香港大学不久前刚刚公布 26fall 商学院的留位费,指南君特意给大家做了统计。先看学费情况,最贵的依然是金融类项目全员 46.2 万,多数专业 2026 年秋季学费上涨,会计学、会计分析学硕士涨 66,000 港元;家族财富管理硕士涨 42,000 港元;经济学、市场营销理学硕士涨 38,000 港元;环球管理学、商业分析理学硕士涨 36,000 港元。

金融学、金融科技金融学、可持续会计与金融、财富管理硕士学费没涨,不过它们本身就已经足够高了(扶额苦笑)。26fall 仅剩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费还低于 40 万,不出意外明年或许没有 40 万以下的了?

再看留位费,学费越高,留位费越高!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三档:学费最高的几个专业(462,000 港元),留位费为 154,000 港元;学费 426,000 港元的专业,留位费是 142,000 港元;学费 398,000 港元的专业,留位费则是 133,000 港元。

港大商学院从 2015 年的留位费约 8 万港币,涨到了 2026 年的 15.4 万港币,而港中文金融学的留位费也高涨至 13 万港币。港中文的留位费通常按一学期学费收取,学费越高,留位费也水涨船高。像金融、经济这类高学费项目,留位费能飙到 15 万,若想放弃就是两个字 " 不退 "!

其他院校商科项目费用当然也不低,港大留位费普遍偏贵,多在 10-15 万;港科大、港理工、城大相对友好,3-10 万区间,多数项目 5 万上下。新加坡院校留位费亲民一些,2000-10000 新币(约 1-5 万人民币)。

所以,在申请提前批时,一定要选那种你真心向往,哪怕之后有更好机会,也愿意放弃去就读的学校和专业,避免因高额费用和自身纠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申请节奏悄悄快进 3 个月!

今年港新提前批真是史诗级内卷,NTU、港科、港理工都是首次下场。港新头部院校提前批开放时间已逼近 6-7 月,较常规申请季提前近 3 个月,申请时间轴整体前移 3-6 个月。

相信今年将会有一大波学生在 8、9 月份就提前上岸。早好几个月出结果," 内卷 " 从常规申请季提前到了年中!想要申请这些学校的同学,规划必须大大提前了!

" 大二准备,大三申请 " 成标配

提前批(7-9 月)、主申批(10-12 月)、补申批(次年 1 — 4 月),这是以往的申请批次和节奏,根据今年的情况,26fall 港大、港中文提前批较 25fall 再提前 1-2 个月,意味着申请规划周期进一步压缩,往后内卷和提前只会愈演愈烈。

申请人需要面临的现实是,大二确定申请方向,想要转码的就得去修 Python 了,如果想要包抄提前批,大三暑假前势必是要完成文书和语言考试了。

特别是语言,雅思建议提前 3-6 个月完成首考,预留 2 次刷分机会(如目标 7.0 分者,可先以 6.5 分申请,后续补送更高分)。面对打 " 闪电战 " 的提前批,谁有合格的雅思谁就能抢占先机。做申请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把雅思考试放在首位,尽量在大三上学期考出合格的雅思成绩。如果为了做科研做实习等背景提升而耽误了雅思出分,港新就很有可能与你失之交臂了。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申请前置条件的项目,比如新国立商科、港科大金融等项目对 GRE 分数有要求的,更要提前启动,确保提前批开放前 1 个月出分,避免因成绩缺失错失先机。

26fall 港大商学院首次要求所有申请者提交视频面试,更考察临场反应与专业深度,也意味着申请者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真心建议将原本年中启动的准备工作,如选校、文书等,提前至春季启动,预留充足时间应对突发截止日期变动。

此外,同步管理多所名校的申请时间线。港新院校的提前批开放时间与涵盖项目各不相同,一边做足申请准备,一边做好混申规划,避免错过关键节点。

打破 " 先刷分再申请 " 线性思维

提前批的录取要求与正常批次无异,甚至个别专业提前批次申请会简化申请材料,比如不需要提交个人陈述等。提前批需避免 " 完美主义拖延 ",一定要打破 " 先刷分再申请 " 的线性思维,

即使标化成绩未达理想,也可先提交申请并备注 " 成绩更新计划 ",后续通过邮件补充材料,优先抢占审核名额。

对于一些海外本科毕业生来说,GPA 认证的时间节点也值得关注,毕竟因 " 成绩单造假事件 " 当下港校对海本的材料审核都非常严格。建议海外本科提前 3 个月通过 WES/ 学信网认证成绩单,并附上教授推荐信授权书,注明 " 可追溯联系方式 " 等,规避 " 成绩单审核延迟 " 风险。

在此基础上,如果有精力优化软背景的话,最后的机会是借助寒假参与相关项目,哪怕是短期线上项目。

总之,提前做好全方位准备,杜绝拖延,方能在申请中占据主动。

综上,提前批是用来主攻梦校核心项目的,比如港大金融、新国立 CS 等,利用其 " 早申早录、未录滚入正常批 " 的规则降低风险。如果选择提前批,就去冲刺你最想去的、录取希望相对较大的目标。

别忘了同步准备常规批申请,无论个人背景多么突出,都应严格按照常规批的时间节点与要求推进材料筹备,切不可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提前批。

常规批及后续主申批的定位应该覆盖一些中等匹配校,一定要放一个绝对稳且你能接受的保底校,防止冲刺和主申落空后,保底校还能接住你。而补申批则应该关注新开或延期项目,比如港城大 25fall 的金融、应用经济学都有延期截止,实则也是一种 " 捡漏 " 机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录取 院校 生源 商学院 南洋理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