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辅助驾驶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车载毫米波雷达已成为汽车感知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毫米波雷达凭借其全天候工作能力与精准测距特性,正在为车辆装上 " 看不见的眼睛 "。
透过 2022 年至 2025 年一季度的装车量数据,我们得以窥见这项技术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化应用轨迹。数据显示:2022 年毫米波雷达全年装车量 1721.6 万颗;2023 年毫米波雷达全年装车量 2214.2 万颗;2024 年毫米波雷达全年装车量 2673.2 万颗;2025 年一季度毫米波雷达装车量 626.3 万颗;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毫米波雷达的装机量正处于每年快速且稳定的上涨,而 2025 年一季度达到 623.6 万颗,正是延续了这一趋势。
当前车载毫米波雷达分为前、角、后三大类型。其中,前毫米波雷达以 47.5% 的渗透率稳居首位,这与其在自适应巡航、前碰撞预警等主动安全功能中的核心地位密不可分。角毫米波雷达虽单车渗透率不及前向雷达,但凭借每车平均 4 颗的配置需求,一季度总搭载量达 407.5 万颗,成为装车量最大的品类,主要用于盲区监测、变道辅助等场景。相较之下,后向毫米波雷达因功能替代性较强,一季度渗透率仅为 0.4%,但随着自动泊车技术的普及,其潜在增长空间值得关注。
车载毫米波雷达作为感知系统的核心传感器,其市场格局正逐渐清晰。透过 2025 年一季度国产乘用车前向毫米波雷达装车数据,一个由国际巨头主导、本土厂商加速追赶的竞争图谱已然浮现。2025 年 1-3 月大陆共销售约 74.3 万套,市占率为 31.6%;博士共销售约 67 万套,市占率为 28.4%;电装共销售约 26.6 万套,市占率为 11.3%;承泰科技共销售约 13.1 万套,市占率为 5.6%;华为技术共销售约 10.6 万套,市占率为 4.5%;安波福共销售约 9.2 万套,市占率为 3.9%...
数据揭示,2025 年 1-3 月,大陆集团以 31.6% 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对应装车量达 74.3 万套;博世集团以 28.4% 的占比紧随其后,装车量 67 万套。两者合计占据 60% 以上的市场份额,较其他厂商形成显著领先优势。这一格局的形成,既源于国际巨头在雷达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也与其深度绑定主流车企的战略密不可分——大陆主要配套北京奔驰、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合资品牌,博世则覆盖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长安汽车等头部车企。
透过 2024-2025 年不同价位区间车型的雷达配置数据分析,10-30 万元价格区间正成为毫米波雷达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趋势不仅重塑着传感器市场的竞争格局,更预示着智能驾驶技术向大众市场的深度渗透。
数据揭示,前向毫米波雷达在 10-20 万元车型中的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39.1% 跃升至 2025 年的 46.7%,角雷达同期渗透率从 42.7% 增至 52.5%。技术成熟带来的成本下降,使得原本属于高端车型的配置加速下探,10-20 万元价格带成为雷达装车量增长的 " 主战场 "。
在更高价位的 20-30 万元区间,后向毫米波雷达的配置出现戏剧性变化:其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19.6% 飙升至 2025 年的 68.2%,增幅达 248%。这一跃升表明,随着消费升级,该价位段车型开始大规模补全后向感知能力,以实现更高级别的泊车辅助功能。前向与角雷达在该区间的配置率本就处于高位,后向雷达的补足使得 20-30 万元车型形成完整的雷达感知矩阵。
2025 年 1-3 月,4D 毫米波雷达装车量大幅增长,其中前向 4D 雷达标配量达 20.9 万颗,角雷达标配量为 48.9 万颗,远超去年同期水平。渗透率方面,前向 4D 毫米波雷达为 4.2%,角雷达为 2.5%,仍处于市场导入初期阶段。
在前向 4D 毫米波雷达市场,比亚迪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份额达 57.7%,主要搭载于元 PLUS、汉 DM、海豹 06GT 等车型;智界以 12.9% 位列第二,搭载车型包括智界 R7、S7 等。此外,在技术方案上,问界 M9 搭载分布式 4D 毫米波雷达,体现出其在智能感知架构上的差异化布局。
在 4D 角雷达方面,2 颗雷达方案主要由深蓝汽车采用,代表车型为深蓝 G318;而在 4 颗雷达方案中,比亚迪份额高达 99.2%,优势明显,代表车型包括海豹、唐 DM、秦 L DM 等。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ADAS 配置数据库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报名免费获取配置数据样本
——供应链图谱推荐——
点击图片可查看详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