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铜川 前天
博物馆里读诗词 触摸历史温度——须臾冬笋出 天意报平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耀州窑博物馆,有一件明代白地黑花双耳大罐,静静伫立,以绘画的形式,讲述着 " 孟宗哭竹 " 的古老故事。这是目前陈炉窑明代人物题材绘画瓷中形体最大的器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此罐采用釉下彩绘装饰工艺,在施有白色化妆土的器胎上,用含铁量较高的铁矿石原料入釉绘出图案,再罩上透明白釉烧制而成。罐身肩部以两组开光装饰,一侧绘着变形写意花卉纹,另一侧则是二十四孝中 " 孟宗哭竹 " 的场景。

三国时,江夏人孟宗年少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年迈多病,冬日里想吃鲜笋。可寒冬腊月,哪有竹笋的影子?孟宗焦急万分,跑到竹林中,抱着竹子哭诉心中的痛苦。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须臾间,地裂笋出。孟宗喜极而泣,带着鲜笋回家,母亲吃后,病竟奇迹般痊愈。

罐上的孟宗,身着宽大朝服,头戴高巾,满面愁容,右手扶竹,左手持帕准备拭泪,身后放着提篮,一只鹤展翅飞至篮边。寥寥几笔,将这感人场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凝视这件大罐,仿若穿越时空,触摸到古人对 " 孝 " 的执着和坚守。古人以孝为基,将其融入生活点滴、艺术创作。" 孟宗哭竹 " 的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被工匠绘于罐身,成为人们时刻铭记的道德范本。

诗词有云:"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孟宗的孝心,在千年时光里熠熠生辉。这件双耳大罐,不仅是精美的瓷器,更是承载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文化瑰宝,让我们在博物馆中,借由它,感受历史温度,领悟孝道真谛。

来源 / 耀州窑博物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奇迹 博物馆 冬笋 绘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