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高盛最新研报显示,全球对冲基金在上周掀起一波罕见的亚洲市场布局热潮,单周交易量创下自 2019 年以来的最大增幅。这一激进操作背后所映射的资金动向,正在重新定义全球资金的区域配置格局。高盛指出,资金大举买入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印度市场的股票,与此同时,对中国 A 股的做空力度显著加大,形成 " 多买少卖 " 的分化结构。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种资金结构性转移一方面体现了对亚洲新兴经济体前景的积极预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市场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担忧仍未消退。
此次对冲基金集中布局亚洲市场,受到多重因素推动。首先,近期中美高层就贸易及供应链问题的交流趋于密集,投资者预期中美关系将缓和,这对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构成实质利好。尤其是日本与台湾,其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行业被认为将受益于美方重新审视对中供应链的替代战略。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自 5 月以来,关于区域贸易协定、政策松动、科技板块复苏等利好消息频繁释放,显著改善了亚洲市场的风险溢价结构。
其次,美元走弱趋势在近期持续发酵,国际资金逐渐脱离对美元资产的依赖,转而寻求区域多元化配置。和众汇富认为,亚洲市场在估值和成长性之间达成了更优平衡,成为机构资金规避美债波动和美元贬值风险的重要阵地。尤其是日本市场在货币政策长期宽松的背景下,吸引了大批海外资金进入日股 ETF。数据显示,本轮资金流向使发达亚洲市场在对冲基金整体敞口中的占比升至近五年最高水平。
而与上述地区的强势吸金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 A 股却成为对冲基金重点做空对象。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尽管国内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稳增长措施频出,但投资者对于政策落地的节奏与实际效果依然心存疑虑。同时,近期部分行业监管政策的反复、房地产及地方债风险仍未出清,使得部分境外机构倾向于通过空头操作对冲潜在下行风险。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做空 A 股的方向主要集中在高估值赛道股和部分周期性板块,表明外资对于盈利确定性和流动性的要求更趋严格。
不过,从多空仓位结构来看,整体风险偏好仍在抬升。高盛数据显示,当前对冲基金在亚洲市场的多空比已达到 2024 年 9 月以来的新高,显示出资金更倾向于主动布局而非全面防御。和众汇富认为,这一信号值得重视,它意味着短期内市场结构可能维持波动中上行的基调。特别是在印度和日本等基本面良好的市场,部分海外机构已不再仅限于指数级别配置,而是开始深入布局个股策略。
但与此同时,过热的交易行为也可能埋下波动隐患。一旦中美谈判出现反复或全球宏观数据走弱,追涨资金恐将快速撤离,引发市场短期调整压力。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对冲基金在过去数次类似波段中,通常表现出高频进出、博弈情绪强的特征。因此,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应理性看待当前资金动能,切忌盲目跟随外资节奏而忽视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从更长周期看,本轮对冲基金布局亚洲背后折射出一个趋势:在全球经济复苏路径分化、地缘风险频发、利率高位震荡的大环境下,亚洲部分市场的结构性价值逐渐凸显,特别是以科技、高端制造、绿色能源为主导的新兴赛道将成为资金长期青睐对象。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若能结合中期盈利趋势与宏观政策走向,在波动中筛选出具备业绩弹性与估值安全边际的标的,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综上所述,本轮对冲基金在亚洲市场的空前加仓,既体现了全球机构对亚洲经济韧性与结构升级的乐观态度,也暴露了对中国 A 股持续观望甚至回避的保守立场。对投资者而言,应审慎评估外资行为所传递出的情绪与信号,结合本地政策节奏与行业景气周期,做好分散配置与动态调整。和众汇富认为,当前正处于国际资本重新审视亚洲市场的关键时点,唯有洞察结构性逻辑,方可穿越波动、把握先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