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06-28
马斯克脑机接口重磅更新!5名患者联机玩马里奥赛车,未来或能控制Optimus机械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智东西

作者 | 陈骏达

编辑 | 李水青

智东西 6 月 28 日报道,今天深夜,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发布了其最新进展。目前,接受 Neuralink 脑机接口的患者数量已经增长至 7 位,除了控制电脑光标、玩游戏等原有功能外,如今患者可以使用脑机接口实现多人联机游戏、意念操作机械臂、用 Fusion 360 画图纸等新操作。

Neuralink 的光标校准体验迎来升级,患者在植入手术完成后,仅需 15 分钟就能实现流畅控制。新版 Neuralink 手术机器人现在植入一条线状电极仅需 1.5 秒(原为 17 秒),植入速度为原本的 11 倍。

马斯克称,尽管人类对意识的起源仍知之甚少,但随着 Neuralink 的发展,他们将逐步揭开这一谜题,同时解决因脑损伤或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的功能丧失问题。现阶段,Neuralink 并不缺乏资金,将继续专注于技术提升,这场发布会的举办是为了招募更多有志于此的人才。

Neuralink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DJ Seo 还在发布现场披露了其未来计划。2026 年,该公司计划将植入体植入到语言皮层,实现词汇、思维的解码,帮助盲人重见光明的 Blindsight 项目也将在明年开始首例临床测试。

未来数年内,Neuralink 植入体的电极数量将增长至 2.5 万条左右。Neuralink 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脑接口,并借助 Optimus 机械臂等机器人技术,帮助患者恢复全身功能。

一、已完成 7 例植入手术,患者可联机赛车、用机械臂写字

DJ Seo 称,这一发布会的会场正是 Neuralink 下一代手术机器人的生产地。Neuralink 希望开诚布公地分享最新进展,并尽可能小心谨慎的推进技术发展。Neuralink 现已完成 7 例植入手术,并且获得了在加拿大、英国和阿联酋启动试验的批准,这也意味着他们基本完成了 2 年前设立的阶段性目标。

前 5 位参与手术的患者用视频的方式现身说法,分享了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脑机接口。

在近期成果展示中,首位用户 Nolan 通过 Neuralink 设备实现了纯意念控制电脑光标,其操作精度在首日就打破了数十年来的脑机接口研究纪录。

参与者还能将设备通过 USB 连接各类外设,如五位用户同时玩《马里奥赛车》。

更有用户实现了用双操纵杆玩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使命召唤》的突破。

ALS 患者 Brad 通过设备摆脱了眼动追踪仪的限制,六年来首次在公园与孩子自由互动。

脊髓损伤患者 Alex 则通过机械臂恢复了书写和绘画能力,未来还将连接特斯拉 Optimus 机械手实现更复杂的操作。

Neuralink 目前关注的指标是患者独立使用脑机接口的时长,过去 1 年半中,前 5 位患者平均每周独立使用脑际接口的时长超过 50 个小时,最高每周使用量甚至超过 100 小时。这意味着这项技术已经走出了实验室和医院,患者的独立性、自主性越来越强。

最终,Neuralink 希望通过打造全脑接口,实现对大脑中每一个神经元的监听以及向任何一个神经元写入信息的技术,同时具备快速数据无线传输能力,从而建立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之间的高带宽连接。

此外,该接口还需实现全自动化手术,并支持设备的 24 小时使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大脑与外部世界的高效、无缝交互,极大地拓展人类大脑的功能和能力。

二、手术机器人获重大突破,分三步走实现全脑覆盖

Neuralink 目前正在研发三种产品:

Telepathy(心灵感应):作为输出部分的产品,主要针对患有运动障碍的人,如因脊髓损伤和中风等导致身体与大脑连接受损的患者。通过构建高通道读取和输出设备,Telepathy 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数字和身体上的独立性,使他们能够仅通过思想控制外部设备,如电脑、机械臂等,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自主能力。

Blindsight(盲视):属于输入部分的产品,旨在帮助失去视力的人重新获得视力。通过高通道写入能力,将视觉信息写入大脑的视觉皮层,使患者能够感知到外界的视觉场景,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神经调节:针对患有神经调节障碍、精神疾病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人群。该产品通过将电极插入大脑的任何区域,包括大脑沟回和边缘系统等深层部分,对大脑神经元进行调节和干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帮助他们重新获得一些独立性,改善生活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标,Neuralink 需要增加接入的神经元数量,并将接入范围扩展至大脑的不同区域,从而实现更加丰富的信息交互和更精准的大脑功能调控。

Neuralink 正在逐步推进未来三年的产品发展路线图。该公司已在大脑运动皮层的手部区域植入 1000 个电极,使参与者能够控制电脑光标和游戏主机。

下一阶段计划将植入区域扩展至语言皮层,直接从大脑信号解码语言。2026 年,电极数量将从 1000 个增至 3000 个,同时迎来首位盲视参与者。

2027 年,Neuralink 将继续将通道数量提升三倍至 10000 个,并首次实现多区域同步植入,涵盖运动、语言和视觉皮层。

到 2028 年,每个植入物的通道数将超过 25000 个,通过多植入物系统覆盖全脑区域,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疼痛等神经障碍,并与 AI 技术深度集成。

Neuralink 将通道数的增长类比为神经科学领域的 " 摩尔定律 "。正如半导体行业的摩尔定律推动了计算技术的革命性发展,通过不断突破神经元信号采集的规模极限,人机交互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指数级增长的神经接口带宽,将重新定义人类与计算机乃至物显示的交互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Neuralink 已经研发出多项新技术。

传统的脑机接口系统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校准时间,而 Neuralink 的机器学习团队通过优化神经信号解码算法,已经将这一过程缩短至 15 分钟。这一突破使得用户能够快速适应脑控操作,无需长时间训练,大幅提升了可用性。

Neuralink 的 Blindsight 项目通过视觉皮层植入,直接刺激大脑的视觉皮层,绕过受损的视觉通路帮助盲人恢复部分视力。

视力恢复效果图

Neuralink 为此专门定制了 S2 芯片,这一芯片专为电刺激优化,支持 1680 个通道,可精准控制不同脑区的激活模式。这款芯片的电极接触点采用了低阻抗设计,确保安全高效的电荷传递。

植入后,患者需要佩戴摄像头眼镜,系统将视觉信息转化为刺激信号,通过 " 指向光点 " 校准,建立外部图像与大脑感知的对应关系。未来,这项技术可能实现盲人辅助导航功能。

Neuralink 的新一代手术机器人实现了重大突破,将单根电极线程的植入时间从旧版的 17 秒大幅缩短至仅 1.5 秒,速度提升高达 11 倍。这一进步得益于全新的机械设计和植入流程优化,使手术时间显著减少。新版机器人的针头可深入大脑 50 毫米,覆盖 99% 人群的解剖结构,远超旧版仅能适用于部分大脑的限制。

右侧为 Neuralink 的新一代手术机器人

用于植入的针头模块制作成本从 350 美元降低至 15 美元。原本的制作流程需要手工完成,耗时大约 24 小时,升级后的制作流程通过注塑成型部件,取消了线切割机床加工的基板和针管粘贴步骤,仅需 30 分钟就能完成制作。

新一代针头模块

Neuralink 还与西门子合作,获取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扫描设备。自扫描设备投入使用以来,Neuralink 已经扫描了超过 50 人,建立了一个关于人类结构和功能解剖学的数据库。

相关数据可用于手术定位,最终实现自动化手术规划。这一技术有望减少人为误差,为未来大规模临床应用铺平道路。

在植入设备方面,Neuralink 已完成从早期有线版本到完全无线化植入物的技术迭代。当前使用的 N1 植入物采用无线充电和数据传输技术,已在 7 位受试者中长期稳定运行。Neuralink 希望进一步扩大植入物的产量,最终达到数百万个。

结语:脑机接口成熟度提升,Neuralink 需要突破人才关

6 月初,Neuralink 完成了一轮 6.5 亿美元的融资,其估值已经突破 100 亿美元。正如马斯克所言,资金并不是 Neuralink 目前主要的顾虑。未来,该公司将进一步提高产量,扩大临床试验范围,并持续增强植入体功能以拓展应用场景。这些关键发展目标的实现,无疑需要吸纳更多顶尖人才加入研发团队。

目前,中美的脑机接口技术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今年 6 月,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临床试验已经完成,患者仅用 2 — 3 周的训练,便实现了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功能,达到了跟普通人控制电脑触摸板相近的水平。

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脑机接口技术或许有望帮助更多残障人士重获行动能力、语言功能和视觉感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械臂 马斯克 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