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06-18
砍一刀”变成“一起买”,微信电商站在爆发前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寻找流量是电商业务的宿命。618 前夕,淘天和京东先后官宣跟小红书达成战略合作,希望通过拆墙缓解流量增长的瓶颈。

手握流量入口的玩家往往能走出差异化。近年默默加速电商布局的微信电商,也悄悄干了一件大事。近日,有商家发现微信小店开启了 " 跟朋友一起买 " 功能内测。这个功能类似拼多多的拼团,因此也有评论认为这是微信版本的 " 砍一刀 "。

不过,相较于去年高调上线的 " 送礼物 " 功能,此次微信 " 一起买 " 的功能升级可谓非常低调,既没有大规模宣发,也暂时没有出现流量倾斜。

一直以来,腾讯都是一家战略节奏把握很好的大厂。无论是 " 奇袭支付宝 " 的赞助春晚,还是今年春节大力推广元宝,都展现了它对于业务节奏的把控。

去年以来,微信电商开启了 " 进击模式 ",包括将视频号小店升级为微信小店、推出 " 送礼物 " 功能、让 " 微信小店带货者 " 实现全域带货等。今年 5 月,腾讯更对微信事业群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正式成立电商产品部门。

如今电商行业都在苦寻增量,淘天、京东、拼多多,以及美团、抖音等,都在传统电商之外积极开展新业务。" 砍一刀 " 一度被视为拼多多崛起的关键之一,那么 " 一起买 " 会不会成为微信电商重塑社交电商的转折?

更简单的 " 一起买 "

近日,九牧王作为第一批参与 " 一起买 " 内测的企业,其分享了这一新功能。用户进入微信小店后,在首页即可看到 " 跟朋友一起买 " 的提示。进入拼单页面后,用户可以直接选择任一商品进行下单,也可以将拼团链接分享给微信好友或社群。

在等待拼团成功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清晰掌握实时的拼团金额和剩余的拼团时间,只要拼团金额达到商家设定的标准,即可触发优惠;如果未能拼团成功,订单会自动退款。

看下来,微信的 " 一起买 " 不算新颖,甚至可以说跟拼多多的 " 砍一刀 "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 " 一起买 " 的使用体验会更丝滑一点。

一则,用户无需 " 凑人头 "。" 一起买 " 不强制要求拉足指定人数,只需要凑够金额即可享受阶梯式折扣,用户甚至可以自行凑够指定金额拿下优惠折扣。

二则,跳转更加丝滑。由于整个拼团流程内嵌于微信生态之中,用户无需跳转到其他 APP 就能分享链接,整体使用体验会更流畅。

所以,虽然 " 一起买 " 谈不上是创新模式,但也能够通过熟人链接撬动新的增量。这一点在拼多多身上已经得到过验证。

2015 年,拼多多正式上线,推出了创新的 " 砍一刀 " 模式。两年时间内,拼多多的用户就突破了 3 亿大关,而 2017 年淘宝的月活跃用户规模约为 5 亿左右。拼多多在两年时间成了 " 半个淘宝 ",可见其用户增速有多快。

" 砍一刀 " 不仅帮助拼多多快速攻占下沉市场,还大大降低了平台的获客成本,这或许也是拼多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原因。

天风证券曾测算,以 " 砍价免费拿 " 活动为例,用户要获得一个 398 元的行李箱,大概需要邀请 88 名好友帮忙砍价。

假设行李箱成本为 200 元,其中一半的砍价好友均为新用户,拼多多的获客成本则为 200/44=4.5 元,相较于彼时电商行业接近百元的获客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近年 " 砍一刀 " 的效果开始逐渐减弱,这种做任务式的体验渐渐让消费者疲倦,再加上年轻消费者更追求轻量化的社交关系,这种带着目的性的社交更让人感到压力。

因此,从用户体验方面来看,微信的 " 一起买 " 是对传统拼团模式的升级,使其能够更符合当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社交需求,同时实现更高效的社交裂变。

《当代青年消费报告》显示,Z 世代在消费上更加理性,49% 的受访者会选择与人拼单购买商品。另外有报告显示,62% 的年轻人将 " 拼团砍价 " 视为社交方式的一种。

对腾信来说,用熟人社交撬动交易增长已经成为其布局电商的一张 " 明牌 ",因此,尽管 " 一起买 " 模式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这步棋迟早都会走。

微信电商开启 " 进击模式 "

去年以来,微信在电商领域的动作愈发频繁。去年 8 月,微信视频号小店正式升级为微信小店,支持店铺及商品信息在更多微信场景中自由流转。

12 月,微信推出了 " 送礼物 " 功能,这也被视为是微信跳出传统电商模式,借助社交关系重新激活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的信号。

今年 3 月,微信将已开通视频号橱窗带货的达人升级为 " 微信小店带货者 ",使其能够在视频号、公众号等微信生态内进行全域带货。

4 月,微信小店的商品能够直接以图片 + 直链的方式分享到朋友圈。再到如今微信内测 " 一起买 " 功能,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因为腾讯决定用微信自己的方式来做电商。

腾讯总裁刘炽平认为,如果能够以系统的方式在微信内建立电商生态系统,就能够建立一个更大、更有意义、上限更高的电商生态系统。

因此,如今微信的每一步棋都在为串联起整个微信生态而努力,让商家和商品信息可以通过朋友圈、社群、搜一搜等多种场景自由流转,构建起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网络。

对腾讯来说,推动微信生态形成 " 内循环 ",是其在电商领域反复试错得出来的经验。

2005 年,腾讯上线了定位为 C2C 的电商交易平台 " 拍拍网 ",但最终在 2016 年彻底关闭。" 拍拍网 " 没能跟上 C2C 向 B2C 转型的趋势是其倒下的主要原因,但腾讯只管 " 山寨 " 淘宝,却没有真正思考自己做电商的核心优势和逻辑,才是其没能在电商市场扎根的原因。

2014 年,微信转变了思路,推出了微信小店,让商家通过公众号开店,开辟出不同于货架电商的另一条路径,但微信小店最终在 2020 年停止运营。

期间,微信也曾尝试上线 " 小程序电商 ",还推出了一套帮助商家开店、直播的小程序工具 " 微信小商店 ",但均没有翻起太大浪花。

2020 年,腾讯开始内测视频号小店与视频号直播带货功能,马化腾一度形容其为 " 全场的希望 ",但视频号却没有如预期般在直播电商行业中脱颖而出。

根据亿邦动力报道,2023 年视频号的 GMV 约为 1500 亿元,2024 年视频号 GMV 的增长目标是 200%。按此测算,去年视频号的 GMV 约为 3000 亿元,跟抖音、快手的万亿 GMV 还有很大距离。

去年,腾讯宣布将视频号小店升级为微信小店,这意味着曾经对标抖快的视频号,也重新调整了发展逻辑。

过去,视频号曾想要复制抖快的流量逻辑,但视频号在微信的生态布局中,往往会更注重私域流量的沉淀和转化,这也导致其很难以像抖快那般,通过流量倾斜来快速提升 GMV。

升级后的微信小店不再只是短视频引流的载体,其还跟公众号、小程序、搜一搜等更多微信场景实现连接,让商家的店铺及商品信息有机会在更多场景中获得持续曝光。

腾讯试图将微信小店做得更 " 轻 ",让其能够成为微信生态内不同场景的连接器,将电商融入到社交场景中,进一步增强微信生态的流量流动性和全域爆发力。

如今,微信生态内的所有交易都可以在微信小店中完成。 2024 年,微信小店的 GMV 同比增长 192%,订单数量增长 2.25 倍,月动销商家数增长 1.7 倍。

" 做生态 " 需要更多耐性

今年 618 前夕,腾讯正式宣布成立电商产品部。随后,腾讯在 5 月底宣布开启为期一个月的 618 大促活动,共投入 2000 万元补贴用户的免单抽奖活动,这也是微信小店首次面向用户开展的大规模补贴活动。

尽管这跟淘天、京东、抖音等亿级以上的补贴活动还有较大差距,但对于腾讯来说,其在意的或许并非电商生态的快速爆发,而是在一系列的小规模试探中,探索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电商生态。

在腾讯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中,刘炽平也透露了微信电商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包括提升消费者购物的基础体验;引入优质品牌商家,以及为商家引流。

要达成以上几个目标,离不开微信在电商产品上的建设,腾讯成立电商产品部,也是希望通过新产品促进用户交易和商家增长,这也是腾讯更擅长的事情。

以腾讯元宝为例,尽管其在 AI 赛道中一度表现低调,但随着 Deepseek 的崛起,腾讯将其与微信、腾讯文档、腾讯游戏等生态资源深度融合,通过成熟产品的持续迭代和快速整合,让元宝从 " 默默无闻 " 变成了 " 弯道超车 "。

在电商领域,腾讯依然聚焦在用户侧的产品策略,通过一系列产品矩阵组成的 " 蚂蚁雄兵 ",让服务商先打头阵形成生态 " 活水 ",腾讯则在后方不断完善基建,直到量变形成质变,电商生态就能迎来全面爆发。

从去年的 " 送礼物 "、" 推客 ",到今年以来的 " 全域带货 "" 一起买 ",这些贴合微信底层逻辑的社交产品,能够自然带动流量和销量,也是更适合微信电商的增长模型之一。

刘炽平曾在腾讯 2024 年三季度的电话会中表示,微信商家已经通过小程序产生了相当可观的 GMV。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小程序 GMV 超过 2 万亿元,这个数字比双 11 的全网 GMV 还高,主要是由餐饮、电动车充电和医疗服务所贡献,覆盖了淘宝、京东等平台覆盖不到的部分。

如果其中一部分商家能够从小程序走向微信小店,这将是微信电商的重要增量。一方面,商家能够获得微信生态更多场景的赋能;另一方面,微信电商也能进一步丰富优质商家和产品。

更重要的是,在微信小店 " 安家 " 的商家还能带来全域广告投放的可能,比如在朋友圈、视频号等场景的投流,这将成为支持腾讯广告业务持续增长的新增长点。

不过,微信电商虽然有着天然的流量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增长是没有成本的。

一则,社交流量并非可以不断再生的资产,微信在对全域场景 " 开闸放水 " 的同时,也要在流量释放与用户体验之间取得平衡,否则过多的营销信息可能会对用户体验造成影响。

二则," 送礼物 "、" 一起买 " 等社交功能,还不足以支撑微信社交电商的持续增长。这些社交打法看似简单,但论是商家侧和用户侧,都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认知教育,才有可能带来更好的销售转化。

虽然当下电商走进了供给改革和 AI 的十字路口,但是腾讯不着急。马化腾曾表示," 要给微信电商更多时间,微信要用 5 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去做一个电商生态连接器 "。(楷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微信 拼多多 腾讯 京东 淘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