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再掀价格战,引发市场对其库存高企的担忧。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花旗分析师 Jeff Chung 及其团队在 6 月 6 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比亚迪 5 月底的国内库存稳定在 60.9 万辆(约 2.12 个月的销售量),并预计到 2025 年底库存将降至 1.26 个月,可以支撑其全年 550 万辆的销量目标。
报告中,花旗维持了对比亚迪的 " 买入 " 评级,设定目标价高达 727 港元,较其当前股价而言仍有约 80% 的上行空间。
库存水平已趋稳定,远低于市场恐慌预期
研报显示,截至 2025 年 5 月底,比亚迪在中国国内的库存已稳定在 60.9 万辆(约 2.12 个月的销售量),这一数字基于对其 287 万辆的国内月估销量。
这一库存水平远低于某些市场消息所声称的 90-120 万辆的水平,表明市场对比亚迪库存问题的担忧可能被夸大。
此外,报告指出,比亚迪经销商的准确库存水平在 2024 年 12 月底为 45 万辆,2025 年 4 月底为 60.3 万辆,较为可控,也与市场流传的 100 万辆以上的数字存在明显差异,这种认知差异可能是导致比亚迪股价表现不及预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半年销售预期强劲,符合历史季节性规律
报告进一步分析称,要实现全年 550 万辆的销售目标预期,同时避免年底库存过剩,比亚迪需要在 2025 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实现国内零售销量分别环比增长 25%、36.4% 和 34.5%,全年国内零售量达 426 万辆。
这意味着,比亚迪二季度的国内零售量需达到 30.4 万辆(每周约 7.6 万辆)。而数据显示,最近两周的周度订单数据已经反弹至 8 万辆,显示需求复苏迹象。
此外,花旗认为,下半年国内零售和批发分别同比增长 77.7% 和 54.2% 的假设并不激进,历史数据支持这一判断:过去五年,中国新能源车下半年零售环比增长率在 49% 至 175% 之间波动。
出口和海外布局成新增长点,运营杠杆有望改善
花旗报告还强调了比亚迪出口策略的重要性,预计 2025 年二、三、四季度出口量将分别环比增长 24.9%、4.9% 和 0%,全年出口量达 100 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下半年的出口季节性将与 2024 年有所不同,主原因是海外工厂产能的逐步爬坡。
这一出口策略对于比亚迪平衡国内库存压力、拓展全球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制造商之一,比亚迪有能力通过垂直整合优势在国际竞争中突出重围。
花旗预计,随着销量的季度性增长,比亚迪将实现运营杠杆的连续改善。
根据预测模型,如果比亚迪能够执行上述销售计划,其库存水平将从 5 月的 2.12 个月逐步下降至 2025 年 6-8 月的 2.03/1.85/1.56 个月,到 2025 年 12 月底进一步降至 1.26 个月。
这种库存健康化趋势将为比亚迪 2025-2027 年 43% 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奠定基础,支撑花旗给予比亚迪 0.8 倍 2025 年预期 PEG 估值的逻辑,相当于 2025/26 年对应的 34 倍 /22 倍预期市盈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