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 06-24
被瑞幸、库迪围攻的星巴克中国,为何被高瓴看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源:创业圈 作者:闫晓寒

众多明星投资机构加入星巴克中国竞购大战。

6 月 23 日,据媒体引述知情人士消息,近期,高瓴资本参与了星巴克中国区的反向管理层路演,表达了对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的兴趣。此次路演还吸引了凯雷投资、信宸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参与。

根据上述消息,目前交易结构尚未敲定,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约为 50 亿美元至 6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358.55 亿元至 430.26 亿元),该交易预计将持续到 2026 年。

6 月 24 日,时代周报记者就上述消息分别向星巴克及高瓴资本、凯雷投资、信宸资本求证,截至发稿,均未得到回应。但星巴克或许并不希望将中国业务全部交给投资方,星巴克当天对外否认正在考虑全盘出售其中国业务。

就在不久前的 6 月 11 日,星巴克首席执行官 Brian Niccol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考虑出售中国公司的一部分股权,且吸引到很多投资人的兴趣。

早在 2024 年,星巴克就曾对外透露中国业务引入战略合作者的意向。去年 7 月末,时任星巴克 CEO 的纳思瀚(Laxman Narasimhan)在公司 2024 年第三财季财报会上表示,中国业务在探索战略合作伙伴,但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在发表上述言论不久,纳思瀚便从星巴克离职。新任 CEO Brian Nicco 于去年 9 月上任后,延续了上任 CEO 探索战略合作伙伴的做法,他在去年 10 月 30 日,星巴克 2024 财年全年业绩电话会中称,公司正积极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帮助公司长期增长。

不过,在此后的报道中,星巴克中国从 " 探索战略合作伙伴 " 变成了 " 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权 "。去年 11 月,多家媒体报道称,星巴克正在探索其在中国业务的不同选项,其中包括可能出售业务股份的可能性。

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加入星巴克中国的并购竞赛。

时代周报记者拍摄

知名投资机构云集

此前,市场就曾流出一份潜在买家名单,包括 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PAG)等在并购领域有丰富操盘经验的老牌 PE,以及华润控股和美团。最新的竞购方又加入了高瓴资本、凯雷投资和信宸资本等。

参与竞购的投资机构均实力不俗。比如中信资本旗下的信宸资本,在去年曾参与投资麦当劳中国。华润控股在零售行业经验丰富,旗下华润万家在全国有超过 3300 家自营门店,能够为星巴克提供渠道资源;华润成员公司还有多年运营太平洋咖啡品牌的经验,熟悉咖啡本土化运营。

凯雷投资曾在中国操盘过多个消费零售领域的并购案。例如 2017 年,凯雷投资联合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以 20.8 亿美元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业务,并拿下麦当劳中国 20 年经营权,当时凯雷投资持有麦当劳中国 28% 的股份。

在中信和凯雷投资的推动下,麦当劳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期。6 年后,凯雷投资选择退出,将所持股份全部卖给麦当劳全球,凯雷投资也由此斩获 6.7 倍回报率。

而此次备受市场关注的高瓴资本,不仅管理资金规模庞大,其在食品饮料行业也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

根据高瓴资本官方公众号,截至 2024 年,高瓴资本管理资金规模为 5000 亿元。仅在大消费领域,高瓴资本就投出了百丽、蓝月亮、良品铺子、名创优品、喜茶、皮爷咖啡、完美日记、蜜雪冰城等消费行业龙头公司。

近几年,高瓴资本对新茶饮颇为青睐。2020 年 12 月,高瓴资本领投蜜雪冰城上市前唯一一轮融资;今年 2 月,高瓴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继续加码;3 月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高瓴成为蜜雪冰城最大的外部机构股东。

除了财务支持外,高瓴也在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会员体系搭建和销售渠道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为蜜雪冰城提供了建议。2019 年,蜜雪冰城门店数为 4000 多家,从 2021 年开始其门店拓展加速,2022 年门店数跃升至 2 万多家。截至去年年底,蜜雪冰城有超过 4.6 万家门店。

而在星巴克所在的咖啡赛道,高瓴资本也早有布局。2017 年,美国精品咖啡品牌皮爷咖啡进入中国市场之时,高瓴就参与了皮爷咖啡的投资。

中国市场压力巨大

星巴克中国寻求出售部分股权背后,或是其希望通过战略合伙伙伴的加入,实现中国区业务的继续增长。

眼下,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正面临巨大挑战。Brian Nicco 曾多次给出 " 中国市场竞争激烈 " 的判断,他在星巴克 2024 财年的业绩电话会中表示,所有迹象都表明,竞争环境非常激烈,宏观环境非常严峻,需要想清楚如何在当前和未来实现增长。

在整体消费趋于谨慎的背景下,瑞幸咖啡、库迪咖啡等更具价格优势的中国本土咖啡品牌迅速崛起,更有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布局咖啡赛道。一片混战之下,价格战此起彼伏、联名营销层出不穷,昔日 " 咖啡一哥 " 星巴克的市场份额不断被众多品牌瓜分。

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也让星巴克在中国区的业绩近乎陷入停滞。

根据财报,2024 年,星巴克中国前三个季度营收和同店销售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营收分别同比下滑 8%、11%、7%;第四季度,星巴克中国营收同比微增 1%,而同店销售仍下滑 6%。

2025 年第一季度,星巴克中国营收 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同店销售与去年同期持平。作为参照,2025 年一季度,后来居上的本土品牌瑞幸咖啡营收 88.65 亿元,同比增长 41.2%。

Brian Niccol 在去年出任星巴克 CEO 后,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中国市场的增长问题。他在上任之初表示,星巴克首要目标是恢复美国这个最大市场的增长,对于中国市场则表示要 " 实地考察以全面了解运营现状和市场情况 "。今年 1 月,Brian Niccol 执掌帅印后首次到访中国,参观门店及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

新管理层上任后,除了在资本层面推动投资方进入,也在经营层面进行了大调整。

不久前的 6 月 10 日,星巴克进行了入华 25 年以来的第一次直接大规模降价,对旗下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系列产品,进行价格下调。调整后,多款饮品价格降到 20 元以下。

今年以来,星巴克也不断推出联名产品,包括 3 月与史努比联名推出限定饮品、4 月与五月天联名推出星冰乐饮品和周边杯具、6 月与迪士尼《疯狂动物城》联名推出冰摇茶等。种种举措也可看出星巴克在面临众多咖啡、新茶饮品牌价格战之下的巨大压力。

不过,星巴克中国优势依然明显。截至今年 3 月末,星巴克在中国共有 7758 家门店,比去年同期新增 665 家。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星巴克 凯雷 高瓴资本 首席执行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