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小米首款 AI 眼镜即将亮相,随着科技巨头纷纷杀入该赛道,有望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
国投证券在本周的最新报告中指出,AI 眼镜是 AI 大模型时代最具潜力的硬件载体,或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有可能引爆下一轮计算平台革命的 " 入口级 " 产品。
华金证券认为,智能眼镜将重塑消费智能交互眼镜以 AI 模型生态和社交属性为核心卖点,投屏眼镜聚焦便携空间屏和影音娱乐体验,AR 眼镜则在光学技术和生态建设上实现双重突破,预计手机、手表、眼镜将构建消费电子新生态圈。
从增长空间来看,国投证券表示,万亿市场空间可期,根据测算,无显示 AI 眼镜全球市场空间接近 3 亿台、超 1900 亿元,AI+AR 眼镜长期市场空间达 5.85 亿台、1.76 万亿元。
目前,行业正处在从 "0 到 1" 初步验证成功,即将迈入 "1 到 N" 高速渗透的关键拐点。Meta Ray-Ban 已验证商业模式可行性,2024 年销量达 225 万台。国内市场将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小米、华为、雷鸟等龙头厂商密集布局,预计 2025 年将迎来 " 百镜大战 ",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有望达 1452 万台,渗透率提升至 3.1%。
从产业链来看,国投证券表示,产业链的价值分配呈现出典型的 " 微笑曲线 " 特征,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技术壁垒最高的上游和渠道为王的下游。拥有高端镜片制造技术和庞大门店网络的眼镜龙头将显著受益。当前正处于估值拔升阶段,随着国内爆款产品验证和技术突破,有望迎来估值调整的黄金布局期。
AI 眼镜是下一代移动终端的最佳载体,万亿市场空间可期
国投证券认为,AI 眼镜是 AI 大模型最佳应用载体之一:
AI 应用革命时代来临,国内 AI 应用有望迎黄金发展期,而 AI 眼镜凭借其形态优势,能够自然、便捷地实现语音、视觉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无需手动操作,是 AI 大模型落地移动终端的绝佳硬件形态。
国投证券进一步表示,AI 眼镜具备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潜力:
高频刚需:眼镜是日用品,用户佩戴习惯成熟,接受度远高于其他形态的头戴设备。
功能集成:一体化集成了相机、蓝牙耳机等高渗透率品类的功能,满足了工作、娱乐等多种高频场景的存量需求。
终极形态:AI 与 AR(增强现实)的结合是其终极形态,有望替代手机、电脑等传统屏幕,成为通往 " 元宇宙 " 的入口,具备重塑行业的 " 入口级 " 价值。
展望未来市场规模,国投证券认为,AI 眼镜渗透率天花板约 50-60%,无显示 AI 眼镜市场空间超 1900 亿,AI+AR 眼镜市场空间达万亿级别:
无显示 AI 眼镜(近期):替代部分蓝牙耳机和运动相机,长期渗透率达到蓝牙耳机市场的 60% 和运动相机市场的 40%。全球出货量近3 亿台,销售额超1900 亿元。
AI+AR 眼镜(远期):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技术成熟后长期渗透率达到智能手机市场的50%。全球出货量5.85 亿台,销售额高达1.76 万亿元。
当前 AI 眼镜面临轻量化、低成本、高功效的 " 不可能三角 " 卡点正在突破。降本方面:国产芯片实现约 80% 降本,恒玄科技 BES2800 芯片将制程缩短至 6nm;轻量化:通过采用塑胶钛材料、高折射率镜片等方案,重量有望从目前 48.6 克降至 40 克以下;续航提升:通过算法优化、电池技术升级等方式改善目前 4 小时的续航问题。
龙头密集入局推动产业发展," 百镜大战 " 一触即发
国投证券表示,AI 眼镜处于导入初期,爆款已现:
当前全球 AI 眼镜渗透率仅约 0.5%,仍处于极早期。Meta 的 Ray-Ban Meta 智能眼镜,24 年预计销量达 225 万台,市占率约 58%,成功完成了市场的初步教育和 " 从 0 到 1" 的验证。
未来发展催化剂:三线并进,引爆市场
政策支持:AI 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相关政策持续加码。2025 年 2 月中国信通院启动 AI 眼镜专项测试,国务院强调支持 " 人工智能 + 消费 " 新场景,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巨头和资金加速入局:国际巨头:Meta 持续扩张产品线,苹果、三星加速布局;国内厂商:小米 Q2 发布对标 Ray-Ban 新品,华为、OPPO 等手机厂商入局;专业厂商:雷鸟、Rokid 等 AR/VR 厂商推出新品;资金支持:2024 年 AI 眼镜赛道获得 14 起融资,国有资本占比近 80%
技术进步和国产化降本:核心在于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闪极通过关键组件高 度国产化实现降本,主控芯片紫光展锐 W517 较高通芯片带来约 40-50 美元成本下降。炬芯 科技计划于 2025 年推出专门针对 AI 眼镜的芯片。
国投证券表示,各大龙头计划密集发布新品,2025 年百镜大战将来,行业将正式完成 0 到 1,迅速推进 1 到 100 的放量阶段。
产业链价值分配:核心零部件与渠道受益最大
国投证券表示,AI 眼镜产业链呈现微笑曲线特征,价值主要集中在上游核心器件和下游品牌渠道。
上游方面:芯片成本占比达 34%,目前由高通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高端一体化镜片制造技术成为关键壁垒,
中游方面:ODM/OEM 制造环节利润相对较低;
下游方面:品牌商如 Meta、小米等,定义产品和生态,掌握品牌溢价。考虑到近视群体将是重点用户,专业验光环节不可替代,拥有庞大门店网络的眼镜龙头有望获益。
AI 眼镜有望重塑传统眼镜行业价值:眼镜市场空间扩大、附加价值提高、终端渠道复用增量价值、驱动集中度提升。
国投证券进一步表示,参考科技 N 型定价曲线,国内 AI 眼镜标的正处于拔估值的第一阶段,市场对发展确定性逐渐认可。预计 2025H2 国内巨头新品面世后将进一步催化,随后迎来估值调整的黄金布局期。
其中,康耐特光学发热定制化镜片制造技术领先,歌尔股份持股强力背书,先发卡位 XR 一体化贴合技术,有望充分受益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的高附加值。明月镜片是国内镜片生产龙头,已切入小米供应链,在高折射率镜片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