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在人工智能进入下半场的关键时刻,一款名为「财搭子」的 AI 金融辅助决策产品正在被越来越多年轻投资者追捧和使用。不同于市场上强调推荐或预测的金融工具,它主打的是陪伴式逻辑训练,用 AI 技术帮助用户建立判断力,而非替代决策。这款产品由智策领航推出,目前已在微信小程序生态上线,在功能之外,更在逻辑上重构了投研辅助工具的角色。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许丹青毕业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她曾支教、做金融、也深度参与过互联网产品的打造。2023 年,她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未来十年只能做一件事,什么值得我全力以赴?她不再追逐更大的模型或更复杂的策略,而是想做一个 " 看得懂的、能落地的、人人能用 " 的产品,帮助更多人参与金融,而不被金融术语和复杂信号劝退。2024 年春节后,智策领航创立,「财搭子」这个名字听起来轻松,背后却是一套对用户认知能力建构的系统性思考。
产品设计上,财搭子不是 " 告诉你买什么 ",而是 " 引导你怎么思考 "。用户打开首页看到的是 " 今日机会 ",即结合其投资偏好与市场热度生成的重点线索。接下来是 " 自选雷达 ",帮助用户更高效地筛选自选资产的动态变化。而无论是走势判断、风险提示,还是进一步的追问和逻辑澄清,用户都可以通过问答功能获得结构化的分析,甚至支持反向论证与图表可视化。整个体验更像是与一个 " 懂金融的 AI 伙伴 " 一同看市场、拆逻辑、留痕迹。在模拟交易模块中,用户可以对关键时点进行 " 买 / 卖 / 观望 " 模拟操作,系统会记录收益、生成复盘故事卡片。复盘过程不是数据罗列,而是将你的每一次判断 " 做拆解 ",沉淀为下一次更好的决策复制。
(图:财搭子产品核心功能)
为了支撑这一逻辑闭环,财搭子背后的技术团队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推出了金融领域首个在线 AI 评测基准 FinS-Pilot。这套评测体系不同于传统的财报问答或金融百科测试,它基于真实用户行为日志设计任务,用动态行情与多源数据构建复杂问题,并引入 BLEU、幻觉率、答案完整性、相关性等多维度评估指标,全面衡量金融 AI 的实用能力。在最近一次评测中,自研模型 " 小发 -1.0" 在文本生成准确性与稳定性上表现优于 DeepSeek-v3、Doubao-1.5 等多个主流中文模型,特别在结构化表达和逻辑清晰度方面具备领先优势。这意味着,财搭子不仅会 " 说 ",更会 " 讲得通、出成绩 "。
(图:财搭子评测基准数据集构建流程,文本类查询小发 1.0 与其他模型表现对比)
这套评测体系已在 GitHub 开源,同时财搭子这个团队也因为独特的 AI 创新性获得央视新闻的报道认可。报道聚焦于财搭子上海团队在 " 模速空间 " 孵化中的成长轨迹,也侧面印证了 AI 时代金融科技的新方向不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结构设计上的深入演进。该评测体系论文已被金融 AI 领域顶级会议 FinIR 2025 正式接收。
(图:财搭子上海团队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来源: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6 月 12 日报道)
产品技术之外,团队的节奏同样被打磨得极具执行力。最频繁时,财搭子保持了 " 周更 " 节奏,每次迭代都来自用户的真实反馈。许丹青的做法是 " 先去掉噪音,再提炼需求 "。她不迷信任何一代产品的完美,而是在 " 收敛 " 中不断对齐共识。她说,做这样一个产品是有压力的,因为它不是拍脑袋能成的爆款,而是靠打磨、靠积累、靠用户持续使用的节奏建立起来的陪伴感。
从商业模式来看,财搭子目前采用会员订阅的方式运行,整个产品架构不以单次 ROI 为目标,而是构建一个高信任度、高复购、高粘性的智能理财生态。正如该团队所说:" 未来可能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能留下来陪你走得久。"
对于年轻人来说,投资不该是某种遥不可及的权利,也不该是情绪化的孤注一掷。真正的好产品,是愿意让你慢下来、陪你想明白、也允许你在试错中成长。而 AI 的价值,也许不是替代人,而是让普通人拥有越来越像 " 专家 " 的思维方式——这是财搭子愿意承担的角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