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6-12
险企要跟医院“抢饭碗”?医疗险暗战升级:从赔钱到“治未病”减少高额赔付,健康服务成新刚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 口腔科的号太难挂了,掐着点也抢不到。" 近期,张女士智齿疼痛难忍,便拨打了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热线,申请使用专家门诊预约服务。在健康专员的帮助下,张女士成功预约到了附近三甲医院口腔科专家门诊,顺利拔除两侧智齿。

近年来,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医疗险产品升级迭代,除了在产品责任和保障范围方面不断扩容,在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上也不断加码,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就医服务、康复护理等服务类别。

通过 " 治未病 " 降低生病概率,继而减少高额赔付概率,如今,医疗险 " 赛点 " 悄然转换,比拼健康管理服务成为行业发展新风向。

保通社从业内了解到,一些 " 重服务 " 的医疗险产品中,健康管理服务的成本已经大大提升,达到净保费 20% 的上限水平。当前,哪些健康管理服务更受消费者青睐,行业 " 保险 + 服务 " 的探索有哪些看点?

增加互动提升用户黏性

看病就医,不知道哪个医院好,想找知名专家看诊,却苦苦挂不上号。跟张女士一样,申请过专家门诊预约服务的李先生也对这项服务赞不绝口。

而在健康管理服务的众多权益中,专家门诊预约、医疗转诊等服务是最受关注和欢迎的项目之一。" 医疗转诊服务方面的用户体验和反馈应该是最好的。" 一位险企健康险业务部人士在受访时表示。

" 一些医疗险产品,尤其是中高端医疗险产品增加了健康管理服务,比如在心理咨询、齿科眼科等消费型医疗领域建立起服务体系,客户的感知会很高,并且使用率是很高的。健康服务扩展了传统医疗险功能的外延,从保大病向提供日常医疗服务演进,提升了客户的获得感。" 中再寿险高管在受访时表示。

众惠相互相关负责人在受访时表示,健康管理服务与商业健康保险的结合是保险行业向 " 预防为主、健康导向 " 转型的重要趋势,两者的协同效应不仅提升了保险产品的价值,还重塑了健康险行业的商业模式。

一是通过健康监测、定期体检、慢病管理等服务,降低投保人群的发病风险,减少高额理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二是动态健康数据(如可穿戴设备监测)辅助精准定价,优化风险池划分,减少逆向选择;三是健康管理服务(如私人医生、在线问诊、心理健康咨询)成为保险产品的 " 软性溢价 " 要素,提升服务体验;四是通过健康管理增加互动,提升用户黏性。

以旗下核心百万医疗险和中端医疗险两款产品为例,平安健康险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扩大保障责任外,还升级就医陪诊、院后康复等就医服务,由门诊陪诊扩展到门诊、入院、出院等全场景陪诊,并配备专业团队为客户提供康复指导。此外,两款产品将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如百万医疗险新增了运动健康和肿瘤多学科会诊等服务,中端医疗险则在上述权益基础上新增了数字化减重管理方案,积极推动 " 事后被动理赔 " 转为 " 前置就医服务、主动健康管理 "。

平安健康险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助理林晟对保通社表示:" 数字化减重管理方案与阜外医院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共创,通过数字化便捷监测、个性化定制方案、游戏化互动体验,让客户在友好的体验中实现医疗级科学、有效、快乐减重。"

重塑带病体保险价值链

随着带病体人群不断纳入保障范围,医疗险向 " 重服务 " 的转变愈加重要。

" 医疗险中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很大,更多的亚健康人群、带病体则对健康管理有着刚性需求。" 一位健康险公司高管此前在受访时对保通社表示,通过动态健康监测预警服务,化被动为主动,随时守护并管理客户健康。这样的健康管理服务能够贯穿在保单生效的每一天,也更能体现医疗险的价值所在。

据了解,目前保险公司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基因检测、健康评估工具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用户健康数据并提供个性化干预。

京东安联保险相关负责人在受访时表示,公司联合京东健康构建的 " 保险 + 健康 " 赋能体系,通过三大核心能力重塑带病体保险价值链,其中保险作为核心载体,健康服务作为价值放大器。

" 一方面,将整合京东健康体检资源,根据用户健康指标实施分级保障机制,为不同健康状况的用户提供差异化保障方案;另一方面,将开发智能穿戴设备,实现健康数据实时监测和紧急情况快速响应。通过持续追踪用户的诊疗、运动和体检数据,动态优化保障方案,形成健康改善与保障升级的良性循环。" 上述负责人介绍,这一创新模式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未来将率先应用于慢性病管理保险产品,帮助提升带病体保险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林晟表示,围绕健康保健、慢病管理、就医服务、重疾管理、康复管理、居家照护、理赔服务,平安健康险全面升级 " 乐健康 " 服务体系,从传统的就医理赔延伸至全周期全旅程健康管理服务,覆盖人们从健康到疾病到康复的健康管理全周期。" 我们从服务标准、服务专家、服务网络三方面全面进阶,护航不同人群的‘健康全旅程、就医全过程、疾病全病程’,助力人们收获健康美好生活。"

" 众惠相互聚焦短期健康险发展战略,以特定病种为单位,联合大健康领域优质服务者,以保险为载体,形成了健康管理服务的闭环生态圈。" 众惠相互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不仅仅将自身定位为保险产品提供方,更主动作为健康服务体系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如在肾病和肝病保障项目中,打通 " 保 - 医 - 药 " 服务链路,实现全方位慢病管理,做到 " 防得住,治得好,付得起 "。

健康管理服务需系统化

如今,大家越来越重视 " 提前预防生病 ",而不是等生病了再被动治疗。这种观念变化下,商业医疗险要想在医疗体系里发挥更大作用,就需要 " 改头换面 ",险企从以往单纯的 " 支付者 " 转变为 " 健康促进者 "。

国信证券近期研报认为,商业健康险可以通过打造服务生态、实施前端干预来降低赔付风险,将保险产品从传统的 " 事后赔付 " 模式转变为 "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 模式,通过预防疾病发生、延缓疾病进展、优化医疗资源使用等方式,从根本上减少高额赔付概率。

"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 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前端健康干预降低疾病发生率,中端优化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过度医疗,后端提供康复与长期护理服务延缓病情恶化,从而系统性降低商业保险公司赔付支出压力。

在众惠相互相关负责人看来,健康管理服务正将商业健康保险从 " 财务补偿工具 " 进化为 " 健康解决方案平台 "。这种加持不仅创造了 " 控费 - 服务 - 用户增长 " 的正向循环,更推动了保险业从被动赔付向主动健康管理的价值链重构。对于健康管理服务未来的升级方向,其认为,行业将更精细化、专业化、系统化。

" 公司充分发挥中外股东服务资源、客户资源优势,找准大健康差异化发展路径,积极打造健康管理服务,自建自有专业队伍体系、深耕医疗网络资源、聚焦长板、打造特色、夯实基础,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据招商信诺相关负责人介绍,继 2017 年自建健康管理公司之后,2024 年,招商信诺再获 " 小诺健康 " 互联网医院牌照,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智能化健康管理平台。

对于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的深度结合,也有业内人士在受访时直言,真正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投入成本高,效果显现慢,如何将其价值量化并融入保险产品设计和定价中仍需探索。

" 医保改革压缩基本医保的支付弹性,倒逼商业健康险向‘服务型产品’转型。" 国信证券认为,未来商业健康险核心机遇在于 " 产品与服务升级 " 及 " 数据与技术赋能 " 的两端突围。未来,商保目录需进一步强化动态调整机制,探索与医保目录的联动,深化健康管理服务整合,填补多层次医疗保障缺口,促进 " 医 + 药 + 险 " 生态融合。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医疗险 医疗 健康险 体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