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 Auto-First|李德喆
下半年的车市竞争注定将更加残酷。
据多家国内媒体报道,从今年 6 月 1 日起,部分国有银行正式叫停购车分期 " 高息高返 " 政策。
这一模式调整后,意味着今后银行补贴车价的力度将大幅减少,贷款购车比全款购车优惠力度更大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了。
汽势 Auto-First 在近日走访辽宁沈阳一宝马 4S 店时也了解到,近期店内看车客流量明显增多,主要是受到贷款政策调整和当地补贴即将结束的影响。
店内销售顾问告诉汽势 Auto-First:" 目前店内有合作的金融机构,像平安银行等一些中小型银行还没有出台具体公告,但新车落地价肯定马上就会上涨。"
什么是汽车贷款 " 高息高返 "?
" 高息高返 " 主要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汽车贷款业务中,提高贷款利率,然后将高额的佣金一次性返还给汽车销售服务商的操作模式。销售服务商随后可能会将部分返还的佣金以车价折扣、优惠等多种形式返给消费者,以此刺激汽车销售。
比如此前在市场上常见的 " 长贷短还 " 模式(如贷款 3 年,2 年后可提前结清),还有一些常见的像强调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的,宣传贷款免息但是收取高额手续费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 " 高息高返 " 的衍生模式。
" 高息高返 " 模式为什么会被叫停?
数据显示,2024 年汽车金融行业的渗透率已接近七成。也就是说,10 个购车者中有 7 个选择贷款购车。另据估算,今年我国汽车金融行业规模预计将达到 5 万亿元。
之所以大型国有银行主动叫停,甚至监管部门开始介入整顿,主要还是由于利润空间压缩、风险管控压力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对于银行来说,如果大量客户选择 " 长贷短还 ",银行可能面临收益不达预期甚至亏损的风险。对于市场来说," 高息高返 " 也会导致汽车金融市场的无序竞争,进入 " 内卷式 " 拼价格,不利于整个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高息高返模式下银行和经销商为各自利益陷入畸形的价格竞争,不仅压缩金融机构利润空间,还加剧了汽车行业内卷。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指出,叫停 " 高息高返 " 对消费者有利,车贷利率过高会使消费者利益受损,限制该政策能让银行在合理范围内竞争,规范市场秩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副秘书长周伟则认为,汽车金融市场创新力度不强," 高息高返 " 等价格战并非真正创新。叫停这一模式后,行业应回归理性,关注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 高息高返 " 叫停后,哪些市场会发生连锁反应?
传统豪华车细分市场肯定会首当其冲。
从机构调研的数据来看,2025 年 BBA 等主流豪华品牌的贷款购车比例普遍超过 80%。
以某德系豪华品牌车型为例,过去通过 " 高息高返 " 模式,经销商每笔贷款可获得 1.5 万 -2 万元的金融返佣,政策收紧后,返佣比例从 15% 降至 5%,这就导致经销商无法维持该车型的原有优惠幅度。
而这也将使得豪华车市场终端价格体系出现两极分化。
像前文提到的,部分品牌和经销商可能会通过涨价或缩小优惠幅度来弥补因 " 高息高返 " 政策收紧带来的利润损失。比如 BBA 的部分主力车型的优惠幅度已经收窄 2 万元到 3 万元左右。
此外,在社交平台,有网友贴出了雷克萨斯经销商发布的取消金融价海报,包括雷克萨斯 ES 系列、NX 系列和 RX 系列车价将在 7 月全面上涨,涨幅从 2.5 万元到 3.8 万元不等。
与进口品牌不同,事实上更多的国产豪华品牌还是坚守 " 以价换量 " 的策略。像此前已经推出一口价的林肯冒险家、凯迪拉克 XT4、奥迪 A3 等,还有像沃尔沃 S60 的入门版裸车价也已跌破 20 万元大关。
业界普遍预计,2025 年下半年汽车金融市场将进入更透明但竞争更激烈的新阶段。
当然,从长远发展来看,豪华品牌车企与经销商如果想摆脱对金融工具的依赖,还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深化金融模式创新,包括借鉴特斯拉 " 直客式 " 金融服务的轻资产运营逻辑,或者联合厂商金融公司开发定制化产品;另一方面,更需推动行业竞争维度从 " 价格博弈 " 向 " 服务价值竞争 " 转型,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重构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