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算力硬件方向表现活跃,海外方面,英伟达本周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 3.77 万亿美元,再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国内方面,2025 中国 AI 算力大会于 6 月 26 日举办,产业核心公司纷纷吸引资金关注。
中信证券指出,算力产业围绕英伟达链和 ASIC 链的投资机会维持高景气,看好国内 PCB/CCL 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于高端产能供需紧张下的产业机会,业绩增长仍具较强持续性和较高确定性。
半年报披露将至,财联社 VIP 特邀行业专家全面解读上半年 AI 算力硬件实际出货情况,6 月 17 日,携手蜂网专家为您带来 "AI 算力硬件" 主题的【风口专家会议】。
问题一:此前市场对今年的算力需求存在疑虑,从 2025 年的实际出货量预期来看,下游客户对算力服务器的实际采买力度是怎样的?
专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算力服务器的需求都处于一个持续增加的阶段,整体呈现出高速成长的态势。
问题二:目前下游客户对国产算力服务器的购买意愿,以及其采购占比是否有大幅提升?这些下游客户目前主要采购来自国内哪些厂商的服务器?
专家: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对算力服务器的需求量仍在增加。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采购量是持续增长的。
国内的服务器厂商主要包括华勤技术、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立讯精密等。国外的服务器厂商则有捷普集团、智邦科技等企业。
问题三:关于 PCB 产品,目前其单机用量是否有很大提升?未来该产品有怎样的迭代趋势?
专家:PCB 的单机用量确实有所提升。随着服务器功能的增强和算力的提升,在一些功能板卡上,例如 BMC(基板管理控制器)板卡、网卡以及 PoE(以太网供电)卡上的用量都有所增加。在迭代趋势方面,PCB 的层数正向更高阶发展,目前普遍已经达到 44 至 46 层。同时,其使用的材料也在持续升级,从 M7(Megtron 7)等级逐步提升到 M8+(Megtron 8 Plus)乃至 M9 等级,这是一个稳步提升的过程。
问题四:目前国内哪些企业的 PCB 产品技术更好?其产品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英伟达和国内的算力服务器厂商通常会采购哪些企业的产品?
专家:国内做得比较好的 PCB 厂商包括方正科技和胜宏科技。例如,方正科技已经能够生产应用于 1.6T 交换机产品的 46 层 PCB,并且使用了 M8+ 等级的高速材料。
关于采购选择,国内的服务器生产厂商更多地会采用方正科技等国产 PCB,因为其性价比可能更高。而像英伟达这样的国外厂商,则更多地会选择沪电股份等供应商的产品。
问题五:今年的整体采购量是否有比较大的变化?业内是否认为采购量会超出预期?预计下半年 PCB 的销量是否会继续保持高增长?
专家:今年的采购量肯定会超出预期。因为材料的升级和层数的增加,导致 PCB 的价格呈现翻倍式的增长,其利润也随之大幅提升,增长幅度应该相当可观。
预计下半年 PCB 的销量会继续保持高增长。以交换机产品为例,目前 800G 交换机在第二季度已经实现量产,而 1.6T 交换机预计将在明年第二季度量产。这种产品的迭代是有序且稳步进行的,因此近一两年的增长预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六:交换机今年的采购量是否有不错的增长?采购的产品级别与去年相比有何不同?目前国内哪些企业的研发实力和出货量排在前列?
专家:交换机产品今年的采购量确实有显著增长。去年市场主流还是 400G 产品,而今年随着博通公司(Broadcom)的 Tomahawk 5 芯片实现量产,800G 交换机已经在第二季度进入量产阶段。
预计下半年 800G 交换机的出货量会持续攀升,其增长预期可能远超之前的预测,甚至可能是翻倍的增长。展望明年,市场将向 1.6T 产品迭代,但目前 1.6T 产品仍处于预研阶段,因为对应的 Tomahawk 6 芯片尚未量产,预计最快也要到明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才会量产。
捷普集团、智邦科技等企业在交换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厂商的产品目前大多还停留在 100G、200G 的水平。国内目前还没有 800G 交换机的出货。
问题七:如果国内厂商能够突破 800G 技术,其利润是否会有较大提升?业内预计国内厂商何时能够出货 800G 产品?
专家:国内厂商要实现 800G 产品的出货,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亚马逊、微软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提前研发出 800G 甚至 1.6T 的产品,一个关键原因是它们与博通公司这样的芯片原厂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新一代芯片的预研阶段,芯片原厂、云厂商和代工厂三方会积极参与,共同进行产品预研。例如,Tomahawk 6 芯片虽然尚未量产,但一些代工厂已经拿到了预研芯片并开始了前期的研发设计。
对于交换机这样复杂的产品,从拿到芯片到最终实现量产,研发周期至少需要一年左右。因此,国内厂商在技术迭代上至少会晚一到两年。
问题八:存储芯片实际的价格变化情况、涨幅有多大,以及未来是否还有涨价趋势?
专家:存储芯片确实在涨价,这个迹象从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出现。去年第四季度有缓慢增长,今年第一季度以来也一直在持续增长。
存储芯片市场具有周期性,通常是下跌两到三年,然后上涨一年左右。本轮涨价趋势不会持续太久,预计到今年年底或明年第二季度,也就是持续一年多时间后,就会进入下行通道,不会一直上涨。
存储芯片涨价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有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原厂的操控因素。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主要由美光(Micron)、三星(Samsung)、海力士(SK Hynix)这几家大厂主导,他们可能会控制产能扩张的速度。
问题九:还有哪些算力服务器的上游零部件今年有比较好的出货行情?是否存在缺货、涨价或产能紧张的情况?
专家:还有一些零部件的需求也在增长。例如,光模块的需求量肯定会随着算力提升而上涨。此外,电源模块和电源 IC 的需求也会增加。随着服务器算力的增加,其功耗会上升,这将带动 PSU(电源供应器)的需求增长,从而提升相关 PSU 厂商的业绩。
问题十:在算力服务器的电源领域,国内哪些企业的产品比较不错,或者说今年的业绩可能会比较好?
专家:在电源厂商中,像欧陆通、长城电源的业绩应该都不错。另外,航嘉电气也在布局服务器电源领域,但可能会稍慢一些。做得比较好的还有麦格米特。
问题十一:从上游算力硬件企业的角度看,今年我们应该更关注为国产算力服务器供货的企业,还是为英伟达生态供货的企业?哪一类企业的业绩会更好?
专家:两类企业的业绩都会增长,但增长幅度更大的可能还是为英伟达生态供货的企业。
首先是因为出货量更大。其次,英伟达的算力服务器在性能、功能配置以及整体出货量上,都领先于国内的 AI 算力服务器。
问题十二: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和出货情况来看,哪几类企业的业绩放量最超出预期?能否给各类企业排个序?
专家:在国内企业中,PCB 行业的增长幅度应该是最大的。因为其产品的迭代不仅仅是数量层级的提升,更是价格的翻倍式增长,这将直接体现在利润的大幅增加上。例如,从 400G 升级到 800G 或 1.6T,PCB 的价格不是增长 20% 或 30%,而是成倍增长。
其次是电源芯片或电源模块。随着算力的增加,对电源模块和电源芯片的数量需求会大幅提升。这包括国外的英飞凌(Infineon),以及国内的 MPS(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第三类是PSU(电源供应器)厂商。包括光宝科技、台达电子,以及欧陆通、麦格米特和航嘉电气等企业。
第四类可能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芯片或 IC 厂商,例如存储芯片或其他小型 IC,它们的业务增长也能被带动起来。
上半年算力硬件的出货情况不错,以交换机为例,下半年的同比增长幅度应该不会小,会保持与上半年类似的强劲增长势头。其他的 AI 服务器相关硬件也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