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6-29
周鸿祎的“AI观”:“能干活”的智能体才是“答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近日举行的 " 正和岛 2025 案例共学年会暨 AI+ 先行者创新大集 " 上,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以 AI 数字人形式带来了《智能体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径》的主题分享。他结合时代变革,系统分析了当下 AI 的发展趋势、潜在机会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商业形式。

周鸿祎认为,中国具备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与最丰富的工业场景,这为 AI 技术的深度应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促使众多企业当前积极拥抱 AI 与大模型。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往往会遇到大模型的应用短板:一、AI 大模型虽然能 " 思考 "、能生成、能规划、能指挥,却没有 " 手 " 和 " 脚 ",不具备使用工具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二、AI 大模型缺乏长期记忆能力,每次只能处理单一任务,无法自主处理多步骤复杂流程。在周鸿祎看来,AI 的未来是通过智能体的不断变革创新,从而真正担负起更为智能化的执行工作。

事实上,此前周鸿祎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就说,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下半场,智能体成为主角。他说,人工智能未来的关键发展并非完全依赖大模型自身的更新,而在于向智能体进化,智能体能够完成对复杂任务的分解、推理以及分布式执行。

在他看来,大模型和智能体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必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智能体能够全流程执行复杂任务,遇到困难时可以自动调用各种工具,完成从流程规划、任务分解到执行的完整闭环。这种能力的获得,标志着 AI 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执行,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性解决方案。

例如,在企业经营中,以智能体为代表的 " 数字人 " 和人类员工更加协同工作。周鸿祎表示,智能体最初作为辅助员工解决问题的工具,从实现单个工作节点的优化与改进,逐步发展为取代部分岗位职能,变成 " 数字员工 " 或 " 硅基员工 ";人类员工则转变为智能体的教练、导师、管理者和协调者,主要负责目标设定与价值观判断,把控整体方向。

他进一步说,随着智能体技术的发展,未来应用软件和网站都将成为智能体执行任务的工具,形成 " 员工操作智能体,智能体调用软件、访问网站 " 的全新工作模式。届时,一名人类员工带领上百个智能体协同工作将成为常态,员工的工作效能呈指数级增长,从而演变为 " 超级个体 "。

当企业内每名员工都能有效管理大量智能体时,企业的实际运营规模也随之扩大,进而升级为 " 超级公司 "。在此背景下,智能体的运营比例与硅基员工的占比,也将成为衡量企业 AI 化水平的关键指标。

那么企业该怎么推进 AI 应用落地?周鸿祎建议:一是要正确认识 AI 的能力,并不断加以挖掘;二是培养全员的 "AI 素养 ",提升企业 " 含 AI 量 ";三是确定 AI 在企业中的应用场景,解决一些堵点、卡点问题。

最后,周鸿祎还提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 AI 的安全问题。他说,当企业 AI 转型的一切条件都具备时,AI 大模型面临着内容安全、幻觉、提示注入攻击等新型安全问题。特别是当大模型结合智能体,具备了操作企业生产控制及 IT 等系统的能力时,一旦智能体失控,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生产线停摆等问题,使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人工智能 周鸿祎 创始人 导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