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选择主流商用台式机时,都会要求它做到办公与生产力性能可以满足办公与大多数生产力应用需求、做到高能效、对软件应用的适应性更好、拥有出色的可维护性,甚至还要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 AI 应用,同时在整机采购成本和运维成本方面更具竞争力。那么这样一台主流的商用台式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处理器呢?AMD 旗下的锐龙 8000G 系列采用 Zen4 高能效架构、拥有全大核设计、内置媲美独显的 RDNA3 顶级集显和独立 NPU,可以说具备了打造 N-0.5 代全能商用台式电脑的 " 先天圣体 ",其中的锐龙 5 8600G,更是非常适合主流定位的商用台式电脑机型。那么,市面上关注度也很高的 "14 核 " 酷睿 i5 14500 商用机型和锐龙 5 8600G 商用机型相比,谁更胜一筹呢?看完我们的解析,结果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
AMD 锐龙 5 8600G:N-0.5 代主流商用台式电脑 " 必选芯 "
锐龙 5 8600G 采用 4nm Zen4 架构,拥有 6 个全规格大核和 12 线程,最高加速频率高达 5GHz。酷睿 i5 14500 虽说总核心数量达到 14 个,但是其中只有 6 个是性能大核,其余 8 个小核频率远低于性能核,且大小核在企业指定的一些操作系统中可能存在调度优化不到位导致性能降低的问题,相比之下锐龙 5 8600G 的全大核设计无疑适应性更好。
此外,锐龙 5 8600G 支持 AVX512 指令集,而酷睿 i5 14500 只能支持到 AVX2,在面对需求 AVX512 浮点计算的应用时,执行效率会远远落后于锐龙 5 8600G,考虑到商业应用中对 AVX512 的需求会比较多,所以这一点也是锐龙 5 8600G 无可比拟的硬性优势。
锐龙 5 8600G 内置 Radeon 760M 集显,拥有 8 个 CU,加速频率高达 2.9GHz,远高于酷睿 i5 14500 内置 UHD770 集显的 1.55GHz,实战性能更是数倍于 UHD770。因此,不管是应对各种需要 3D 加速的生产力工具还是 AI 应用,有 Radeon 760M 加持的锐龙 5 8600G 也是远胜酷睿 i5 14500 的。
内置支持方面,锐龙 5 8600G 默认支持 JEDEC 标准的 DDR5 5200,最大容量可达 256GB,而酷睿 i5 14500 默认支持 JEDEC 标准的 DDR4 3200 和 DDR5 4800,最大容量为 192GB。商用台式电脑一般都会使用处理器的默认 JEDEC 内存规格,所以锐龙 5 8600G 无论是在内存频率、内存容量方面,都完胜酷睿 i5 14500。
TDP 部分,商用电脑上的锐龙 5 8600G 和酷睿 i5 14500 一般都被设定为 65W,但是酷睿 i5 14500 由于是 10nm 制程,所以要满血释放性能的话,要 140W 以上才能做到。而锐龙 5 8600G 在 65W 下已经可以发挥全部性能,无疑降低了商用机对电源功率的需求,同时相比酷睿 i5 14500 在主流商用机通常配备 300W 左右电源的情况下提供了更出色的稳定性。
最后是对 AI 应用的加速能力,锐龙 5 8600G 不但拥有强大的 CPU 和 GPU,它也是首款内置 NPU 的台式机处理器,因此可以实现 CPU+GPU+NPU 的全能 AI 加速,在面对未来的 AI 应用时,比集显羸弱、没有 NPU 的酷睿 i5 14500 领先了至少一代。
那么,在对应的主流商用台式电脑上,锐龙 5 8600G 和酷睿 i5 14500 谁表现更优呢?我们找来了联想启天 M550(搭载锐龙 5 8600G/32GB DDR5 5200/1TB SSD)和一台一线品牌商用主机(搭载酷睿 i5 14500/32GB DDR5 5200/1TB SSD)进行对比。
联想启天 M550 商用台式机介绍
联想启天 M550 是搭载锐龙 8000G 的商用台式机代表产品,我们手中这台搭载了锐龙 5 8600G 处理器、32GB DDR5 5200(双通道)内存和 1TB 的 NVMe SSD,没有搭载独显。M550 这次搭配的主板芯片组为 AMD PRO665,基于 AM5 CPU 针脚方案。与业内常见的 2 年一换 CPU 针脚方案不同,AMD 的 CPU 插槽接口生命周期很长,上一代 AM4 接口足足使用了 8 年,历经 AMD 五代锐龙处理器。而 AMD 已经官宣 AM5 平台至少要支持到 Zen6 架构,对于企业客户来说,这意味着 CPU 和主板的支持周期长,未来也拥有更多的升级可能。M550 上的这张 PRO 665 主板提供了 2 个 DDR5 内存槽并升级了两个 M.2 SSD 硬盘位,以及 PCIe x16、PCIe x1 和 PCI 多个扩展插槽,方便企业用户使用多种类型的扩展卡。主板也提供了 PS/2 键鼠接口和 VGA 视频接口,方便使用旧设备,节省升级费用。而且考虑到用户使用习惯,还特别将 USB 3.2 高速接口前置,而后置采用 USB 2.0。电源方面,M550 可选 180W~380W 多种电源,转换效率不低于 85%,和能效比极高的锐龙 8000G 系列处理器搭配组建节能高效的电脑主机正好合适。
实战对比:锐龙 5 8600G 商用台式电脑实用性完胜
测试平台
联想启天 M550(AMD 锐龙 5 8600G + Radeon 760M 集显)
一线品牌商用主机(Intel 酷睿 i5 14500+UHD770 集显)
●综合性能对比
首先看看基准部分的整机综合性能。可以看到,锐龙 5 8600G 机型 PCMark 10 Extended 综合得分领先酷睿 i5 14500 大约 44% 之多,从子项来看,锐龙 5 8600G 领先的项目主要就在生产力、数字内容制作方面,这也很合理,毕竟 Radeon 760M 集显性能领先 UHD770 太多了。在大家更容易理解的鲁大师测试中,锐龙 5 8600G 机型总分基本和酷睿 i5 14500 持平,但是在 GPU 总分中领先了酷睿 i5 14500 一倍出头,优势也是巨大的。
● AVX 性能对比
锐龙 5 8600G 支持 AVX512 指令集,而酷睿 i5 14500 只支持到 AVX2,因此在用到 AVX 指令集的计算时,锐龙 5 8600G 优势会非常明显。从测试结果来看,虽然酷睿 i5 14500 拥有 14 核 20 线程,也照样不敌 6 核 12 线程的锐龙 5 8600G。在处理器多媒体性能测试中,锐龙 5 8600G 甚至最多领先了酷睿 i5 14500 大约 42%,相当于跨越了两代的水平。
● GPU 方案对比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锐龙 5 8600G 内置的 Radeon 760M 集显,它采用与 RX 7000 相同的 RDNA3 架构,3DMark TimeSpy GPU 得分已经媲美入门独显,更是达到了酷睿 i5 14500 内置 UHD770 的 3 倍多。其实 UHD770 的水平也就是个满足基础办公应用需求的 " 亮机卡 ",要真正在 3D 应用和生产力工具中达到高效实用的水准,还得看锐龙 5 8600G 内置的 Radeon 760M 集显。
● AI 功能体验
锐龙 5 8600G 不但拥有高效的 Zen4 全大核设计,也内置了强悍的 Radeon 760M 集显,因此它在面对 AI 应用时也能表现出更好的效率和适应性。我们使用 LMStudio 对两套商用台式电脑进行 AI 性能测试,可以看到,在使用集显加速的情况下,锐龙 5 8600G 机型领先酷睿 i5 14500 机型的幅度高达 212%,而在纯 CPU 加速情况下,锐龙 5 8600G 机型也领先酷睿 i5 14500 机型大约 13%,即便后者核心更多,也输给了锐龙 5 8600G。由此可见,对于未来商用领域 AI 加速功能需求越来越多的情况,锐龙 5 8600G 无疑能提供更好的适应性和工作效率,而酷睿 i5 14500 在这方面短板明显,只能面临淘汰。
总结:主流商用机首选 AMD 锐龙 5 8600G 机型更靠谱
简单总结一下。从前面的详细测试可以看到,锐龙 5 8600G 由于采用了 4nm Zen4 全大核设计,不但拥有极高的执行效率,在面对各种应用时也不会出现像酷睿 i5 14500 那样大小核调度优化不足导致效率下降的问题,它始终都能提供最佳的性能表现。
从测试数据也可以看到,同样在商用机默认的 65W 设定下,6 核 12 线程的锐龙 5 8600G 在 PCMark 10 Extended 测试中大胜 14 核 20 线程的酷睿 i5 14500,总分优势高达 44%,而 SiSoftware Sandra 中的 AVX512 性能也是遥遥领先,最高优势达到 42%。由此可见,锐龙 5 8600G 的 Zen4 架构和全大核设计确实在能效方面优势巨大。
图形性能部分,锐龙 5 8600G 内置的 Radeon 760M 对新 API 和应用的支持远好于酷睿 i5 14500 内置的 UHD770,性能方面更是遥遥领先,在基准测试中提供了超过 3 倍于 UHD770 的性能。虽说商用机主要作用不是玩游戏,但更强的 GPU 无疑能在各种 3D 应用中获得更高生产力和效率,这也是锐龙 5 8600G 的巨大优势所在。同时,由于锐龙 5 8600G 拥有强大的 CPU+GPU+NPU 全能 AI 加速设计,相对只有羸弱集显的酷睿 i5 14500 来说能够更好地适应 AI 加速需求越来越多的商用办公环境,从这一点来讲,锐龙 5 8600G 也是 AI" 战未来 " 的更好选择。
平台部分,锐龙 5 8600G 使用的是 AM5 平台,默认支持 DDR5 5200(JEDEC 标准)内存,而酷睿 i5 14500 的商用机型一般默认使用 DDR4 3200 内存或者 DDR5 4800 内存(JEDEC 标准),在带宽方面落后于锐龙 5 8600G。而且现在 DDR4 内存已经停产,如果是搭配 DDR4 的机型,未来扩容成本会很高,也没法再升级 DDR5 内存。再者,AM5 平台未来还可以升级锐龙 9000 系列 APU,酷睿 i5 14500 使用的 LGA1700 平台已经淘汰,无法再继续兼容下一代处理器,因此在平台生命力和保护企业投资方面,也是锐龙 5 8600G 完胜。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企业采购具备主流级性能、拥有出色适应性和可维护性,而且还具备战未来 AI 功能的高性价比商用台式机,作为 N-0.5 代主流甜品的锐龙 5 8600G 机型堪称全面超越酷睿 i5 14500 机型的解决方案,也是当下最值得选择的主流商用机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