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央行大举增持黄金,加上金价飙升,黄金已取代欧元,成为全球央行持有的第二大储备资产,仅次于美元。
周三,欧央行发布报告显示,2024 年黄金占全球官方储备的比例达 20%,超过欧元的 16%,仍低于美元的 46%。
报告还指出,2024 年央行购金已连续第三年超过 1000 吨,是 2010 年代年均水平的两倍,购金速度创历史新高。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主要增持黄金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土耳其和波兰。
央行黄金储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目前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接近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历史最高水平。
欧央行数据显示,全球央行黄金储备曾在 1960 年代中期达到 3.8 万吨的历史峰值。到 2024 年,这一数字再次上升至 3.6 万吨。
欧洲央行表示:" 全球央行目前持有的黄金数量几乎与 1965 年一样多。"
金价飙涨助推黄金市值权重飙升
金价飙升不仅是避险情绪的体现,也直接提高了黄金在全球储备资产中按市值计算的比重。
去年金价累涨约 30%,而今年年初以来,金价又飙升了 27%,创下每盎司 3500 美元的历史新高。
欧洲央行指出,庞大的黄金储备加上高企的金价,使黄金在 2024 年按市值计算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仅次于美元。
为什么黄金被视为 " 终极安全资产 "?
尽管黄金不产生利息且储存成本高,但由于其高流动性、无对手风险、不受制裁影响,仍被全球投资者视为最安全的资产。
近年来,出于对地缘政治动荡和美国债务风险的担忧,各国央行纷纷加速去美元化,试图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自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去美元化趋势明显加快,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金融制裁(包括冻结美元资产、切断市场准入),让其他国家担心美元被用作金融武器。
欧央行指出,自俄乌冲突后,全球央行对黄金需求大增,并且一直居高不下,购买黄金似乎被视为对抗金融制裁的 " 对冲工具 "。
欧央行分析还显示,自 1999 年以来,黄金储备占比年度增幅最大的 10 次中,有 5 次发生在相关国家当年或前一年遭遇国际制裁。同时,近三年与俄罗斯地缘关系密切的国家增持黄金的力度远超其他国家。
一项针对去年持有黄金的 57 家央行的调查还显示,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增持黄金的主要原因包括——担心遭到制裁、预期全球货币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希望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此外,历史上,当其他资产的实际收益率上升时,黄金价格通常会下跌(因为黄金无息,机会成本上升)。但这种长期存在的关联,自 2022 年初开始就被打破了。现在投资者购买黄金,更多是出于对冲政治风险,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对冲通胀。
欧洲央行指出,历史上金价高涨通常带动供应增长,若央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需求,可能会带动全球黄金供应进一步增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