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6 月 30 日讯(记者 陈俊清) 今日(6 月 30 日),据上交所官网,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易加增材 ")科创板首发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募集资金 12.05 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招股书披露,易加增材是一家主要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级增材制造(3D 打印)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相关产品和技术已在航空航天、工业制造、科研教育、消费电子等重要领域加快应用与推广。
自主研发 20 余款 3D 打印设备
在上市标准方面,此次易加增材选择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 2.1.2 条的第一项上市标准,即 " 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 5000 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 "。
本次 IPO,易加增材拟募集资金 12.05 亿元。其中,4.64 亿元拟用于北京易加三维金属 3D 打印扩产项目,4.42 亿元拟用于杭州增材制造设备产业化项目,1.87 亿元拟杭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12 亿元技术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易加增材 2022 年至 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47 亿元、4.09 亿元、4.7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92.60 万元、6858.15 万元、9881.34 万元,保持较快增速。
3D 打印设备是易加增材主要的营收来源,该业务营收占收入构成比例从 2022 年的 92.89%,增至 2024 年的 95.2%,呈现上涨趋势。
产品方面,易加增材已自主研发 20 余款 3D 打印设备并实现量产,配备全程可控的 EP Hatch 3D 打印工艺规划软件和 EPlus 3D 控制软件。
其中,该公司在大尺寸多激光 3D 金属打印设备上已逐步形成了较为领先的差异化技术优势。该公司率先在金属粉末床熔融打印设备的三轴打印尺寸上均突破了米级,自主研发的超大设备 EP-M1250获得了浙江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的 " 省内首台(套)" 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 国内首创 "。
此外,该公司 2023 年推出的"EP-M1550 超大尺寸金属增材制造系统" 通过了浙江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的" 国内首台(套)"。
从下游客户来看,招股书显示,易加增材 2024 年前五大客户分别为雷石智造、敬业增材、江苏仰望航天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航宇工业装备有限公司、西安空天机电智,占营收比例为 38.17%。
原材料采购方面,易加增材对外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振镜、激光器、机械加工件等,主要供应商包括阿帕奇(北京)光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SCANLAB GmbH、高碑店市轶新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
营收规模及市占率均行业中间位置
易加增材在招股书中将 EOS、3D Systems、SLM Solutions、GE Additive 列为海外竞争对手,其均为德国及美国企业。国内竞争对手为铂力特、华曙高科,且均在科创板上市。
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易加增材营收规模与市场占有率均处于中间位置。截至今日(6 月 30 日)收盘,铂力特、华曙高科市值分别为 161.87 亿元、152.21 亿元,2024 年金属设备营收分别为 13.26 亿元、4.92 亿元。从市场占有率来看,铂力特、华曙高科易加增材 2024 年设备收入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1.28%、0.74%、1.03%。
据了解,增材制造是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之一。而增材制造全产业链技术壁垒和专利集中在中游设备厂商,增材制造设备是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 年 5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8%。其中,3D 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 40.0%,继续位列全国工业品增速榜首。
从下游应用来看,根据 Wohlers Associates,2024 年全球增材制造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领域、能源领域等。其中,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领域、能源领域为主要应用领域,收入占比分别为 17.7%、11.1%、10.3% 和 8.4%。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的平均售价上升趋势明显。增材制造在招股书中表示,2019 年至 2024 年,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的平均售价从 9 万美元上升至 31.69 万美元,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平均售价接近 50 万美元,主要系设备向大型化发展,设备单价持续上升所致。
目前,全球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销量相较于非金属增材制造设备而言较少,单台价值更高,其增长速率更快。根据 Wohlers Associates,2023 年,全球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装备销售量为 3793 台,同比增长 24.40%。在非金属增材制造设备表现疲软的同时全球金属增材制造设备仍展现了更快的发展趋势。
投后估值 41.90 亿元
从融资历程来看,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易加增材共经历过 5 轮融资,其中,B++ 轮、B+ 轮、B 轮融资金额均为数亿元。
其最近一期的 B++ 融资发生在 2024 年 12 月底,投资方包括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 ( 有限合伙 ) 等。易加增材在招股书中表示,该轮融资完成后,其投后估值为 41.90 亿元。
此外,该公司还吸引了国投创合、亦庄国投、航发基金、中信建投资本、中铝创新等一众国有资本。
股权结构方面,本次发行前,易加增材实际控制人李诚、李健浩父子合计控制公司 54.53% 股份。机构股东方面,股权穿透显示,先进产投、创和新材、创和基金为其主要机构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 3.58%、3.10%、3.01%。此外,辅导机构中信证券也位列股东,直接持股 1.34%。
据披露,李诚出生于 1962 年,拥有大学学历,为高级经济师,是杭州永盛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曾于 1983 年至 1997 年从事面料等纺织品经营业务;1997 年 11 月至今,担任杭州永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并且在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11 月,担任易加有限董事;2023 年 11 月至今,担任易加增材董事。
李健浩为李诚之子,出生于 1991 年,目前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EMBA 硕士研究生在读,曾在 2015 年至 2017 年就职于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永盛控股,2023 年 11 月至今,担任易加增材董事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