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6 月 11 日讯(记者 李煜) 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光伏发电的经济性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考量。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作为衡量光伏项目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的关键指标,直接决定了光伏电力的市场竞争力。
在 6 月 10 日举行的 SNEC PV&ES 国际光伏 & 储能两会开幕式期间,晶科能源举行 TOPCon 技术及 Tiger Neo 3.0 商业方案白皮书发布会。该公司 Tiger Neo 3.0 产品拟下半年量产,功率效率为 670W/24.8%。Tiger Neo 2.0 与 Tiger Neo 3.0 到 2025 年底的合计产能为 40-50GW+。
晶科能源 CTO 金浩表示,"TOPCon 电池及其升级技术仍具有广阔的提效空间,未来 3 年效率有望达到 28% 以上,逼近单结晶硅电池效率极限。随着工艺的持续优化和规模效应的逐步释放,TOPCon 技术的经济性将日益显著。预计在未来将主导光伏技术演进,并为钙钛矿叠层等下一代技术奠定基础。"
晶科能源研发副总经理戴健进一步表示,2025 年该公司量产效率有望达 26.7% 至 27%;到 2026 年,基于晶硅电池技术将逐渐逼近材料物理学意义上效率极限的背景,其探索 TOPCon 技术与钙钛矿技术的融合,形成叠层电池。钙钛矿叠层电池量产预测效率超 30%。
晶科能源 CTO 金浩表示,截至目前,市场中尚未出现晶硅与钙钛矿结合,且效率超 30% 的商业化应用。" 晶硅与钙钛矿结合,更具备可行性与经济性,是实现效率超 30% 最简单、容易、具体的途径 "。
与此同时,光伏组件去贵金属化是行业探索降本增效的重要路径之一。
" 贵金属替代是一定要被突破的。目前,单一电池片中的银浆成本非常巨大。" 金浩表示,行业里对于用贱金属替代贵金属的研究已进行 20 多年。"我们今年会将相关银包铜技术应用到实处。到 2027 年,希望我们金属化整体方案,可以使基础化成本下降超 80%。"
展望 2025 年,晶科能源预计全年组件出货预计在 85-100GW。预计 2025 年底,单晶硅片、高效电池和组件的产能达 120GW、95GW 和 130GW。
对于能否实现上述目标,钱晶表示,该公司一季度末的订单可见度达六至七成,部分地区(如:中东等)的订单可见度超八成。" 到二季度末,我们对于这个目标的实现更有信心。"
在钱晶看来,只有尽快加速释放高效产能,才会有更多的议价空间与议价能力。" 对于晶科来说,今年的发展重点不是新增产能。今年的重中之重,是在既有产能里完成升级 , 即到年底,主流功率档向 650 瓦及以上迁移,短期来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的新增产能都是非常谨慎的。"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 年,晶科能源海外贡献核心增量,组件销售额占比接近 70%。其中,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增长迅猛。报告期内,该公司在中东地区组件出货量接近 10GW,东南亚区域出货量同比增长超 50%。
在钱晶看来,海外新兴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如:中东非、东南亚。
2024 年 7 月,晶科能源与沙特方达成合作,计划在沙特建设 10GW 高效电池及组件产能。对于该项目最新进展,钱晶表示,目前项目按计划推进,预计 2026 年下半年投产。
对于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钱晶表示,90 天关税豁免期内,在某个程度推高短期需求,电池紧缺、组件涨价、客户接受度较高。之后的关税正式落地之后,再根据成本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钱晶透露," 美国市场需求盘还是在,对于关税引起的价格上涨也有一定容忍接受度,长期而言,本地制造的要求和趋势还是会持续,需要有多手应对方案,并行动迅速。"
钱晶进一步解释称,由于组件价格已足够有经济性,且在整个系统成本中占比越来越低,因此客户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没有预期那么高," 特别是你如果能够提供更高效率,更高性能和发电增益的产品,企业完全有议价的能力与可能性 "。
对于未来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与规划,钱晶表示,公司坚持全球化战略,从产品输出、产能输出到技术、经验、体系等软实力的输出。本地制造、本地销售为主。在选择落地市场,会充分考虑本地的市场潜力、工业基础、政策稳定、合资合作伙伴、人才可及等因素,希望未来海外工厂能够沿袭沙特的这种模式。"
在今年的 SNEC PV&ES 国际光伏 & 储能两会召开前夕,6 月 6 日,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发文表示,过去的 180 天,行业中的每个人都在问怎么 " 活下去 ",过去的 8 天,给我的启示是我们该思考怎么 " 活起来 ",寻找自己的节奏。
随着光伏行业阶段性震荡发展,相关企业该如何更好地 " 活下去 ",有待时间与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