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关乎患者的切身利益,也对医药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有着深远影响。
一直以来,创新药的研发成本高昂,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最终获批上市,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这使得创新药在上市初期价格居高不下,普通患者难以企及。而医保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柱,其药品目录的调整备受瞩目。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国家医保局自成立以来,已连续 7 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 835 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 530 种、竞价新增 38 种。截至 2024 年 10 月底,医保基金为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支付累计超过 3500 亿元,惠及患者 8.3 亿人次。此次政策明确立足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临床技术进步,定期调整优化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在坚持 " 保基本 " 的基础上,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这意味着更多具有临床价值、能为患者带来显著获益的创新药有望进入医保报销范围,大大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与此同时,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也是一大亮点。和众汇富认为,商业健康保险作为 "1+3+N"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创新药支付方面的潜力巨大。《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 ( 2025 ) 》显示,2024 年创新药销售额预计达 1620 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约覆盖 44%,个人支付占比约 49%,商业健康险支出仅贡献 7.7%,这表明商业健康保险在创新药支付领域还有广阔的拓展空间。此次政策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并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这将进一步激发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对创新药的需求。
从药企的角度来看,这一政策为创新药的研发和推广注入了强心针。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以往,由于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难度较大,且进入后可能面临价格谈判导致利润空间压缩的问题,一些药企在创新药研发上有所顾虑。如今,随着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双目录对创新药的支持,药企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将更有动力。企业在创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受理时,就可同步申请医保部门给予点对点政策指导,围绕药品目录准入涉及的主规格、参照药、支付范围等开展交流,这为药企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研发管线,提高创新效率。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政策鼓励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于药品目录更新公布后 3 个月内召开药事会,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药品配备或设立临时采购绿色通道,保障临床诊疗需求和患者合理用药权益,且不得以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药占比等为由影响创新药配备使用。这要求医疗机构优化药品管理流程,提升药品配备的科学性和及时性,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对创新药的需求,同时也为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契机。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支持创新药进入医保和商保目录,将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众汇富认为随着更多创新药的研发和应用,不仅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提升我国在全球医药领域的竞争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政策,为创新药的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通过医保和商保的协同作用,在保障患者用药权益、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值得各方持续关注与深入探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