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销量来看,新能源汽车及自主品牌占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还在持续走高,但增收不增利的问题正阻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李佳屹 刘颖
编辑 | 李皙寅
2025 年的五月,汽车销售的成绩单出炉,产销较去年同期实现 10% 以上的增长,且内需和出口均有较好的表现。
6 月 11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下称 " 中汽协 ")发布数据显示,5 月,乘用车共销售 235.2 万辆,同比增长 13.3%。其中,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表现亮眼,共销售 162.2 万辆,接近乘用车销售总量的 70%。乘用车出口 46.8 万辆,同比增长 17.7%。
(图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增长,销量达 130.7 万辆,同比增长 36.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 20.4 万辆,同比增长 1.1 倍。
产销两旺的背后,企业利润率依旧承压。中汽协表示,当前中国汽车行业整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但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 增量不增利 " 的局面未有改善。以无序 " 价格战 " 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 内卷式 " 竞争,是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
5 月 31 日,中汽协发布的《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中指出,一段时间以来,行业盈利水平下降,以无序 " 价格战 " 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 内卷式 " 竞争,是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产品售后服务保障、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持续加大投入,而 " 价格战 " 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把产业发展带入恶性循环。
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 4 月,汽车行业总营收 3.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7%;但利润率仅为 4.1%,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 5.6% 的平均水平。
从销售环节来看,新车库存压力虽有所缓解,但仍居高位。据乘联会数据显示,5 月乘用车库存预警指数为 52.7%。4 月底全国汽车库存规模一度达 350 万辆,为年内新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适度库存并非负面信号,是行业为应对市场波动、确保经销商资金链健康而采取的 " 安全阀机制 "。相比 2023 年频繁出现的 " 零公里二手车甩卖潮 ",2025 年行业库存更加理性和可控。
展望 6 月及下半年,车市仍具支撑动能。6 月工作日恢复至 20 天,制造业 PMI 回升,中美经贸趋于缓和。政策方面,更多 " 以旧换新 " 落地、信贷支持窗口释放,以及地方消费券延续都将有助于维持销售热度。
但挑战亦不容忽视。一季度高产叠加部分库存压力仍待释放,车贷利率回升、金融支持边际收紧或对终端消费造成一定抑制。
业内预计,6 月零售同比增速或回落至个位数,全年乘用车市场有望实现 10% 以上增长,新能源车全年渗透率或接近 60%
责编 | 王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