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今报 06-27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柳州发现一座 3 万年前的古墓?没错,是真的。墓主人为一名女性,年龄在 30 至 35 岁之间。

在 6 月 26 日举行的纪念白莲洞遗址发现七十周年暨凤岩遗址考古成果交流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付永旭分享了《广西柳州凤岩遗址 2023 年度发掘与研究》,揭秘了这座 3 万年前的墓葬。

墓葬。受访者供图

付永旭讲述凤岩遗址 2023 年度发掘与研究。记者廖艳明 摄

墓主人可能为侧身屈肢葬

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来到凤岩遗址进行调研。

凤岩遗址位于柳州市鱼峰区白莲街道大桥社区法山村东南的罗汉山上。

罗汉山。记者廖艳明 摄

记者看到,罗汉山是一座石灰岩孤山,相对高度约 30 米。三千河由南向北从山的东南流过,在东北 5 公里处注入柳江。山的北面紧邻千亩湖,东南距白莲洞遗址约 2.5 公里。

罗汉山有多处岩溶洞穴,其中位于南侧山腰的洞穴,洞口宽约 6.5 米,高 5 米,洞内面积约 250 平米,保存有丰富的文化堆积。

专家在墓葬所在位置调研。记者廖艳明 摄

那座 3 万年前的墓葬,就位于洞口的右侧。记者看到,发掘出的墓葬颅骨保存较为完整,牙齿清晰可见。下一步,专家们将对其进行修复。

墓葬颅骨保存较为完整。记者廖艳明 摄

牙齿清晰可见。记者廖艳明 摄

付永旭介绍,墓主人为成年女性,年龄在 30 至 35 岁之间。女子为侧身屈肢葬,除了颅骨,他们还发现女子上身少量的肋骨和脊椎骨,躯干和四肢骨几乎不存。女子身边没有发现陪葬品,绝对年代可能在距今 4 万至 3 万年之间。

南方地区高温高湿。付永旭说,三四万年前的墓葬,颅骨能保存得这么完整,已经非常难得。

这是近年来柳州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早期墓葬,也是近年广西地区发现的屈指可数的早期墓葬,为认识柳州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早期现代人起源与扩散、人类体质特征提供了重要资料。

发现石陶器等 5000 件

凤岩遗址除了墓葬,还发现用火遗迹 20 余处、活动面 1 处,以及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遗物,包括石器、陶器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大量与加工打制石器有关的石料、断块、石核、石片、碎屑等,总数约 5000 件。

凤岩遗址出土的物品。记者廖艳明 摄

凤岩遗址下部堆积胶结严重,部分地层已形成钙板。出土遗物主要是大量啮齿类动物的遗骸,以及少量哺乳动物遗骸,距今不晚于 4 万年。

凤岩遗址。记者廖艳明 摄

在距今 4.2 万至 3.4 万年地层,发现动物遗存数量较多,主要是各类型哺乳动物,此外还有水生鱼类,螺壳数量较多。

在距今 3.3 万年至 1.2 万年地层,水生螺壳构成文化堆积的主要成分,此外还有大量哺乳动物遗骸,以鹿科动物为主。

凤岩遗址中的螺壳。记者廖艳明 摄

凤岩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对于认识本地区史前文化特征和内涵,确立柳州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探讨整个柳州地区洞穴遗址、柳州史前史、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史前人类行为模式、人类体质、古代环境及其变迁和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凤岩遗址时间轴

凤岩遗址于 20 世纪末,由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专业人员调查发现,并采集有标本。2012 年遗址被公布为柳州市(都乐一帽合遗址群)文物保护单位。

都乐一帽合遗址群。记者廖艳明 摄

2022 年,为了解遗址的文化面貌、内涵,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柳州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遗址进行试掘,结果显示遗址残存堆积比较丰富,文化性质与著名的白莲洞遗址相近,可为深入认识和识读白莲洞遗址文化面貌提供重要参考。

2023 年 6 月至 11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柳州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遗址展开正式发掘。

2024 年,随着柳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启动,由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柳州市史前专题调查组,对凤岩遗址周边及柳州市区洞穴进行了拉网式调查,未来将选择合适的遗址继续勘探、发掘,以推进地区洞穴遗址研究,建构地区史前考古文化序列。

来源 | 南国今报记者廖艳明

值班编辑丨苏志翔

值班主任丨陈   枫

总值班丨李旭东

推荐视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柳州 广西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