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蓝丽琦
来源:图虫创意
科技创新债券(下称 " 科创债 ")发行正如火如荼。
5 月 22 日,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已经将近有 100 家左右的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经超过了 2500 亿。
5 月 6 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文支持发行科创债后,作为金融行业主力,数十家券商、银行纷纷披露 2025 年首期科创债发行计划,发债热情还在持续。
5 月 21 日,西南证券、光大证券、财通证券纷纷公告拟公开发行科创债,当期规模分别为不超过 5 亿元、10 亿元、8 亿元。此前 5 月 19 日~20 日,国元证券、华安证券的科创债发行已推进至线下簿记建档步骤,且均因为当日市场变化而延长簿记建档结束时间。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 5 月 22 日,已有 18 家券商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参与科创债的发行。其中已有 13 家券商结募,首批实际发行规模合计达到 152 亿元。招商证券科创债首期实际发行规模达到 30 亿元,为 13 家券商之最。
除去头部券商响应号召以外,国联民生、华福证券、东吴证券等中小型券商也参与其中。此外,市场也迎来新一轮企业发行科创债热潮,券商作为主承销商也同样受益。
8 家头部券商参与,国泰海通拟近 13 亿投资科技类基金
截至目前,已有 18 家券商加入科创债发行,其中头部券商占 8 家。
招商证券首期发行科创债实际规模达到 30 亿元,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均为 20 亿元,银河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平安证券均为 10 亿元。
在募集说明书中,招商证券原本计划募集规模为 35 亿元,其中 10 亿元用于投资,25 亿元用于为科技创新类债券、ETF、其他公募基金,提供做市及风险对冲服务业务,为科技创新类证券提供承销业务等。
在投资板块,招商证券同时披露了具体的投向,也是本轮发债中为数不多披露具体产品的券商。公告显示,招商证券本期债券拟投资的科技创新领域基金有 2 只,合计投资 1.7 亿元。
其中一只是由私募子公司招商致远资本管理的基金 " 安徽交控招商信息新基建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招商致远资本与安徽省国资委、合肥市国资委下属企业共同设立;另一只则是子公司招证投资参与认缴的 " 宜宾鼎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重点投向硬科技产业。
与招商证券不同,中信证券、国泰海通的资金投向更多用于投资。中信证券拟将不低于 50% 的部分用于投资,不低于 20% 的部分用于为科创板股票、基金、ETF 提供服务;国泰海通则拟将 70% 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在募集说明书中,国泰海通列举了已经或即将投向的 10 只科技创新类基金,合计投资 12.97 亿元,占本次债券募集资金的 64%,其中 2.43 亿元为发债前的投资金额,将在此次发债募集金额中进行置换。
国泰海通未透露基金的具体名称,其中一只最高投资 6 亿元,该基金属于政府出资产业基金,重点投资科技、医疗健康、智能智造等国家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方向,总规模达到 80.2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 18 家券商中,仅有平安证券、东吴证券提到,拟将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企业 IPO 跟投。
平安证券表示,拟使用 7 亿元的募集资金规模用于投资,以及科技创新企业 IPO 跟投、科技创新类做市和风险对冲服务业务。东吴证券则计划使用 9 亿元的规模用于 IPO 跟投等。
东吴证券全场认购倍数超 8 倍,国泰海通、中国银河超 7 倍
5 月 6 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提出了系列鼓励债市 " 科技板 " 建设的政策。
根据公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可发行科创债,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投融资服务专业优势,依法运用募集资金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科技型企业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投入、项目建设、运营、并购等;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
" 不同于传统企业债或并购类 ABS,募集资金明确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最终目的是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这一规定确保了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中的科创企业,避免资金脱实向虚。" 盈理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赵梦晗发文表示。
在 5 月 22 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朱鹤新进一步解释了此次科创债发行的六点差异化安排,其中包含: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息披露的要求,自主设计含权结构、还本付息等债券条款,减免债券发行交易手续费。
多家券商响应号召,市场也给出积极反馈。在上述 13 家已结募的券商中,东吴证券科创债认购倍数最高,达到 8.17 倍,最终发行规模为 10 亿元,票面利率 1.69%。
其次是国泰海通,其科创债品种一的认购倍数为 7.55 倍,实际发行规模 6 亿元,票面利率为 1.70%;中国银河的认购倍数为 7.02 倍,实际发行规模 10 亿元,票面利率为 1.75%。
认购倍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该产品的热情。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认购倍数与票面利率不存在绝对的正向关系。一名券商债券承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认购倍数不仅和票面利率的询价区间有关,还与发行人的评级强相关,当发行人评级高且质地优良、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定号召力时,部分投资者为了争取与其合作的空间,也会选择跟投。
除了自身发债外,券商作为承销商也承接了企业的发债热情。上述债券承做人士表示,科创债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尤其是针对股权投资方面比较出色的企业,或者是产业基础相对成熟的地域。
据相关报道,5 月 9 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包香明透露,首批 36 单科技创新债券已公告发行规模达 210 亿元,其中既包括京东方、科大讯飞等 22 家科技型企业,也包括元禾控股、鲁信创投等 14 家股权投资机构。
5 月 20 日,安徽金融监管局通过公众号发文称,科大讯飞、晶合集成、应流股份、安徽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 4 家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实际发行规模合计 17 亿元。
5 月 15 日,河钢集团公开发行的科创债(第一期)顺利上市,实际发行规模 15 亿元,为科创债新政后河北省首单科技创新债,由国泰海通担任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
国泰海通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表示,此次科创债发行,体现了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