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 年 6 月 20 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 年期 LPR 为 3.0%,5 年期以上 LPR 为 3.5%,在上月双双下调 10bp 之后,6 月均维持不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近期政策利率将持稳,LPR 定价基础未变。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一定变化,使得短期内国内货币政策再度加码的必要性不强,政策利率预计持稳,LPR 报价也会维持稳定。
LPR 继续下调受限
今年两会的货币政策基调中,提出了 " 四个平衡 ",在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外,新增 " 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 ",表明稳息差也是货币政策的多元目标之一,且重要性提升。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 1.43% 的历史最低点,较上年四季度大幅收窄 9 个基点。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 1.33%、1.56%、1.37%、1.58%,较上年分别下降 11、5、1、15 个基点。
温彬认为,净息差持续收窄、营收能力下降,使得商业银行的内生增长能力受到制约,进而影响持续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稳定息差,商业一方面强化负债成本管控,另一方面着力优化资产结构、防止利率过快下行。
从后续看,在温彬看来,银行负债成本继续下行空间受限。伴随 5 月降准落地、存款挂牌利率再度下调,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得以继续改善,但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日益加剧,约束了存款成本的下降幅度。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居民和企业定期存款的占比分别达到 74.3% 和 74%,呈不断上升态势。此外,前期对公存款和同业活期存款自律的红利逐步释放完毕,也限制了后续银行负债成本的下行空间。
此外,新一轮降息带动利率中枢下移,贷款利率延续低位。5 月新一轮降息落地,利率中枢整体继续下移,资产端贷款利率仍处于下行通道。央行数据显示,5 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 3.2%,比上年同期低约 50 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 3.1%,比上年同期低约 55 个基点。当前,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仍待提振,对公久期缩短、强化债贷替换,按揭和消费贷降价促投放虽不可持续,但总体仍在 3-3.1% 的低位水平。
" 资负两端作用下,银行息差仍承压,LPR 继续下调受限。" 温彬称,之前针对一些优质客户的中长期贷款利率偏低,与 LPR 偏离较大,若 LPR 下调引致重定价效应,则会出现极低定价,甚至倒挂情况。
增量政策的窗口可能移至 8 月之后或四季度
温彬指出,5 月数据显示经济增长保持韧性,二季度 GDP 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但也需要关注经济稳健增长下需求的可持续性。一方面,抢出口可能一定程度上带来未来出口需求的前置或透支,抢出口效应减弱之后,后续出口需求或存在放缓压力;另一方面,消费补贴对部分商品消费起到显著的推升作用,也可能导致部分消费需求的前置。因此,后续政策仍需根据经济的变化情况相机抉择,不排除下半年会进一步加大稳增长力度,来缓解前置需求退出之后的需求压力。
" 后续看,8 月 12 日,24% 关税推迟的 90 天到期,中美可能达成新的协议,也可能继续推后。" 温彬表示,为此,评估抢出口的透支效应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数据验证,增量政策的出台或晚于 8 月,甚至延后到四季度。且从近年看,8-11 月往往是下半年政策加码的窗口期。而增量政策方面,最大的可能是落实前期提出的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用作项目资本金,进而提振投资。近期广东、河南、四川等经济大省已开启相关筹划工作,以便 " 吃透政策 "、" 围绕重点支持领域超前做好项目谋划 "。体量上,假设 5000 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平均项目资本金为 20%,预计可撬动 1-5 万亿元投资、2 万亿元左右的信贷资金需求。
此外,货币宽松方面,温彬认为,考虑到银行息差压力仍大、" 四重平衡 " 约束目标,后续或将从 " 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 " 转为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更多关注非息成本压降,畅通利率传导。
(责任编辑:李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