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11 日,也就是苹果在 WWDC25 上正式发布 iOS 26 一天后,谷歌以一种相当低调的方式公布了他们的 Android 16 操作系统。
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众所周知的是,苹果在 WWDC25 上发布的新版操作系统,严格来说还只是最早的公开测试版本,而谷歌的这一新版系统,则是 Android 16 在经历了漫长测试之后的首个正式量产版本。
但相比之下,苹果是在一年一度的开发者大会 WWDC 上公布这个 " 测试系统 ",而谷歌对于他们的正式版新系统,却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主动宣传。很显然两者的态度或者说市场策略,产生了极为明显的对比。
为什么谷歌对于 Android 16 的态度会如此 " 低调 " 呢?要弄清楚这一点,实际上就需要搞懂好几件不同的事。即 Android 16 到底有哪些变化,以及谷歌对于整个 Android 生态的规划现在究竟是怎样的情况。
Andoid 16 的新功能,与很多人想象的可能都不一样
首先,我们来说说 Android 16 真正发生的功能变化。请注意我们强调了 " 真正 " 这两个字,因为大家现在在网上能看到的、关于 Android 16 新功能的许多信息,其实大概率都不太准确。
为什么会不准确?这倒不是说相关内容一定是编造的,而是因为他们搞错了一个关键的概念,那就是 " 出现在 Android 16 搭载机型上的新功能 ",并不一定就是 "Android 16 的新功能 "。
虽然这句话有点拗口,但其实就是整件事的最为 0 键之处。大家可以先记住,我们接着来说说哪些功能才是 "Android 16 真正的的新功能 "。
在谷歌的开发者网站上,可以很容易就找到 Android 16 目前版本的功能变更列表。根据这份表格的内容,Android 16 的变化基本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谷歌官方公布的,Android 16 新特性的一部分
首先在用户界面上,Android 16 的变化很小,最显著的调整就是新增了 " 以进度为中心的通知 " 功能。说简单点,这其实就是类似苹果的 " 灵动岛 "UI。除此之外,新版系统还增加了更细腻的触感反馈、更精确的返回动画,以及首次支持竖排文字显示。
其次在核心性能方面,Android 16 的变化就很大了。比如它更新了 ART(Android 运行时)的版本,提升了应用运行的性能、但可能会导致一些特别老的应用变得无法兼容。又比如,它强化了 16KB 内存页面模式的兼容性,变相鼓励厂商使用更大、更高速的内存芯片。
更不要说,Android 16 还新增了 " 性能反馈 " 的 API,手机可以主动将 CPU、GPU 的 " 可用资源 " 告知那些格外需要性能的大型 APP,从而让这些 APP 能够根据实际负载更精确地实时调控自身的画质、特效等,从而避免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卡顿。
最后在影像功能上,Android 16 在专业视频录制模式里支持了更精细的色温和色调调整功能,并新增 " 混合自动曝光 " 功能,即可以将手动曝光和自动曝光同时使用(用户制定画面里的特定部分曝光,剩下的部分让算法自动处理)。同时 Android 16 还增强了 " 动态照片 " 和 UltraHDR 超动态范围拍摄功能,并针对第三方 APP 开放了 " 自动夜景 " 模式。
Android 16 不是没有新 UI,只是还要再等几个月
仅从 " 用户体验 " 的角度来看,Android 16 的这些更新其实还是很有意义的。但问题就在于,如果有关注之前 Android 16 的测试版本就会知道,这一新版系统其实还有两个极为重大的新特性,最终却并没有出现在这次发布的版本里。
而这两大新特性,全都是与操作系统界面相关。其中一个是名为 "Material 3 Expressive" 的全新界面设计语言,另外一个则是主要用于外接显示器使用、非常接近 PC 桌面端操作系统的 " 桌面模式 "。
为什么正式版的 Android 16,最终却没有包含这两个曾经出现在测试版本中的界面改动?倒不是说这两个界面设计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这两个功能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是为 "Android 16" 设计的。严格来说,它们其实都属于 "Android 16 QPR 2",即 Android 16 正式版发布时算起,再过两个季度之后的功能更新版本中才有的特性。
换句话说,谷歌相当于是把 Android 16 的改变分成了两个阶段进行。现在先发布的 " 正式版 " 基本只有性能、内部功能上的改进,再过几个月之后的更新版本,才会迎来明显新设计的界面和审美风格。
谷歌的新界面设计早就曝光,只是没有在 Android 16 正式版里第一时间实装
乍看之下,这似乎有点不太合理。特别是与苹果的 iOS 26 相比,Android 16 现在的这种做法,显然会让许多用户在最初的 " 正式版 " 推出时,产生 " 这次新版本怎么变化不大 " 的感觉。
那么,难道谷歌自己会不明白这一点吗?为什么当其他操作系统通常都会在大版本更新时,首先选择以全新界面设计吸引用户的时候,谷歌在 Android 16 上,却似乎是将界面的改变放在了 " 优先级较低 " 的位置呢?
谷歌并没有 " 摆烂 ",所以大家其实也没啥意见
首先,谷歌将界面更新从最初的 Android 16 正式版中 " 剥离 " 出来,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可以简化新版系统的开发工作,让 Android 16 更及时地上线。要知道,前一代的 Android 15 可就吃过开发进度缓慢,结果新机开卖了还在搭载上上代(Android 14)系统的糗事。
所以谷歌显然不希望这样的糟糕经历再来一次,通过将新版系统的功能 " 拆分 " 到不同阶段的更新里,就可以让第一个正式版更快上线,赶上接下来 Pixel 10 系列新机的发布窗口。
近年来的第三方系统,与谷歌的 " 原版 " 在视觉特征上也有统一的趋势
其次,虽然一套全新的界面设计看似十分重要,但大家也都知道,Android 与 iOS 最大的一点不同,就在于前者是一套 " 开源系统 "。不光谷歌自己会用,还有大量第三方厂商也会基于 Android 16 去 " 定制 " 他们自己的系统。在这些品牌中,绝大多数都会重新设计自己的界面风格。
换句话说,对于谷歌的大量客户与合作伙伴而言,Android 16 换不换新界面其实是非常不重要的。目前这个只有内核更新、UI 基本没变的 " 首发正式版 "Android 16,反而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且 Android 和 iOS 在功能设计上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差异,那就是 Android 的许多 " 系统级 " 功能,严格来说其实都并不与某个系统版本强绑定,而是只与特定的、可以单独更新的 APP 相关。比如照片的 AI 编辑功能只和 " 相册 "APP 有关,Gemini AI 其实是集成在 " 谷歌(搜索)"APP 里的。
在这种情况下,谷歌并不需要在新版系统里花时间去 " 集成 " 这些功能,而是只需更新单独的应用就能实现功能添加。反之,用户甚至也不需要安装新版系统,在老设备 + 旧版 Android 上安装最新版的特定 APP,一样也可以 " 解锁 " 这些新功能。
更不要说对于谷歌来说,他们近年来为了让旗下的 Pixel 系列机型拥有自己独特的市场竞争力,还搞了不少 "Pixel 独占 " 的系统设计和功能。而这些功能,他们压根就不会发布到 " 公开的 "Android 代码里,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 Android 更新列表中。
因此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它们便共同导致了大家现在看到,Android 16 这种明明是 " 正式版大更新 ",但(尤其是界面)看起来却好像没啥变化,明明 " 看起来新意不足 "、却也没谁真的提出批评的现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