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河北资产 ")首次呈交了港股上市申请文件,建银国际、山证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这也是首次地方 AMC 冲击港股上市。
地方 AMC 上市并不容易。
早在 2017 年 9 月,安徽省的持牌 AMC 安徽国厚资产管理公司就曾启动改制上市程序,计划 2018 年在香港上市,但赴港 IPO 最终未能成行。
海德股份则是经历了从房地产开发商到专业不良资产管理机构的转型,2014 年,永泰集团通过股权收购成为实际控制人;2015 年 6 月出资 10 亿元设立海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进军不良资产行业;2016 年 7 月,获得西藏金融办颁发的首张地方 AMC 牌照,成为全国第 30 家持牌机构。
因此,自身直接完成 IPO 的地方 AMC 之前并无成功案例。
招股书显示,河北资产为河北省唯一一家具备批量收购及处置金融不良资产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 2024 年新收购不良资产的原始价值计,在河北省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 24.4%,以 2024 年自中小银行新收购的不良资产原始价值计,在河北省所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 47.2%。
在营业收入和利润上,河北资产近年来变动剧烈。
2024 年,河北资产的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同比增长 130%,为 5.12 亿元,并实现利润 2.04 亿元。不过,在 2023 年,河北资产的不良资产经营收入仅有 2.22 亿元,同比下降了 48%,并产生 -2.33 亿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当年最终亏损 1.45 亿元。
对于 2023 年的营收暴跌,河北资产称因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下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良资产收益由 2022 年的 1.62 亿元减至 2023 年的 0.78 亿元,主要是由于 2022 年收到一个重大不良资产收购处置项目的大额付款及不良资产收购重组业务下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的收入由 2022 年的 2.6 亿元减至 2023 年的 1.43 亿元,原因是逐步完成对不良资产收购重组业务下的不良资产回收。
同样,2024 年不良资产经营收入由 2023 年的 2.2 亿元达到 2024 年的 5.1 亿元,主要是由于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下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良资产收入,由 2023 年的 0.78 亿元大幅增至 2024 年的 4.4 亿元,主要是由于不良资产组合的营运周期于 2024 年逐渐达到处置及回收阶段,及加强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及回收。
利润方面,河北资产 2022 年盈利 9760 万元转为 2023 年的亏损人民币 1.45 亿元,由于 2023 年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减少及公允价值损失增加;到了 2024 年盈利 2 亿元,系 2024 年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增加及公允价值损失减少。
截至 2024 年末,河北资产的资产规模为 75.56 亿元,在所有地方 AMC 中处于中下游位置。资产中,主要为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截至 2024 年末,河北资产负债 50.39 亿元,资产负债率 66.69%。
另据招股书,河北资产的前五大客户于 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的收入合计分别为 2.2 亿元、1 亿元及 3.4 亿元,分别占同期不良资产经营收入的 51.3% 、 47.0% 及 66.6% 。
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来自不良资产管理业务下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 0.92 亿元、0.24 亿元及 2.5 亿元,分别占不良资产经营收入的 21.8% 、 10.7% 及 49.9% 。
据招股书,这家 2024 年贡献河北资产营收半壁江山的为一家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对比行业龙头的国家 AMC 机构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不足 5%,河北资产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或也是导致其收入、利润暴涨暴跌的原因之一。
地方 AMC 行业监管趋严。根据媒体今年 4 月的报道,监管正在就《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地方 AMC 征求意见,在地方 AMC 的资产收购、处置、股东股权、融资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河北资产也在上市申请书中指出,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受到高度监管,公司的业务、经营状况、未来前景都可能受到监管变化或其他政策变化的影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