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妈妈育儿 前天
“新型养老”正盛行,晚年不用住养院也不用靠子女,既惬意又自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人可能一辈子不发生疾病和意外,但一定会变老 ",这是我在保险行业听到最多的话!

确实父母已经开始变老,而我们正是负担最重的时候,既需要还车贷、房贷,还要投入大把的教育资金培养孩子,然后还要考虑如何给父母养老

有时候赚钱和 " 尽孝 " 之间,真的不能好好平衡!

前几年我的爸爸身体还不错,反应也挺快的,能照顾好自己,可现在却大不一样了。

他做事不再雷厉风行,出门的时候脑子也转不快了,坐高铁经常会坐错站,如今的他越来越不敢出门了。

爸爸,那个曾经替我扛下所有风雨的男人,已经到了需要我为他挡下风雨的时候了。

爸爸在老家住着,而我在深圳打拼,他总盼望着我能在假期带孩子们回老家,可是我要赚钱,能回去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少。

最近加班越来越多,我有时候一周忙下来,都没时间给他打电话,说实话我很惭愧,但确实身不由己

身边不少 70 和 80 后朋友,给父母养老陷入了同样的困境

在一线城市打拼的独生女林姐,她也是 " 上有老下有小 ",这几年经济条件不好,她换了一份特别忙的工作,每个月几乎没啥休息的时间,她已经有一年没回过老家了。

父母也是经常打电话给她,让她回家看看

上个月,她的妈妈在老家摔了一跤,还挺严重的,是脑出血,要动手术。

所幸她的妈妈手术后无大碍,但生活却不能自理了,得慢慢休养。

而她的父亲身体又不好,她自己只能在老家照顾了妈妈一个月。

等妈妈出院后,她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妈妈,然后才回公司上班。

但她原来所做的项目已被别人接管,奖金也没她的份了,这代表她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

据我所知,她父母并没有退休工资,她自己还有车贷、房贷,还要供两个孩子上私立学校,真的压力好大。

父母养儿不一定能 " 养老 ",并不是子女不孝顺,而是年轻人有时候也无能为力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 2020 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2020 年我国 65 岁以上的人口,已达 1.91 亿,而到 2057 年预计这个数字将突破 4 亿。

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如果咱们还是靠 " 子女给父母养老 " 的传统方式,恐怕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①经济上比较困难。

许多父母的退休金可能仅够温饱,而子女的生活负担很重,很少有能赡养父母的经济实力。

如果家里的谁生一场大病,可能就得掏空全家的积蓄了。

更别说那种没有退休工资的父母,如果生病,子女的负担更重,没法给父母提供很好的晚年生活。

②子女很难陪伴年老的父母

现在经济条件不好,子女们赚钱得牺牲自己的时间加班,许多地方是 "996" 的工作模式,这样子女连陪伴自己的孩子都成了 " 奢侈 ",更别说回老家去长时间照顾父母了。

除非把父母接到城里来,但老人不一定能适应。

没有陪伴,老人是很孤独的。

而且现在年轻人 "好好说话" 的耐心,都被生活磨平了,有时候会让老人受委屈,这样的生活,我想不是父母想要的。

所以现代社会衍生出了 "新型养老方式",还越来越流行了,等咱们老了既不需要住养老院也不会麻烦子女。

新型养老方式是怎么样的?

1、靠科技养老

去年我给爸爸装智能手环时,他满脸抗拒:" 戴这玩意儿,跟被监控似的,不自由!"

直到有一次他晨练时,低血糖晕倒了,手环自动拨打了急救电话,他才真香了。

如今他每天研究手环的健康数据,还学会用语音助手预约买菜。

虽然我们年轻人很忙,没那么多时间照顾父母,但我们可以用智能科技来帮他们养老,用了总比不用好。

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在老家的房子里,安装燃气报警器、跌倒监测仪,把父母的住宅变成 "安全舱",防止他们发生意外;还可以建立全家健康数据库,让大数据守护父母的健康,还可以教他们在 APP 上找 " 名医 " 咨询。

当然还可以教父母用短视频记录生活,发在自媒体平台上,既能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还能得到别人的点赞,以来获得成就感。

我们 70 和 80 后自己也在慢慢变老,将来也可以让科技赋能我们的养老,做一位与时俱进的老人,岂不美哉?

2、抱团式养老

同事老张的做法,让我深受启发:他把郊区的老房子改造成 " 田园养老社区 ",不仅接父母来住,还吸引了 3 对同龄夫妻合租。

他们一起种地、一起办读书会,甚至开了个线上农产品小店。

他经常说:" 与其让父母在城里憋出抑郁症,不如给他们一片能扎根的土地。"

有的父母确实不能适应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而我们年轻人还得在城市里赚钱,也回不了老家,折中的话就是让父母住在田园式的养老社区,我们能时常过去看一看。

当然老年人,也可以为自己规划养老

比如卖掉市区 " 老破小 ",到城郊或农村租个带院子的房子,空气好、邻里亲,还能低成本实现 " 菜篮子自由 "。

如果身体条件好、经济条件好,还可以全国周游式养老,夏天去北戴河避暑,冬天到海南过冬,把养老院变成 " 移动的家 "。

当然这种方式,比较费钱,咱们得存够足够的养老钱,或者提前买年金和分红保险,让我们在年老的时候有一大笔钱可以用。

3、高端互助养老。

我有个忘年之交汪姨,她之前参加的 " 退休女性成长营 " 让我大为震撼:她们不仅学短视频剪辑、练瑜伽,还组了个 "奶奶乐队",每周去幼儿园给孩子表演。

" 以前总盼着女儿回家,现在忙得没时间想她。"

汪姨这话虽有点 " 扎心 ",却让我看到养老的本质:老人需要的不是被照顾,而是被需要

我查了资料,总结了这个高端养老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比如父母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和老同学、老同事组 "养老搭子",一起学画画、自驾游。

老人把晚年活成精彩人生,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多好啊!

老了之后能在精神上找到了寄托,养老就很顺畅啦。

总之养老这场仗,与其等到 60 岁再打,不如从现在就开始,为自己、为父母,搭建一个更有温度、更具韧性的 " 养老生态 "。

毕竟,活得漂亮,才是对岁月最好的不辜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996 养老 车贷 房贷 一线城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