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六点,黑夜褪去颜色,空气里透着凉意,一辆印着 " 麦坪‘响应式’惠农专线 " 字样的绿色班车缓缓驶来。这意味着麦坪镇的村民也有了自己的惠农公交。
5 月 30 日这一天,距离贵州省贵阳市首条真正意义上的惠农公交——贵阳 252 路 " 惠农专线 " 开通,正好一年。
△菜农乘坐 " 惠农专线 "。人民网 阳茜摄
从早期不断拉升早高峰 " 箩筐挡道 " 投诉率的人货混载公交;到菜农自觉错开通勤高峰,在安全前提下被默许携带菜筐乘坐的 " 运蔬车 ";再到专为菜农 " 量身定制 " 的 " 惠农专线 ",贵阳公交扭动了城乡融合的齿轮。
时针回拨一年前,252 路公交司机张桂林忘不掉秦阿姨那天的窘迫。秦阿姨是乌当区的菜农。有一次早高峰,其他乘客上车时嫌弃背篓挡了过道,秦阿姨觉得自己犯了错。" 但她已经七十多岁了,只想拿些豆角出来卖。" 他说。
"252 路的线路路程不算太远。然而,这段看似不远的距离,曾让沿线的菜农伤透了脑筋。" 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云岩分公司第三党支部副书记廖莎很怅然,"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菜农,要到市场卖菜,都是天刚亮出门,晚上才回到家。"
△ 252 路公交在村落间行驶。郭然摄
解决菜农进城卖菜难的问题,乌当区成了 " 第一个吃螃蟹 " 的地区。
实地调研——到沿线每个村子入户走访,组织村民代表召开 " 院坝会 ",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
设计路线——发车时间满足菜农赶上卖菜 " 黄金时段 " 的诉求,并精减站点,开启 " 铃停公交 " 模式,提升通行效率;
降低票价——个人乘车票价为 2 元,携带 1 个或 2 个及以上箩筐货物的加收 3 元、5 元,为菜农节省出行成本;
改善环境——更换低踏板公交车,增设支架板、置物架、背篓固定区等设施,扩增放货空间;
优化服务——建立 " 菜农—村—镇—公交公司 " 四级联络机制,利用微信群等渠道收集菜农乘车需求信息,实现供需匹配。
△菜农乘坐 " 惠农专线 "。黎荣摄
2024 年,252 路 " 惠农专线 " 运送菜农 1 万余人次、果蔬 240 余吨,收获各界一致好评。
随后,253 路惠农专线、五星村 " 惠农 " 公交专线、朱昌堡惠农专线等相继开通,让越来越多菜农进城卖菜耗时久、成本高、风险大的难题 " 一去不复返 "。
这次,最新开通的麦坪 " 响应式 " 惠农专线又迭代升级了!
从 " 定时定点 " 到 " 按需响应 " 只需三个步骤。村民通过惠农专线联系群提前进行预约——公交网格员收集村民次日出行需求——贵阳公交南部分公司根据客流和货量动态调配运力,使得菜农出行更加灵活、可支配。
麦坪镇位于花溪区西北部,距离贵阳市区约 30 公里。惠农公交的开通,点亮了这个原本只有一条花溪区域内公交的镇子。" 以前天不亮,就要挑着担子走几公里路去赶集,现在家门口就能坐车,还能把菜带到城里卖个好价钱。" 村民们掩不住喜悦。
△菜农到达市区售卖瓜果蔬菜。人民网 阳茜摄
从 " 摸着石头过河 " 到 " 全链条创新 ",贵阳惠农公交用一年时间证明,民生工程的 " 最优解 ",藏在倾听民意的 " 微循环 " 里,生长在城乡协同的 " 大格局 " 中。
站在一周年节点回望,贵阳惠农公交正在勾勒更宏大的发展图景——
今年,计划开通 27 条惠农公交线路,还将让更多农村定制公交与惠农公交接驳联通,延伸惠农专线服务范围、区域,扩大覆盖人群,既让菜农往返做到无缝衔接 " 零换乘 ",也让偏远菜农能搭乘 " 增收快车 "。
△菜农坐上 " 惠农专线 "。黎荣摄
就如贵阳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所言," 惠农专线 " 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关系到农民的荷包、市民的 " 菜篮子 ",更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温度。
透过菜农,这里,很温暖。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