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5 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吉林省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深化美丽吉林建设,聚焦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坚决扛起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和守护吉林的政治责任。
近年来,吉林省湿地生态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湿地面积稳步增加,水质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曾经濒危的物种,如今在吉林省的湿地中翩翩起舞,数量逐年上升。走进吉林园池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悠闲的在河中浮木上栖息。当下,正是中华秋沙鸭在繁衍的时节,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其量身定制了 25 个仿真人工巢穴。在长白山地区,中华秋沙鸭停歇繁殖达到 600 多只,比 2018 年增加一倍多。
吉林针对东北红豆杉、长白松等濒危植物,建立人工培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区域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负氧离子浓度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达 85.97%。
珲春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 86%,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野生动植物资源达 1270 多种。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丰富的食物、生存安全的森林使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达到 70 只、80 只左右,比 2017 年增加一倍多。
白山市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102 万公顷,实现了重要管控区域全覆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及土壤质量的提升,让人参产量显著提高,也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会。
近年来,我省在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 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水环境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 89%,土壤环境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生态质量状况稳定向好。
来源:吉林新闻联播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