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便携式网络图形,是一种采用无损压缩算法的位图格式,支持索引、灰度、RGB 三种颜色方案以及 Alpha 通道等特性。其设计目的是试图替代 GIF 和 TIFF 文件格式,同时增加一些 GIF 文件格式所不具备的特性。PNG 的 1.0 规范于 1996 年发布,2003 年又更新至 2.0 规范,不少国家的数字档案馆和图书馆都采用了 PNG 来存档数字图像。
近日,万维网联盟(W3C)发布了 PNG 的 3.0 规范,时隔超过 22 年终于迎来了更新。在第三版规范中,PNG 加入了三个新功能,包括支持高动态范围(HDR)图像、通过动态 PNG(APNG)制作动画、以及 Exif 数据存储。新特性将文件规范推向现代,使得 PNG 可以与 GIF、WebP 等其他格式相竞争。
其实早在 2024 年,APNG 就已经出现。当时 Mozilla 创建并完善了这一格式,将 PNG 的优势与 GIF 的特性相结合,并在 2007 年的 Firefox 3 浏览器中添加了支持。虽然当时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被纳入到标准规范中,不过仍然被后来的 Safari、Chrome 和 Edge 浏览器所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APNG 在 3.0 规范中被收入,且内容与过去的文档和实现相一致。
3.0 规范通过添加 cICP 块,将视频信号类型识别的独立编码代码点,用于包含图像格式元数据,使得 PNG 可以支持 HDR 和广色域图像。此外,3.0 规范增加了对 Exif 元数据的支持,其中提供了图像拍摄时的标准化信息记录,便于用户进行图像管理及后期处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