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06-22
和众汇富:中概股回归 港交所扬帆去美元化机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近日在公开发言中指出,自 2018 年上市制度改革以来,已有 33 家中概股回归香港资本市场,总市值占中概股整体规模逾七成,印证了香港市场的承载力与包容性。这一趋势在当前全球经济重估、资本流向亚洲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关键。她表示,香港市场具备强大流动性与制度灵活性,完全有能力承接更多优质中资企业上市。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中概股回归带动了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有助于香港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港交所总融资额超过 3000 亿美元,仅 2024 年前五个月,日均成交额就达到 2423 亿港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在 IPO 募资方面,港交所年内已完成 31 宗 IPO,总额近百亿美元,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领先,另有 260 亿美元通过配股等方式融资,资本活跃度显著提升。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流动性的持续改善有力支撑了新经济企业登陆港股,尤其是在海外估值收缩、美元资产波动之际,香港成为中国企业再融资的优选之地。

陈翊庭表示,港交所将继续通过 " 手牵手 " 方式,协助企业解决在上市过程中的个性化问题,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与上市门槛,增强市场包容性。近期,港交所推动的 " 一轮提问、30 个工作日审批 " 机制已初见成效。和众汇富认为,这一制度创新为中概股快速回归提供了更大确定性,有利于吸引更多尚未完成境外上市的独角兽企业选择香港作为登陆平台。此外,沪深港通机制持续完善、互联互通扩容不断推进,也让国际资本更便捷地流入中资资产。

伴随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快,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正重新审视资产配置路径。陈翊庭指出,这一趋势为港股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近年海外基金在资产配置中逐步增配港股及人民币资产,显示资金对 " 美元以外市场 " 的配置意愿增强。而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预期阶段,新兴市场吸引力持续提升,尤其是政策稳中有进、产业升级显著的中国资产,成为海外资金关注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并未将目标仅限于中概股回归,而是在加快全球化布局。目前已在新加坡、泰国等地推动企业赴港二次上市,同时将在中东设立代表处,深化与阿布扎比等地交易所合作,构建横跨中东、东南亚、东亚的资本枢纽体系。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一跨区域战略将帮助香港交易所从 " 中国概念交易所 " 向 " 泛亚洲上市平台 " 转型,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赢得更大主动权。

中概股回归不仅是估值重估的过程,更是市场信心的修复窗口。以 AI、新能源、先进制造为代表的中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备强劲成长逻辑,而香港凭借融资便利、监管体系接轨国际的优势,已成为科技型中资企业全球融资的重要跳板。和众汇富认为,港股市场的科技含量和增长弹性未来有望大幅提升,将重塑投资者对 " 港股恒弱 " 旧有认知。

当然,挑战依旧存在。美方监管的不确定性、港股市场估值体系的重构周期、宏观经济波动,仍可能对资金流向与企业上市进度产生影响。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虽然短期内不确定因素仍需防范,但在政策持续对接、监管协同优化的推动下,港交所改革红利正逐步释放,市场基本面正在向有利方向转变。

总体来看,随着制度革新不断深入、流动性持续改善、国际资本重新配置加速,港交所有望在中概股回归与全球资金转向的双重助力下,再度迎来战略窗口期。这一过程中,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与企业需形成共识,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未来的港交所,将不仅是 " 南向通道 " 的枢纽,更是连接东西资本市场、服务全球新经济企业的核心平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港交所 中概股 香港 去美元化 港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