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嶙 06-25
央行八项金融政策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构世界金融影响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还的是上海。」

文 | 李安嶙

何谓金融,在我看来,即通过系统性技术创新,与系统性的「风险控制」能力,发挥出资本最大的能量,实现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安全、可持续的高效率发展,这就是「金融」的价值和魅力。

在过去,我去过世界金融中心城市,分别有新加坡、与日本,也参加过韩国首尔等地的「金融创新活动。」我的感慨和认知是,新加坡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覆盖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对欧美的影响力相较弱;日本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则受到欧美金融创新的影响,这是一个十分有兴趣的现象。前者,无法影响欧美,后者,则受欧美金融体系的深度影响。

还的是上海。

在观察过新加坡、日本、韩国金融体系与创新之后,我的概况是:「还的是上海。」

在我看来,全球四大金融中心城市,分别是纽约、伦敦、上海、新加坡。当然,在专业化的金融中心城市的排名中,这个顺序是「落差的」。但是,以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世界影响力来看,上海是国家经济首都,其影响力早已经超越了老牌金融中心伦敦和新加坡。在国内区域层面,香港是对全球金融的自由贸易港,偏向对外,而上海则是远东第一大对中国国内和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

所以,上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别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在浦东新区陆家嘴、黄浦区外滩金融、以及上海整个金融气氛,整个上海,都可以感受到金融创新的活力。

于是,陆家嘴金融论坛,成为全球金融创新的风向标,更是「中国金融创新的崇高庙堂。」

1

央行八项金融政策赋能,上海重构世界影响力

何谓上海,即便魔都,一个不断向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纽约,发起挑战的庞大城市。上海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首都,上海手握,金融、贸易、零售、制造、科创等多张王牌,而金融则是上海最强大的力量。

2025 年 6 月的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在我看来,和往届陆家嘴金融论坛,和十分明显的差异。众所周知,在中国,金融行业,属于是持牌金融系统,也就是说,大多数金融机构和创新行为,都是国企央企金融机构,进行传导和创新,以及国企金融巨头的下属设立机构;互联网巨头,打造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科技体系,以及民间持牌金融机构,组成了中国金融行业的:「第一、第二、第三」金融矩阵。

腾讯金融、微信支付、蚂蚁金服、支付宝、京东金融、陆金所、度小满、360 金融等等,属于是第二梯队的金融创新机构,他们属于是互联网巨头体系打造的金融体系,属于强监管的矩阵。

在往届陆家嘴金融论坛,我听见的看见的,都是「行为金融、和趋势金融、监管金融」。因为,金融行业是高度「风险」聚集的行业,在过去以来,中国民间的金融创新,均以「触发大面积社会风险」而宣告失败,所以,每一次陆家嘴金融论坛,都围绕「行为、趋势、监管」等展开,具体的金融创新少之又少,金融科技的间接赋能金融技术,也成为了陆家嘴金融论坛的常态话题,如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I ) 人工智能、Big Data 大数据、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Blockchain 区块链与金融的结合的话题。

但是,具体的金融创新业务,很少。

所以,2025 年的陆家嘴金融论坛,6 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 2025 陆家嘴论坛开幕式,宣布了将在上海实施的八项政策举措。

一是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二是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三是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四是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五是发展自贸离岸债;六是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七是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八是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在我看来,这些央行的政策,能够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推动,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人民币的全球化推广,上海可以顺势加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同时,八项政策的落地,也可以强化「上海金融」在国内,和国际的战略地位,对于本土的人才吸引、金融创新、和全球化建设、以及赋能上海经济发展,都有十分强大的意义。

所以,2025 年陆家嘴金融论坛,是干的、是硬货、是政策导向,也是「稳定、健康、绿色、可持续」的金融建设,对于,上海重构世界影响力,有十分巨大的提升意义。

2

上海成数字人民币的枢纽,加速人民币国际竞争力

金融强,则国强,上海强,则中国强,这就是「经济龙头」上海的责任担当。

在这一次央行八策略来看,尤其第一项目,和第二项:「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第一项,作为金融市场一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高频汇集并系统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各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服务金融机构、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监管。

其实这一项,并是一个「虚」,这是一个为金融创新发展,提供的「金融数据智库」,有助于银行间的金融数据的集成、分析、和趋势发展判断,属于是十分强大的「金融智库。」

当前上海已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上海票据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等金融基础设施,各金融子市场形成了大量的交易数据。

比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披露,2024 年银行间二级市场全年成交 2617 万亿元,同比增长 3.9%。其中货币市场 1801.3 万亿元,外汇即期市场 71.7 万亿元,衍生品市场 235.5 万亿元;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2024 年票据市场业务总量 243.7 万亿元,票据承兑余额 19.8 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 4.1% 等。

在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之后,对于中国金融市场,和上海金融市场,能够对发展的进程,会有十分清晰的数据指导,为中国金融发展的稳定性,提供定海神针。

第二项,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这一个项,是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设立在上海,首先,这一设立的本身,就可以提升上海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其次,还可以为跨境支付、金融清算、流通方面,进行更为便捷的服务提供,和对数字人民币的全球化推广,有十分巨大的意义。再次,上海的全球贸易和资本投资,也可以采取数字人民币的方式完成,因此,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有助于将上海打造为数字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枢纽,显著提升国际化程度。

综合来看,2025 年陆家嘴论坛,及央行对于上海的八项目赋能,是务实的,也是责任感浓厚的,更是有更多期待的。我个人相信,上海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们,会不负使命,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伟大进展,进行加速推动,让上海立足世界金融中心之首。

3

完善金融创新监管,绽放出美丽的金融果实

可以说,2025 年的陆家嘴金融论坛,像是中国向世界金融市场,投递的一颗「创新核弹」,也是向中国金融市场,画下的惊鸿一瞥。我也可以看到,国内金融系统,正在因为陆家嘴金融论坛,焕新和升级。

可以说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我个人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期待:

1. 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监管

事实而言,金融是国家的事,是持牌金融机构的事,并不是民间的事,也民间金融创新,包括互联网巨头的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金融的发展。所以,上海作为国家金融中心城市,在监管层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在上海市市政府体系下,设立有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监管部门,这些政府设立的点对点监管部门,需要与权利部门进行 7*24 小时的动态监管。同时,加强辖区内的金融活动指导和监管。

2. 打造 7*24 小时金融创新巡视制度

个人认为,在过去多年以来,「上海金融」之所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及成为了中国与全球金融创新的潮头之地,核心在于上海城市的活力,和金融氛围的前瞻性。所以,不能因为个别金融企业的起伏,而伤害到上海金融的创新活力。

在监管层面,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监管部应该设立和打造打造 7*24 小时金融创新巡视制度,在这一制度之下,上海金融企业的运营数据、和发展情况,监管部门可以十分清晰的获取,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进一步指导和帮助企业高效率的发展。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十分有必要的政策。

我想说的,其实还有很多。对于 2025 年的陆家嘴金融论坛,我希望,它真的是可以是一个推动中国金融发展的论坛,也希望国家的政策,真的可以改善和提升中国金融的发展。

上海不是上海的上海,是中国和世界的上海,所以,当这些金融政策的推动下,我希望可以看到的是,普惠和红利,能够结出美丽的金融果实。

当我漫步在富丽堂皇的外滩、在我行走在摩天大楼堆砌的陆家嘴金融区,当我意识到「上海是国家金融中心城市的时候」,我可以,它是一个人人可以信任的堡垒,坚固、活力、强大、自信的「摩天金融世界。」

MXC 极域:赋能上海,重塑「实用主义」

相互宝航空战 VS 水滴互助地面战,谁将胜出?

宜信财富:城墙之内,绿树成荫

好看的爱奇艺,亏着诠释轻奢侈主义

版权声明

▶本文由李安嶙频道原创,李安嶙是 2018 年年度自媒体,著名财经作家,以稀缺的观点与高层对话闻名,专注于金融、地产、科技等领域,文章转载与商务合作微信号 :lianlin8866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上海 新加坡 日本 金融机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