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社评论 在电动化浪潮冲击下," 合资品牌转型滞后 " 的论调曾甚嚣尘上。然而广汽丰田用实绩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其中国自研首款纯电车型铂智 3X 上市仅三个月订单逼近 3 万辆,连续两月蝉联合资纯电销量冠军。
这一成绩单背后,是广汽丰田以 " 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 " 为核心的 " 聚变 2030" 战略的初战告捷。
6 月 12 日,广汽丰田举办第二届科技日,宣布该战略全面迈入 " 中国自研 2.0" 新阶段,在技术、研发、生态三大维度发起深度变革,剑指 " 智电新头部 "。
技术代差:平台破局 + 混动组合拳
在技术平台与架构层面,广汽丰田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与前瞻性布局。
为满足中国市场多元化需求,广汽丰田量身打造了两大新能源专属平台。其中,中小型车新能源平台覆盖 5 米以内 A 至 B 级车,以铂智 3X 为例,实现了 A 级定位、B 级尺寸与 C 级舒适空间的融合,兼顾智能化与性价比;中大型车高兼容性平台则针对 5.3 米以内 C 至 D 级车,支持多种新能源形式,首款车型铂智 7 预计明年一季度上市,凭借 D 级尺寸、激光雷达智能辅助驾驶与鸿蒙座舱等优势,备受市场期待。
同时,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从传统分布式进化为集中域控架构,为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提供有力支撑,让整车功能与 OTA 持续升级。AI 智能数字底盘更是通过先进传感器与算法,实现悬架系统的毫秒级主动调整,优化操控与舒适体验,重构行业标准。
混动领域一直是广汽丰田的优势所在,如今其正深化多路径布局。除了持续推进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在全车系的搭载,并着手开发第六代更高效版本外,还首次引入增程动力,应用于下一代汉兰达和赛那,同时加速高性能插混车型的导入,在主流消费区间集齐 HEV、PHEV、REEV 三大混动路线,开启 " 大混动时代 ",全方位满足不同消费者对节能与动力的需求。
研发:中国工程师主导全球车定义
铂智 3X 的成功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广汽丰田将 " 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 " 从 " 以中国需求定义产品 " 推向 " 以中国智慧驱动研发 " 的制度跃迁。在自研 2.0 时代,中国工程师不再局限于本土车型开发,更将全面统筹下一代汉兰达、赛那等全球战略车型的商品企划、开发验证全流程。这种研发主导权的转移,标志着合资车企从 " 技术输入 " 向 " 技术共创 " 的底层逻辑重构。
即将于 2026 年登场的铂智 7,以 D 级车身尺寸、激光雷达智驾系统与鸿蒙座舱的黄金组合,尚未上市便引发海内外行业关注。这款由中国团队主导定义的旗舰车型,不仅印证了本土化研发决策的精准性,更开创了合资品牌以 " 中国方案 " 反向输出全球标准的先河。
生态升维:跨界组局 AI 朋友圈
在智能化浪潮中,广汽丰田积极构建 AI 汽车生态,与华为、Momenta、小米等展开合作,在合资领域一马当先。
具体来看,与华为的合作全面升级,铂智 7 不仅首搭鸿蒙座舱,还配备华为 DriveONE 电机与星闪数字钥匙,充分汲取华为在智能系统与电动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与驾驶体验;与 Momenta 合作,在铂智 3X 上全球首发全新迭代飞轮大模型,基于强化学习的算法让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不断进化,提升行车安全性;与小米达成合作,通过统一接口实现车载生态拓展,引入小米丰富的智能设备,打通人、车、家生态圈。未来,广汽丰田还将在 AI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等领域持续创新,计划到 2028 年打造 " 舱驾模型共生体 ",实现车辆对道路和驾驶者的全局感知与主动响应。
结语
广汽丰田此次科技日的诸多动作,是其在智电时代主动求变、积极进取的有力体现。
通过深化中国自研、打造技术代差、构建 AI 生态,广汽丰田有望在 2024-2026 年转型期夯实基础,在 2027-2030 年战略反攻期抢占智电新头部地位。对于整个合资品牌阵营而言,广汽丰田的探索提供了宝贵借鉴,即深度融入本土市场,携手科技伙伴,以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重塑竞争力。
在智电汽车行业加速变革的当下,广汽丰田已凭借科技日的成果展示出其转型决心与实力,未来其在市场中的表现,看其如何推动 " 全球标准引进来,中国智电走出去 " 的双向发展。
(图 / 文 网通社 王颖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