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6-18
2025成都“三城三都”突出贡献企业十强名单发布,标定六大领域头部坐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一座城市,如何将战略蓝图转化为澎湃的产业动能与鲜活的市场实践?成都给出了自己的路径。自锚定 " 三城三都 "(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战略目标以来,这座追求卓越、创新拼搏的城市,始终在探索 " 文商旅体会 " 深度融合之道。市场主体,特别是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头部企业,无疑是实践中最为直观的活力微观单元与核心引擎。

6 月 17 日,作为 " 三城三都 · 成都之选 " —— " 三城三都 " 品牌推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 成都 " 三城三都 " 突出贡献企业十强名单正式发布。该系列榜单系统梳理并公布了在文创、旅游、体育、川菜、音乐、会展六大核心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头部企业,旨在通过产业维度的精准量化,清晰标定出驱动成都 " 三城三都 " 建设的领军力量。

榜单坚持以产业理念为核心逻辑,着重考查企业的营业收入、税收贡献、就业贡献及国家级荣誉等硬指标,力求从规模实力、经济与社会效益、行业引领性等维度,客观、精准地勾勒出六大产业赛道的领跑者群像。

这批头部企业构成了成都 " 三城三都 " 建设的坚实基座,而一张产业发展蓝图也已然铺开。6 月初,成都密集推出了针对数字文创产业的 " 政策包 ",以打造更多现象级 " 成都创 "" 成都造 "。

据统计,成都市规上数字文创企业达 690 家,2024 年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 3819 亿元。以此为基础,成都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力争到 2027 年,产业总规模突破 5000 亿元;到 2030 年,建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从而为 " 三城三都 " 的建设贡献产业力量。

详细榜单如下:

一、突出贡献文创企业十强

文创不仅关乎文化表达,更日益成为科技与创意深度融合、IP 价值全链转化等产业趋势的前沿阵地。

" 突出贡献文创企业十强 " 榜单的评选,旨在遴选出在数字文化、内容创作、创意设计、传媒出版等领域具备强大规模实力、市场竞争力与创新引领性的标杆企业。

纵观榜单,呈现出鲜明的数字文创时代特征:互联网平台型企业与数字科技公司占据重要席位,凸显了数字技术对文创产业的重塑与赋能效应;传统出版传媒巨头积极转型,展现了内容产业的深厚底蕴与迭代能力;游戏、科技、信息技术类企业的入选,进一步印证了 " 文创 + 科技 " 深度融合已成为产业升级的主流趋势。

附表:突出贡献文创企业十强名单

二、突出贡献旅游企业十强

旅游产业的打造,落脚点在于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供给、高效率的资源整合与高水平的服务体验,这背后离不开强大市场主体的支撑。

" 突出贡献旅游企业十强 " 榜单聚焦旅游产业的经济贡献度与行业引领力,对在成都市域内从事旅游目的地运营、旅行服务、酒店管理等领域的企业进行了系统评估,评选出综合实力强、市场口碑好、带动效应显著的行业领军者。

上榜企业类型多元,既包括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综合性文旅集团,也涵盖了在细分市场深耕细作、服务品质卓越的专业旅行社、酒店管理方及特色景区运营商,反映出成都旅游产业生态的丰富性与层次感。

附表:突出贡献旅游企业十强名单

三、突出贡献体育企业十强

一座城市的体育生态打造,不仅需要顶级的场馆设施和国际赛事的持续引入,更亟待一个涵盖赛事运营、职业体育、大众健身、体育消费、装备制造等在内的完整、活跃的体育产业生态。

" 突出贡献体育企业十强 " 榜单基于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视角,识别并表彰那些在成都体育产业发展中作出卓越贡献、发挥引领作用的企业。

分析榜单构成,可以清晰看到成都体育产业发展的多元脉络:既有代表城市职业体育高度的足球俱乐部,也有深耕体育用品零售、制造的国际与本土品牌;既包含提供高品质体育休闲服务的俱乐部、场馆运营方,亦有在电竞、冰雪运动、体育科技等新兴领域积极探索的企业。

附表:突出贡献体育企业十强名单

四、突出贡献川菜企业十强

美食,是成都最具辨识度的文化名片之一,打造国际美食之都,其核心之一即在于川菜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 突出贡献川菜企业十强 " 榜单的评选,紧扣餐饮产业的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力图甄选出在川菜领域具备强大品牌影响力、市场号召力、经营规模及文化传承价值的代表性企业。

从榜单来看,入选企业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平衡:既有承载着 " 中华老字号 " 深厚底蕴、守护经典川菜技艺与风味的饮食公司,聚合了龙抄手、钟水饺、夫妻肺片等标志性品牌;也涌现出在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运营方面表现突出的现代餐饮管理集团,以及深受市场欢迎的知名餐饮品牌。

附表:突出贡献川菜企业十强名单

五、突出贡献音乐企业十强

一座音乐之城,要求城市不仅拥有浓厚的音乐氛围,更要具备集内容创作、平台分发、演艺运营、版权管理、科技应用于一体的现代音乐产业集群。

" 突出贡献音乐企业十强 " 榜单从产业视角出发,对成都音乐产业链条上的核心企业进行审视,评选出那些在行业内具备显著规模优势、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佼佼者。

榜单描绘出成都音乐产业 " 数字驱动、演艺并重 " 的格局:以咪咕音乐为代表的数字音乐平台,构成了产业的流量入口与分发枢纽;城市音乐厅、大剧院等高品质演艺场馆的运营方,以及专业的文化传媒、演艺集团,支撑起现场演出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科技、音像出版等企业的入选,显示出技术创新与版权运营在音乐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附表:突出贡献音乐企业十强名单

 

六、突出贡献会展企业十强

会展业被誉为城市经济的 " 晴雨表 " 和 " 加速器 "。作为具有强大产业带动效应的会展经济,在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促进贸易合作、技术交流、产业对接,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突出贡献会展企业十强 " 榜单,着眼于会展产业的平台效应与经济拉动能力,遴选出在场馆运营、展会组织、会展服务等关键环节具有领先地位和突出贡献的企业。

上榜企业集中体现了成都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底气与实力:既有运营世纪城等核心载体的会展集团,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撑与运营保障;也包括了在展会策划、组织、物流、创意传播等专业服务领域深耕的骨干企业,以及引入国际资源的知名展览公司。

附表:突出贡献会展企业十强名单

从一张张榜单,到一座城市的产业版图,成都 " 三城三都 " 的建设脉络清晰可见。六十家领军企业在各自的赛道上奋力驰骋,不仅勾勒出成都 " 三城三都 " 建设产业体系的坚实骨架,同时也展现出一座城市如何将文化转化为经济发展支撑。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动能的持续释放,一幅产业兴盛、文化繁荣、名城崛起的画卷,正在加速铺展开来。

记者| 石普宁

编辑| 陈柯名   杜恒峰

校对 | 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成都 文创 标定 音乐 就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