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06-30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全球独角兽再创新高 AI成驱动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2025 全球独角兽榜》,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首次突破 1500 家,达 1523 家,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 70 家,显示出全球创业生态在多重不确定性背景下依然韧性十足。榜单还揭示了 AI 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核心地位,成为推动估值增长和新企业崛起的关键力量。和众汇富研究发现,独角兽榜单中共有 478 家企业与 AI 直接相关,占比高达三成,远超以往任何年度,AI 产业已经从概念热潮转化为投资落地与产业革新的现实。

从国家分布看,美国依然是独角兽企业最集中的国家,共有 758 家企业上榜,较去年新增 55 家,几乎占据全球一半份额。中国以 343 家独角兽紧随其后,增幅虽不大,但在榜单前列保持稳定地位。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中国头部独角兽的估值和全球影响力仍处于领先水平,尤其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超级独角兽,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展示竞争力。印度和英国则分别以 64 家和 61 家位居第三和第四位,整体格局较去年变化不大,但榜单中部分企业因上市或估值下滑退榜,也折射出全球市场流动性收紧对初创企业估值的影响。

本次榜单的一大亮点是 SpaceX 首次超越字节跳动和 OpenAI,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估值达到约 2.6 万亿元人民币。OpenAI 和字节跳动则并列第二,估值分别为 3000 亿美元和约 3150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旗下已有三家企业跻身全球估值前四,包括新晋的 xAI,估值达 1130 亿美元。和众汇富认为,马斯克的超级独角兽矩阵已成为美国创新战略的代表,其 AI 和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榜单也反映出 AI 产业的高速扩张已成为独角兽成长的主要驱动力。共有 128 家纯 AI 企业上榜,估值合计接近 1 万亿美元,尤其以生成式 AI、AI 芯片、AI 大模型企业增长最快。和众汇富观察发现,ChatGPT 上线仅两年,OpenAI 估值实现 10 倍以上跃升,其技术突破带动整条产业链估值重估。在此背景下,相关领域的创业项目获得资本追捧,融资轮次密集,估值持续攀升。与此同时,中国 AI 领域也有多家企业如 Moonshot AI、MiniMax 等跻身榜单,展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

从行业分布看,软件与服务类企业占独角兽总数近八成,涵盖金融科技、企业服务、AI 技术等方向。销售实体产品的独角兽企业占比不到三成,集中于新能源、生物医药与芯片制造等领域。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格局表明科技创新的轻资产、高估值逻辑依然是资本市场主流,更容易获得高估值与融资关注。但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硬科技赛道的战略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尤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之际,具备核心技术的实体独角兽将获得更强资本溢价。

榜单还揭示出 IPO 节奏的显著放缓。数据显示,2024 年仅有约 30 家独角兽实现上市,远低于 2021 年超 130 家的峰值。高利率环境、宏观不确定性以及估值修复压力共同促成了企业 " 延迟上市 " 现象。和众汇富认为,独角兽长期停留在私有市场不仅反映出创始人对控制权的重视,也说明二级市场估值波动对募资路径形成新考量,未来或将催生更多私募市场交易和二级市场并购案例。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全球独角兽生态中虽新增数量有限,但头部企业竞争力不容忽视。字节跳动继续位列全球估值第二,多个 AI 和新能源企业快速成长,同时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也在稳步推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中国独角兽企业正在从 " 流量逻辑 " 向 " 技术逻辑 " 过渡,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未来或将出现更多超级平台型公司。

整体来看,《2025 全球独角兽榜》不仅是一份数据榜单,更映射出全球新经济动力结构的持续演变。AI 技术的主导地位、马斯克系企业的扩张路径、中国企业的结构性变迁、资本市场周期调整下的融资策略变化,正共同构成一幅充满活力与不确定性的全球创业图景。和众汇富认为,随着科技与资本进一步融合,未来的独角兽将更加聚焦核心技术、全球布局与可持续成长潜力,独角兽之争也将从 " 数量 " 之争演变为 " 质量 " 之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独角兽 ai 字节跳动 独角兽企业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