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文章首发于 " 谭浩俊 ",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据新京报报道,2025 年全国高考分数已经公布,各地已陆续开启高考志愿填报环节。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季,AI 技术的深度介入成为显著亮点,多家教育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都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智能志愿填报产品和服务。
新京报记者选取了市面上近 10 款热门产品,从多个维度进行测评。从测评结果看,AI 志愿填报产品在不同维度仍然存在一些 " 硬伤 ":位次定位失误,甚至将考生的分数排名高估了一万名;荐校偏差,专业已被取消仍在推荐之列;数据陈旧,一些新专业没有收录;信息失实,一些更名过的学校直接出错……,这类产品要想充分把握当前的市场红利,产品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期的瞎子摸象,考生只能凭借考分比较盲目地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学校或者专业,而无法挑选到真正与分数匹配的学校、专业,到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了考分排名、有了各个学校上一年的平均录取分数等,考生的填报志愿选择精准度提高,再到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各类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诞生,高考志愿填报也变成了一个赚钱的生意,又到现在的 AI 填报志愿快速生成为一种产业,高考填报志愿的发展,也算是翻天覆地。
客观地讲,过去的志愿填报,虽然精准度不是很高,有些考生无法实现考分与学校、专业等较好匹配,会影响到一部分考生的志愿选择,影响到一部分学生进入更好的学校和专业学习的话,此后的高考志愿填报,精准度是提高了," 坑 " 也越来越多了,有些机构,根本不具备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能力,也在大肆宣传,且收费标准很高,怎么能让考生利益不受损害呢。这些 " 坑 ",相信很多考生都掉进过。
近两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快速兴起的 AI 填报志愿,看起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比较和运用,可以让考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在填报志愿时更加客观与精准。但是,就像药物治病一样,药物在对有害细菌、病毒等进行杀灭的同时,也会对有益细菌、细胞等产生伤害作用。只是正向作用更大,才选择使用药物。为什么好医生都在劝病人尽量不要使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等对身体伤害很大的药物,而应当主要依靠自身抗体战胜疾病,就是因为药物作用的两面性。
而 AI 在数据的抓取方面,更多的也是胡子辫子一把抓,就算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仍然无法消除无效信息被抓取。而只要存在无效信息,考生在使用 AI 填报志愿时,就会被误导,就有可能踩 " 坑 "。尤其是家人对填报志愿没有任何判断能力的考生,借助 AI 填报志愿,踩 " 坑 " 的概率更大。
我们说,高考是一个人踏上人生之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口,无论考试成绩如何,只要达到高考录取分数线,就面临如何填报志愿的选择。选好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对于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有的考生,高考分数很高,却没有上到理想的学校。有的考生,高考分数不高,却进入到理想的学校,就与填报志愿有关。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常说的运气。
而运气显然不是 AI 给的,而是自己的认知给的,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脾气、社交能力等的认识。也就是说,学校和专业不是越好对自己越重要,适合和喜欢才是最重要的。恰恰是,AI 能够提供的,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一些对任何人都有用,也都没用的信息,而无法提供与考生本人关系密切的信息。如果考生本人的信息不能与 AI 提供的信息有机融合,而只是想借助 AI 提供的信息来填报志愿,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睁着眼睛踩 " 坑 "。即便不是踩 " 坑 ",也对填报志愿没有多大效果。
AI 能够提供给考生的,只能是参考,包括一些高考填报机构,也只能是参考。考生及其家长,尤其是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首先应当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而不要越俎代庖。如果孩子拿不出意见,就要依据对孩子日常的观察,看看有没有哪方面感兴趣的东西,然后根据考分选择学校、专业。这其中,到底更看重专业还是看重学校,也是考生与家长需要重点考虑的。而这,AI 同样不可能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AI 给了考生填报志愿更多的参考,这是好事。比起过去的瞎子摸象,当然要幸福许多。但是,面对海量数据,如果考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冷静处理、理智选择,可能会让考生的人生第一步就踩进 " 坑 " 里,影响今后的发展。AI 是人类发明出来的,人类绝对不能被 AI 左右。在高考志愿填报问题上,还是要返璞归真,把填报志愿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 AI,也不是指导机构,谁也代替不了考生和家长,至多听取一下老师和亲朋好友的意见。
新浪头条 | 大鱼号 | 雪球 |
百家号 | 东方财富 | 智云平台 |
京东金融 | 小红书
商务合作,24 小时内回复,合作邮箱:Thjly@126.com
作者|谭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谭浩俊微财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